一种燃料电池循环系统及循环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63246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311237114.3

    申请日:2023-09-22

    Inventor: 张永清 雷宪章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燃料电池循环系统及循环方法,所述燃料电池循环系统应用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系统;所述燃料电池循环系统包括:循环装置、燃料输入路、压缩装置、分配装置、重整装置和电堆,所述燃料输入路与所述重整装置连通,所述重整装置分别与所述循环装置和所述电堆连通,所述循环装置分别与所述压缩装置、分配装置和所述电堆连通,所述压缩装置与所述分配装置连通,所述分配装置与所述电堆连通;将电堆产生的含氢气尾气通过循环装置循环导入至重整装置内,经重整反应后进入电堆内进行二次利用,解决现有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在工作中,无法有效利用电堆阳极产生的含氢气浓度较高的电堆阳极尾气,导致整个SOFC系统的燃料利用率较低的问题。

    一种燃气灶
    2.
    发明公开
    一种燃气灶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46825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96993.3

    申请日:2024-11-1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燃气灶,涉及液体储氢技术领域。一种燃气灶,包括第一容器、第二容器、输液泵、脱氢模块、阀门和灶台,其中,第一容器用于储存富氢氢油,第二容器用于储存贫氢氢油;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之间通过脱氢模块连通,脱氢模块和灶台之间通过阀门连通,输液泵设置于第一容器和脱氢模块之间。采用本发明,可以实现直接利用富氢氢油进行脱氢反应,从而产生稳定的氢气为灶台供氢燃烧。

    一种三维耦合联动的热电联供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738445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957707.5

    申请日:2024-07-1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热电联供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维耦合联动的热电联供方法及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加氢氢油储罐、脱氢反应器、第一相变材料换热器、氢气储罐、燃料电池系统;还包括第一换热罐和第二换热罐;第一换热罐和第二换热罐均包括用于流通低温相变材料的低温通道和用于流通高温相变材料的高温通道;第一换热罐的低温通道、脱氢反应器和所述第二换热罐的低温通道三者互相连接,构成脱氢供热回路;第一换热罐的高温通道、第二换热罐的高温通道和所述燃料电池系统三者互相连接,构成电池降温回路。本申请通过燃料电池‑相变材料换热‑有机液态储氢脱氢耦合的系统实现了能量充分利用,保证了系统平稳运转。

    一种基于真空乳化机的相变乳液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84729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307610.X

    申请日:2024-03-1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真空乳化机的相变乳液的制备方法,涉及相变乳液制备技术领域。真空乳化机设有水锅、油锅和均质锅,包括以下步骤:在水锅中加入去离子水进行加热,并加入成核剂进行搅拌,再加入融化后的乳化剂,继续搅拌,得到水相;将相变材料加入油锅中进行加热,得到油相;将水相和油相加入均质锅中,并加入助乳化剂,搅拌,同时抽真空,得到混合物;对混合物进行阶段性剪切混合,同时进行搅拌,结束后,继续搅拌冷却,得到相变乳液。本申请基于真空乳化机制备相变乳液,在剪切过程中将较大粒径的混合液破碎成微米级粒径颗粒,使乳化更加均匀,提高了相变乳液的稳定性,所制备的相变乳液性能优良,适用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一种耦合太阳能与甲醇重整燃料电池的联合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099489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517411.1

    申请日:2024-04-2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耦合太阳能与甲醇重整燃料电池的联合发电系统,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包括燃料电池和太阳能加热模组,太阳能加热模组的出口端与入口端之间设置有热质循环管;热质循环管的各输送节点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流量调节阀;联合发电系统还包括制氢模组和空气预热模组,制氢模组和空气预热模组分别与热质循环管连通,燃料电池分别与制氢模组和空气预热模组连通,温度控制器与流量调节阀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通过太阳能加热模块实现集热并加热循环热质的方式为甲醇蒸汽和水蒸汽的生产提供热量,降低整个系统的能耗;其次通过耦合太阳能加热模组与甲醇燃料电池,同时消除两种发电系统的缺陷,提高发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一种锶掺杂的中温SOFC阴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832562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253651.5

    申请日:2024-03-0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锶掺杂的中温SOFC阴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技术领域。一种锶掺杂的中温SOFC阴极材料,该中温SOFC阴极材料以Bi0.5Pr0.5FeO3‑δ为基体,利用Sr对Bi0.5Pr0.5FeO3‑δ的A位进行掺杂;中温SOFC阴极材料的化学式为(Bi0.5Pr0.5)1‑xSrxFeO3‑δ,其中,x为Sr的掺杂量,0<x<1,δ为氧空位的含量。本申请通过掺杂Sr元素解决了Bi0.5Pr0.5FeO3‑δ材料电导率较低、电化学性能和结构稳定性较差的问题,使得阴极材料在中低温范围内具有高电导率和高氧还原反应催化活性,可作为性能优异的IT‑SOFC阴极材料。

    一种锶掺杂的中温SOFC阴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832562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253651.5

    申请日:2024-03-0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锶掺杂的中温SOFC阴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技术领域。一种锶掺杂的中温SOFC阴极材料,该中温SOFC阴极材料以Bi0.5Pr0.5FeO3‑δ为基体,利用Sr对Bi0.5Pr0.5FeO3‑δ的A位进行掺杂;中温SOFC阴极材料的化学式为(Bi0.5Pr0.5)1‑xSrxFeO3‑δ,其中,x为Sr的掺杂量,0<x<1,δ为氧空位的含量。本申请通过掺杂Sr元素解决了Bi0.5Pr0.5FeO3‑δ材料电导率较低、电化学性能和结构稳定性较差的问题,使得阴极材料在中低温范围内具有高电导率和高氧还原反应催化活性,可作为性能优异的IT‑SOFC阴极材料。

    气体监测装置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740706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609049.2

    申请日:2023-11-27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气体监测装置的控制方法,气体监测装置包括气象传感件、NDIR气体监测传感件以及控制件,控制方法用于所述控制件,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当前时刻距最近一次执行监测程序结束时刻的时长t;其中,所述监测程序通过NDIR气体监测传感件监测气体;判断时长t是否在预设范围内;若是,从气象传感件获取其采集的当前监测环境参数;根据当前监测环境参数更新原监测环境参数,并计算当前监测环境参数相对原监测环境参数的变化量;判断当前监测环境参数的变化量是否大于等于预设变化阈值;若是,执行监测程序。本申请的控制方法,以时间和环境为变量依据控制气体监测装置的监测频率,可以有效改善监测行为的即时性和监测效率。

    用于N-杂环的选择性半氢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43897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410120691.2

    申请日:2024-01-2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N‑杂环的选择性半氢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催化剂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催化剂对N‑杂环的半氢化产品产率较低的技术问题。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获得第一载体;将Ni盐采用纯水进行溶解,获得第一金属盐溶剂;将所述第一金属盐溶剂倒入所述第一载体中进行浸渍,浸渍完成后,放入马弗炉中进行热加工处理,获得Ni/第一载体;将Pt盐采用纯水进行溶解,获得第二金属盐溶剂;将所述第二金属盐溶剂倒入所述Ni/第一载体中进行浸渍,浸渍完成后,放入马弗炉中进行热加工处理;热加工处理完成后放入管式炉中,进行还原反应,获得催化剂成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