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撞梁的绕弯方法、绕弯设备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970280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024307.3

    申请日:2025-01-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撞梁的绕弯方法、绕弯设备及车辆,该绕弯方法包括:将型芯棒连接在绕弯机上;移动防撞梁,使型芯棒插入防撞梁的型腔;防撞梁移动至预设位置后,对防撞梁进行夹持固定;待防撞梁固定后,对防撞梁的待弯曲部位进行加热处理;待弯曲部位加热至预设温度后,驱动绕弯机对防撞梁进行绕弯;待防撞梁绕弯成型后,取下防撞梁和型芯棒。上述绕弯方法通过对待弯曲部位进行加热处理,以降低待弯曲部位的表面硬度,提高待弯曲部位的塑性,使防撞梁的绕弯处理一次成型,无需反复绕弯处理,进而降低防撞梁绕弯成型的时长,且降低绕弯成型的所需力矩。

    一种桥壳的焊接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532837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628185.X

    申请日:2023-05-3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桥壳的焊接方法,用于将多个半壳焊接为桥壳,包括:测量所述半壳的边缘部在第一方向上的厚度;根据所述厚度将边缘部划分为沿第二方向的多个焊接段;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彼此垂直,且均平行于所述开口所在平面,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于所述主体部指向所述边缘部的方向;在两个所述半壳中相邻的所述边缘部之间形成焊缝,根据所述焊接段的厚度以相对应的焊接深度焊接所述焊缝。本申请的焊接方法对不同厚度的边缘部划分焊接段,各焊接段匹配相应的焊接深度,能够解决冲压形成半壳的边缘厚度不一致导致的局部焊接强度不足的问题;本申请的焊接方法焊接工艺过程简单,焊接质量稳定,焊接效率高,提高了桥壳的强度。

    焊接结构疲劳寿命检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4912319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482119.1

    申请日:2022-05-0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焊接结构疲劳寿命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焊接试板;建立所述产品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并生成划分区域,所述划分区域包括焊接区域及非焊接区域;对所述产品的原材料及所述焊接试板的焊接接头进行疲劳测试,生成原材料应力‑寿命曲线及焊接接头应力‑寿命曲线;将所述原材料应力‑寿命曲线导入所述非焊接区域并将所述焊接接头应力‑寿命曲线导入所述焊接区域;根据有限元分析模型的仿真分析结果及应力‑寿命曲线获取所述焊接结构的疲劳寿命。采用本方法能够解决在对焊接结构进行疲劳分析时,受焊接工艺过程的影响而导致的分析不够准确的问题。

    一种筒状结构及其制造方法、筒状容器

    公开(公告)号:CN116255557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160494.9

    申请日:2023-02-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筒状结构及其制造方法、筒状容器。筒状结构的制造方法,包括步骤:制造至少两个筒段,其中,全部筒段中至少存在两者的筒壁厚度相异;将全部筒段沿纵长方向首尾连接。上述的筒状结构的制造方法,可以针对各段强度需求来做出相应的设计,使不同段的壁厚呈现出差异,在载荷大、承压高等强度要求高的区域采用厚壁的筒段,在载荷小、承压低等强度要求低的区域采用薄壁的筒段。其制造的筒状结构的筒壁厚度呈现为有针对性性的差异性变化,以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能通过减小筒状结构局部筒壁厚度达到轻量化的效果。

    模具随形水道的增材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89236A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210421533.1

    申请日:2022-04-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具随形水道的增材制造方法,用于在模具上加工成型随形水道,模具随形水道的增材制造方法包括步骤提供一基材,在基材上加工成型第一配合部,获取位于第一配合部沿第一方向的一侧的边部轮廓,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一配合部的延伸方向相交,根据边部轮廓调整基材至预设姿态,在处于预设姿态的基材上通过增材方法成型具有第二配合部的第一增材层,其中,增材方法的增材成型方向平行于第一配合部的延伸方向,第二配合部与第一配合部之间界定形成随形水道。本申请先调整基材至预设姿态,再通过增材方法成型随形水道,无需预置金属管道和支撑材料,提升模具随形水道的可制造性,还能够节省工时、成本较低且能够保证型面一致性。

    箍带组件及车辆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855815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097999.6

    申请日:2024-08-1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箍带组件及车辆。箍带组件包括箍带,箍带包括箍带本体和两个箍带衬套,两个箍带衬套分别设置于箍带本体的两端,箍带衬套的一端与箍带本体相连接,箍带衬套的另一端向箍带本体的内侧折弯并无铆连接于箍带本体的内侧面。通过将箍带衬套与箍带本体之间的连接设置为无铆连接,连接时不会将箍带衬套和箍带本体穿透而形成通孔,也不会在箍带衬套和箍带本体上留下焊接压痕,避免降低连接点附近的母材强度,提高了箍带的结构强度,降低箍带开裂失效的风险。箍带衬套向箍带本体的内侧折弯,箍带在待连接的零部件上固定后,箍带衬套与箍带本体之间的接头被压于零部件上,降低了无铆连接处脱扣的风险,从而进一步保证无铆连接点的可靠性。

    模具随形水道的增材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89236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210421533.1

    申请日:2022-04-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具随形水道的增材制造方法,用于在模具上加工成型随形水道,模具随形水道的增材制造方法包括步骤提供一基材,在基材上加工成型第一配合部,获取位于第一配合部沿第一方向的一侧的边部轮廓,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一配合部的延伸方向相交,根据边部轮廓调整基材至预设姿态,在处于预设姿态的基材上通过增材方法成型具有第二配合部的第一增材层,其中,增材方法的增材成型方向平行于第一配合部的延伸方向,第二配合部与第一配合部之间界定形成随形水道。本申请先调整基材至预设姿态,再通过增材方法成型随形水道,无需预置金属管道和支撑材料,提升模具随形水道的可制造性,还能够节省工时、成本较低且能够保证型面一致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