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围加强件的成型方法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952185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210424766.7

    申请日:2022-04-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侧围加强件的成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A柱加强板、B柱加强板、C柱加强板、横梁、门槛和补丁板拼焊以形成板料,通过热冲压工艺冲压板料成型侧围加强件,以使侧围加强件达到第一预设抗拉强度。本申请提供了的侧围加强件的成型方法,通过先将A柱加强板、B柱加强板、C柱加强板、横梁、门槛和补丁板拼焊形成板料,再通过热冲压成型工艺使板料成型侧围加强件,能够提高侧围加强件的结构完整性,而且能够减少成型的步骤,减少模具数量,减少车辆侧围焊点,从而降低成本,且能对后排乘员进行保护。

    一种防撞梁的绕弯方法、绕弯设备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970280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024307.3

    申请日:2025-01-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撞梁的绕弯方法、绕弯设备及车辆,该绕弯方法包括:将型芯棒连接在绕弯机上;移动防撞梁,使型芯棒插入防撞梁的型腔;防撞梁移动至预设位置后,对防撞梁进行夹持固定;待防撞梁固定后,对防撞梁的待弯曲部位进行加热处理;待弯曲部位加热至预设温度后,驱动绕弯机对防撞梁进行绕弯;待防撞梁绕弯成型后,取下防撞梁和型芯棒。上述绕弯方法通过对待弯曲部位进行加热处理,以降低待弯曲部位的表面硬度,提高待弯曲部位的塑性,使防撞梁的绕弯处理一次成型,无需反复绕弯处理,进而降低防撞梁绕弯成型的时长,且降低绕弯成型的所需力矩。

    一种钢板耐磨性的试验装置及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98421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610943.6

    申请日:2024-1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板耐磨性的试验装置及评价方法,试验装置包括:置物台用于放置待测钢板;研磨试验头设于置物台的上方,研磨试验头用于与待测钢板抵接,以使研磨试验头的重力作用在待测钢板上;驱动模块的驱动端与研磨试验头连接,以驱动研磨试验头沿预设方向与待测钢板摩擦;控制模块与驱动模块信号连接,控制模块用于控制驱动模块在预设时长内驱动研磨试验头沿预设方向移动;粗糙度测量仪用于测量待测钢板表面的粗糙度。试验装置无需对磨削零件称重,根据测得的磨损区域以及未磨损区域的粗糙度来计算单位面积内的失重值,再根据待测钢板的单位面积内的失重值来评价耐磨性能,进而提升耐磨性评价的准确性。

    铝合金车架纵梁成形模具及使用其的加热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48387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624867.3

    申请日:2023-05-30

    Abstract: 在本申提供了一种铝合金车架纵梁成形模具及使用其的加热成形方法,其铝合金车架纵梁成形模具,包括:下模部、上模部、滑块、镶块和驱动块。待成形铝合金纵梁放置在所述下模部的凹模上;上模部与所述下模部沿第一方向活动连接,且所述上模部的凸模与所述凹模相对布置;滑块沿垂直于所述待成形铝合金纵梁的翼面的方向与所述下模部滑动连接;所述滑块上设置有第一斜楔面;镶块位于所述凹模和所述滑块之间,且所述镶块与所述滑块相对于所述待成形铝合金纵梁的一侧相连;驱动块安装在所述上模部上,且所述驱动块上设置有第二斜楔面;所述第二斜楔面与所述第一斜楔面相配合。

    侧围加强件的成型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952185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424766.7

    申请日:2022-04-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侧围加强件的成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A柱加强板、B柱加强板、C柱加强板、横梁、门槛和补丁板拼焊以形成板料,通过热冲压工艺冲压板料成型侧围加强件,以使侧围加强件达到第一预设抗拉强度。本申请提供了的侧围加强件的成型方法,通过先将A柱加强板、B柱加强板、C柱加强板、横梁、门槛和补丁板拼焊形成板料,再通过热冲压成型工艺使板料成型侧围加强件,能够提高侧围加强件的结构完整性,而且能够减少成型的步骤,减少模具数量,减少车辆侧围焊点,从而降低成本,且能对后排乘员进行保护。

    汽车零部件用端部翻边模具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772878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749453.X

    申请日:2023-12-1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用端部翻边模具,包括上模机构及下模机构,上模机构包括上模板、滑动连接于上模板上的压料镶块及安装于上模板上的驱动块,下模机构包括下模板、凸模及滑动连接于下模板上的翻边镶块组件,翻边镶块组件包括滑动连接于下模板上的滑块及可转动连接于滑块上的成形镶块;通过带动上模板向下移动,可带动压料镶块沿靠近待翻边件的方向移动,在第一复位件的弹性力作用下,能够使压料镶块将待翻边件压紧,同时驱动块在下模板的带动下向下移动,且能够驱动滑块沿靠近凸模的方向移动,以使成形镶块与待翻边件的待翻边部相抵接,并对待翻边件进行翻边;本申请结构简单,无需两道工序,能够降低投入成本,且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