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384761B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1880095503.8
申请日:2018-07-13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编码器(20)具有:旋转部件(4),其能够旋转地被支撑,具有配置为以旋转轴为中心的环状的周期构造;电路基板(7),其具有旋转角度检测部,该旋转角度检测部基于与旋转部件(4)的旋转相伴的周期构造的位移而对旋转部件(4)的旋转角度进行检测;圆筒状的电路基板支撑部件(8),其对电路基板(7)进行支撑;以及编码器托架(1),其对电路基板支撑部件(8)进行固定,电路基板支撑部件(8)具有:定位部,其与电路基板(7)的周缘部抵接而在与电路基板支撑部件(8)的中心轴垂直的方向对电路基板(7)进行定位;电路基板粘接部,其对电路基板(7)的周缘部进行粘接;以及斜面部,其从上表面侧至少设置于定位部的内周侧的部分的内筒面,具有在沿电路基板支撑部件(8)的中心轴的方向越远离旋转部件(4)则与电路基板支撑部件(8)的中心轴越接近的倾斜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204355A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1880093569.3
申请日:2018-05-23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编码器(50)具有:磁传感器(1),其磁场检测的灵敏度具有指向性,读取方向的磁场的检测的灵敏度高,相对于读取方向的角度越大的方向,磁场的检测的灵敏度越低;编码器基板(3),其搭载磁传感器(1);磁屏蔽部(2),其具有将磁传感器(1)的侧方覆盖的侧面部(2a)和将磁传感器(1)的上方覆盖的上表面部(2b),将磁场遮挡;永磁铁(4),其与编码器基板(3)相对而配置;轴(5),其在前端安装有永磁铁(4);以及托架(6),其将轴(5)能够旋转地支撑,磁屏蔽部(2)在侧面部(2a)设置有切口(21),该切口(21)成为供连接器插入的连接器插入部,在不与将磁传感器(1)沿读取方向延长的延长区域重叠的位置,配置有连接器插入部。
-
公开(公告)号:CN103348218A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1180067061.4
申请日:2011-11-30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G01D5/34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D5/3473 , G01D5/34784
Abstract: 一种光学式编码器,包括:光学式度盘,具有周期性的光学图案,能够相对地进行角位移;照明部,用于向光学式度盘照射光;受光部,用于接受来自光学式度盘的光;运算部,用于根据来自受光部的信号,运算光学式度盘的绝对旋转角度θ。光学图案包含交替配置的多个遮光部以及多个透射部,沿着预定的圆周方向,将第n个遮光部的间距设为Pn,将第n个遮光部的宽度设为Wn,与第n个遮光部的角度θn相对应的透射率T(θn)以及遮光部的间距Pn满足规定的公式,光学图案的遮光部的宽度Wn按照遮光部的间距Pn的函数而变化。第n个遮光部6a的间距Pn以及宽度Wn优选为成反比例的关系。根据这样的结构,与现有的光学式编码器相比较,能够实现高精度且高分辨率的光学式编码器。
-
公开(公告)号:CN113661376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1980094996.8
申请日:2019-04-11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G01D5/347
Abstract: 编码器具有投受光模块封装件(3),该投受光模块封装件(3)具有封装件基板(30)及将基板的安装面(30a)覆盖的光透过性树脂(33)。光透过性树脂(33)具有:第1部位(33a),其将安装面(30a)之中的设置有发光元件(31)的区域覆盖;以及第2部位(33b),其将安装面(30a)之中的设置有受光元件(32)及将受光元件(32)和基板进行连接的键合导线(35)的区域覆盖。与安装面(30a)垂直的方向上的光透过性树脂(33)的厚度,在第2部位(33b)的至少一部分与第1部位(33a)相比薄,或者与安装面(30a)平行且与发光元件(31)和受光元件(32)所排列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光透过性树脂(33)的长度,在第2部位(33b)的至少一部分与第1部位(33a)相比短。
-
公开(公告)号:CN112384761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1880095503.8
申请日:2018-07-13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编码器(20)具有:旋转部件(4),其能够旋转地被支撑,具有配置为以旋转轴为中心的环状的周期构造;电路基板(7),其具有旋转角度检测部,该旋转角度检测部基于与旋转部件(4)的旋转相伴的周期构造的位移而对旋转部件(4)的旋转角度进行检测;圆筒状的电路基板支撑部件(8),其对电路基板(7)进行支撑;以及编码器托架(1),其对电路基板支撑部件(8)进行固定,电路基板支撑部件(8)具有:定位部,其与电路基板(7)的周缘部抵接而在与电路基板支撑部件(8)的中心轴垂直的方向对电路基板(7)进行定位;电路基板粘接部,其对电路基板(7)的周缘部进行粘接;以及斜面部,其从上表面侧至少设置于定位部的内周侧的部分的内筒面,具有在沿电路基板支撑部件(8)的中心轴的方向越远离旋转部件(4)则与电路基板支撑部件(8)的中心轴越接近的倾斜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027259B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1680054040.1
申请日:2016-04-04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绝对式编码器,其能够高分辨率和高精度地检测绝对角度。图像传感器接收标尺的绝对值编码图案中的光,边缘检测单元从接收到的光信号检测边缘像素位置和边缘方向,边缘位置校正单元基于所述边缘方向校正所述边缘像素位置。相位检测单元从校正后的边缘像素位置检测从所述图像传感器的基准像素位置偏移的相移量,并且高精度检测单元使用由粗略检测单元检测到的粗略绝对位置和由所述相位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所述相移量来高精度地检测绝对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0392820B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1880003297.3
申请日:2018-02-20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G01D5/347
Abstract: 绝对编码器具有:光学式标尺,其具有光学图案;模块封装件(300B),其将向光学式标尺照射出光的发光元件(31)及对来自光学式标尺的反射光进行受光的受光元件(32)利用光透过性树脂(33A)覆盖;以及控制部,其基于受光元件(32)与反射光相应地输出的信号,对光学式标尺的绝对旋转角度进行运算,在模块封装件(300B)配置有遮光性树脂(34B),该遮光性树脂(34B)在光透过性树脂(33A)的与光学式标尺相对的面露出且经过发光元件(31)的发光面(310)的中心和受光元件(32)的受光面(320)的中心的中间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3348218B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180067061.4
申请日:2011-11-30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G01D5/34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D5/3473 , G01D5/34784
Abstract: 一种光学式编码器,包括:光学式度盘,具有周期性的光学图案,能够相对地进行角位移;照明部,用于向光学式度盘照射光;受光部,用于接受来自光学式度盘的光;运算部,用于根据来自受光部的信号,运算光学式度盘的绝对旋转角度θ。光学图案包含交替配置的多个遮光部以及多个透射部,沿着预定的圆周方向,将第n个遮光部的间距设为Pn,将第n个遮光部的宽度设为Wn,与第n个遮光部的角度θn相对应的透射率T(θn)以及遮光部的间距Pn满足规定的公式,光学图案的遮光部的宽度Wn按照遮光部的间距Pn的函数而变化。第n个遮光部6a的间距Pn以及宽度Wn优选为成反比例的关系。根据这样的结构,与现有的光学式编码器相比较,能够实现高精度且高分辨率的光学式编码器。
-
公开(公告)号:CN11904338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387547.1
申请日:2018-06-12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编码器具有基板固定部(3)和从基板固定部(3)的角部(31)在轴向延伸的凸起(3c)。编码器具有:基板(1),其具有从基板外周部(1c)朝向基板固定部(3)的径向的内侧凹陷而与凸起(3c)嵌合的凹陷(1d);以及粘接剂(11),其设置于在凸起(3c)和凹陷(1d)之间形成的间隙。构成凹陷(1d)的壁面(10)的特征在于,具有:第1定位面(1d1),其与基板固定部(3)的周向上的凸起(3c)的第1端面(3c1)和第1端面(3c1)相反侧的第2端面(3c2)中的任一者相接,决定基板(1)的周向的位置;以及第2定位面(1d2),其与径向上的凸起(3c)的内侧面(3c3)相接,决定基板(1)的径向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8119825B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280070209.8
申请日:2022-05-16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G01D5/245
Abstract: 转速检测器(10)具有:基材(1),其安装于旋转体;第1磁极部(2),其为圆弧带状,将N极设为外周侧,将S极设为内周侧而设置于基材(1);第2磁极部(3),其为圆弧带状,将S极设为外周侧,将N极设为内周侧而设置于基材(1);以及发电元件(4),其具有产生大巴克豪森效应的磁线(41)及拾波线圈(42),发电元件(4)以磁线(41)的长度方向沿第1磁极部(2)及第2磁极部(3)的径向的方式,与第1磁极部(2)及第2磁极部(3)相对而设置,在第1磁极部(2)和第2磁极部(3)之间设置有非磁性的间隙部(7)。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