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iO3薄膜的形成方法及器件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00452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0967305.X

    申请日:2015-03-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LaNiO3薄膜的形成方法及器件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LaNiO3薄膜的形成方法包括:在被Pt电极包覆的基板中,在将吸附于每1cm2的所述基板表面的H2量、H2O量及CO量分别设为1.0×10‑10g以下、2.7×10‑10g以下、4.2×10‑10g以下的状态下,将LaNiO3薄膜形成用液体组合物涂布于所述基板表面并进行干燥而形成涂膜的工序;临时烧结所述涂膜的工序;及烧成所述临时烧结后的涂膜而形成LaNiO3薄膜的工序。

    介电薄膜形成用组合物、介电薄膜的形成方法及介电薄膜

    公开(公告)号:CN103193477A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210003035.1

    申请日:2012-0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未包含对环境的负载较大的物质且能够用简单的方法制作适合用于薄膜电容器的介电薄膜且保存稳定性优异、涂膜性良好的介电薄膜形成用组合物、介电薄膜的形成方法及通过该方法形成的介电薄膜。一种液状介电薄膜形成用组合物,用于形成呈通式:Ca(4-3x)Cu3xTi4O12(式中0.5≤x≤1.1)所示的复合金属氧化物形态的薄膜,其特征在于,由用于构成该复合金属氧化物的原料以提供上述通式所示的金属原子比的比例溶解于有机溶剂中的有机金属化合物溶液构成,所述有机溶剂以具有通式:CnH2n+1COOH(其中n为2~6的整数)所示的直链或者1条或2条以上侧链的羧酸为主成分。

    铁电薄膜形成用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44353B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480020867.1

    申请日:2014-05-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铁电薄膜形成用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铁电薄膜形成用组合物是通过预烧工序及烧成工序来调整成膜的杨氏模量,且即使每一次的涂膜较厚,烧成时也几乎不发生龟裂而能够获得结晶性较高的薄膜,从而可减少涂膜次数而提高薄膜的制造效率。通过使用铁电薄膜形成用组合物,即使每一次的涂膜较厚,烧成时也几乎不发生龟裂而形成结晶性较高的薄膜,所述铁电薄膜形成用组合物的特征在于,该铁电薄膜形成用组合物是包含铁电薄膜的前驱体、溶剂及反应控制物质,且通过涂膜的预烧及烧成来形成铁电薄膜的组合物,上述反应控制物质的含量是在200℃~300℃的预烧阶段中成膜的杨氏模量为42GPa以下且在400℃~500℃的烧成阶段中成膜的杨氏模量成为55GPa以上的量。

    掺杂Ce的PZT系压电膜形成用组合物

    公开(公告)号:CN106133932B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580015351.2

    申请日:2015-03-20

    Abstract: 本发明的掺杂Ce的PZT系压电膜形成用组合物含有PZT系前体、二醇及聚乙烯吡咯烷酮等,所述PZT系前体含有构成复合金属氧化物的各金属原子。组合物中的金属原子比Pb:Ce:Zr:Ti满足(1.00~1.28):(0.005~0.05):(0.40~0.55):(0.60~0.45),且以Zr与Ti的金属原子比的合计比例成为1的比例含有PZT系前体。组合物100质量%中所占的PZT系前体的浓度以氧化物浓度计为17~35质量%,组合物100质量%中的二醇的比例为16~56质量%,聚乙烯吡咯烷酮等的比例相对于PZT系前体1摩尔,以单体换算为0.01~0.25摩尔。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