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00708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455893.4
申请日:2023-11-03
Applicant: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 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全任 , 尹建民 , 张匀珩 , 梅本付 , 江彪 , 汪涛 , 李凌翔 , 李佳奕 , 郁李巍 , 杜盛辉 , 邓昕昕 , 王瑞雄 , 谢天赐 , 赵亮 , 向星 , 王荣 , 邓乐乐 , 蒋正贤 , 陆欢 , 郑浩东 , 李浩瀚 , 刘凯琪 , 卢秋晖 , 李鹏茹 , 朱明民 , 王炳然 , 纪煜哲 , 杜云鹏 , 闫振宇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驱动系统及车辆,驱动系统横向相对的两个端部分别连接车辆的两个车轮的车轮轴,并包括壳体及设置在壳体中、关于驱动系统的横向中截面对称布置的两个子驱动系统,其分别连接到与其设置在横向中截面的同侧的车轮的车轮轴,每个子驱动系统包括:与相应车轮轴同轴布置的输入轴;与输入轴同轴布置的电机,电机包括与壳体固定连接的定子及与输入轴固定连接的转子;双联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其包括太阳轮、双联行星齿轮、行星架及齿圈;太阳轮设置在输入轴的背对横向中截面的一端,双联行星齿轮包括与太阳轮啮合的一级行星齿轮和与齿圈啮合的二级行星齿轮,齿圈固定到壳体,行星架与相应车轮的车轮轴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7128291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202059.4
申请日:2023-09-18
Applicant: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 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Inventor: 汪涛 , 王全任 , 郁李巍 , 陆欢 , 李凌翔 , 李浩瀚 , 周逸源 , 江彪 , 李佳奕 , 杜盛辉 , 李鹏茹 , 卢秋晖 , 葛通 , 郑浩东 , 刘凯琪 , 喻琪 , 黄鹏程 , 华晓波 , 梅本付 , 钟毅 , 陈鹏 , 张匀珩 , 尹建民
IPC: F16H3/46 , B60K17/04 , B60K17/10 , B60K1/00 , F16H57/023 , F16H57/08 , F16H57/021 , F16H5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速装置和包括这种变速装置的车辆,该变速装置包括,输入轴;由输入轴驱动的第一太阳轮;多个双联行星轮,每个双联行星轮包括第一行星轮和第二行星轮,每个第一行星轮与第一太阳轮啮合;围绕每个第二行星轮并与每个第二行星轮啮合的齿圈;与每个第二行星轮啮合的第二太阳轮;行星架,行星架联接至输出轴;以及动力机构,动力机构联接至第二太阳轮。
-
公开(公告)号:CN117621819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761257.4
申请日:2023-12-20
Applicant: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 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凌翔 , 汪涛 , 郁李巍 , 蒋彦 , 刘凯琪 , 陆欢 , 李佳奕 , 葛通 , 周逸源 , 李鹏茹 , 邹逸伦 , 卢秋晖 , 何思明 , 钱慧杰 , 金鹏 , 杜盛辉 , 刘扬 , 鲍堃 , 张国耕 , 梅本付 , 王全任 , 张匀珩 , 尹建民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驱动装置和车辆。驱动装置包括:输入轴,输入轴的内部具有沿轴向延伸的腔体,电机经由输入轴进行动力传输;中间轴总成,其与输入轴啮合;差速器,其与中间轴总成啮合;输出轴,其与差速器啮合;其中,输出轴与车轮动力连接,输出轴与输入轴同轴布置并且至少部分地位于输入轴的腔体内。
-
公开(公告)号:CN221541243U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323484097.1
申请日:2023-12-20
Applicant: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 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驱动装置和车辆。驱动装置包括:输入轴,输入轴的内部具有沿轴向延伸的腔体,电机经由输入轴进行动力传输;中间轴总成,其与输入轴啮合;差速器,其与中间轴总成啮合;输出轴,其与差速器啮合;其中,输出轴与车轮动力连接,输出轴与输入轴同轴布置并且至少部分地位于输入轴的腔体内。
-
公开(公告)号:CN219511968U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20366115.7
申请日:2023-03-02
Applicant: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 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夹具以及包括所述夹具的拉伸试验机。所述夹具用于将工件夹持到拉伸试验机,所述夹具包括夹持模块和夹持件,所述夹持模块具有能够容纳所述工件的夹持部的容纳部,所述夹持件具有能够抵靠在所述工件的所述夹持部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抵靠部;所述夹持件与所述夹持模块组装固定,通过所述抵靠部将所述工件的所述夹持部夹紧并定位于所述容纳部中。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增大了夹具与工件的夹持部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夹持稳定性和受力均匀性,避免了工件发生金属流变或屈曲,提高了拉伸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