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17580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210037651.2
申请日:2022-01-1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来益生物药物研究开发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IPC: C12N15/74 , C12N15/66 , C12N15/113 , C12N1/21 , C12R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双sgRNA的特异性基因敲除的CRISPR/Cas9编辑质粒,包括双sgRNA和上下游同源臂,所述双sgRNA的序列如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所述的上下游同源臂是以A.keratiniphila HCCB10007基因组为模板,分别用SEQ ID NO.7、SEQ ID NO.8和SEQ ID NO.9、SEQ ID NO.10所示的引物进行PCR扩增获得。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的CRISPR/Cas9编辑质粒在水解角蛋白拟无枝酸菌中进行大片段基因敲除的应用。本发明实现了在水解角蛋白拟无枝酸菌中进行80kb以上大片段基因的精准敲除。
-
公开(公告)号:CN110643626A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910953854.4
申请日:2019-10-0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来益生物药物研究开发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万古霉素产生菌生产万古霉素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克隆生物合成调节基因AORI_1475至载体,并转入感受态细胞培养富集;步骤二、构建包含AORI_1475基因序列的质粒,并转入大肠杆菌JM110去甲基化并过表达;步骤三、提取步骤二中所述过表达的质粒,转入万古霉素生产菌株,获得AORI_1475基因过表达的重组菌株。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生物合成调节基因AORI_1475用于生产万古霉素的应用、一种重组载体、以及一种AORI_1475基因过表达的重组菌株用于生产万古霉素的应用。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提高万古霉素的产量,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4984318B
公开(公告)日:2018-02-06
申请号:CN201510323395.3
申请日:2015-06-12
Applicant: 上海来益生物药物研究开发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A61K38/06 , A61P29/00 , A61P31/04 , A61P13/10 , A61P11/00 , A61P17/02 , A61P9/10 , A61P31/06 , A61P35/00 , A61P35/04 , A61P19/02 , A61P9/14 , A61P1/00 , A61P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8/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3‑氨基‑2‑羟基‑4‑苯基‑缬氨酰‑异亮氨酸的新应用,即其作为活性成分在制备用于预防和治疗炎症疾病和与炎症相关的感染疾病的药物制剂中的应用。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炎症疾病和与炎症相关的感染疾病的药物制剂,含有治疗有效量的活性成分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所述活性成分为3‑氨基‑2‑羟基‑4‑苯基‑缬氨酰‑异亮氨酸、其旋光异构体或其药物学上可接受的盐。
-
公开(公告)号:CN105753766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410810559.0
申请日:2014-12-1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来益生物药物研究开发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7D209/42 , A01N43/38 , A01P21/00 , C12P17/10 , C12R1/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吲哚类化合物,其结构式如式(Ⅰ)所示:(Ⅰ);所述吲哚类化合物可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所述化合物在高浓度时具有抑制小麦种子根茎萌发的作用,而在低浓度时,具有促进小麦种子生根的作用下。在同等浓度下,本发明提供的吲哚类化合物促进植物根茎生长的效果要明显优于吲哚乙酸。因此,根据本发明,本发明提供的吲哚类化合物可以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或者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前体物质。
-
公开(公告)号:CN103319443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210075148.2
申请日:2012-03-20
Applicant: 上海来益生物药物研究开发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07D307/77 , C12P17/04 , A61K31/343 , A61P31/18 , C12R1/7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的二氢萘酮类化合物,其具有以下结构式: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二氢萘酮类化合物具有HIV病毒抑制活性,可用于制备抗HIV病毒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2475701A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010565368.4
申请日:2010-11-30
Applicant: 上海来益生物药物研究开发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 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 , 皖西学院
IPC: A61K31/366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α-吡喃酮类化合物的应用,该化合物为5-乙基-4-甲氧基-6-甲基-2H-吡喃酮-9-乙酯,结构为:用于制备抑制肿瘤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5755016B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410810608.0
申请日:2014-12-1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来益生物药物研究开发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IPC: C12N15/52 , C12N15/54 , C12N15/12 , C12N15/53 , C12N15/55 , C12N15/70 , C12N15/74 , C12N15/75 , C12N15/81 , C12N1/21 , C12P13/02 , C07K14/00 , C12N9/00 , C12N9/10 , C12N9/12 , C12N9/48 , C12N9/04 , C12N9/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基因工程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嗜铁素合成基因簇及其应用,所述嗜铁素合成基因簇包含35个基因,其中,主要包括2个NRPS基因,4个与骨架合成有关的基因,5个转录调控基因,4个铁载体转运基因以及其他20个基因。本发明所述的基因簇可用于制备嗜铁素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8929860A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申请号:CN201710366646.5
申请日:2017-05-23
Applicant: 上海来益生物药物研究开发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9/88 , C12N9/0006 , C12N9/1096 , C12N9/90 , C12N15/66 , C12N15/74 , C12P19/56 , C12Y206/01 , C12Y402/01 , C12Y501/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产chloroeremomycin的基因工程菌,所述基因工程菌是将菌株CGMCC NO.3053的vca基因敲除,并导入eva基因构建获得。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产chloroeremomycin的基因工程菌用于发酵生产chloroeremomycin的应用。本发明构建的基因工程菌能大幅提高chloroeremomycin的产量、缩短发酵时间,具有广泛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753766B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410810559.0
申请日:2014-12-1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来益生物药物研究开发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7D209/42 , A01N43/38 , A01P21/00 , C12P17/10 , C12R1/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种吲哚类化合物,其结构式如式(Ⅰ)所示:(Ⅰ);所述吲哚类化合物可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所述化合物在高浓度时具有抑制小麦种子根茎萌发的作用,而在低浓度时,具有促进小麦种子生根的作用下。在同等浓度下,本发明提供的吲哚类化合物促进植物根茎生长的效果要明显优于吲哚乙酸。因此,根据本发明,本发明提供的吲哚类化合物可以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或者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前体物质。
-
公开(公告)号:CN107224584A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610176593.6
申请日:2016-03-25
Applicant: 上海来益生物药物研究开发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A61K45/06 , A23L33/135 , A23L33/10 , A23L33/125 , A61P3/10 , A61K35/747 , A61K35/745 , A61K35/744 , A61K35/7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45/06 , A23V2002/00 , A23Y2220/03 , A23Y2220/17 , A23Y2220/67 , A23Y2220/71 , A23Y2220/73 , A23Y2240/75 , A23Y2300/29 , A23Y2300/55 , A61K35/742 , A61K35/744 , A61K35/745 , A61K35/747 , A61K2300/00 , A23V2200/30 , A23V2200/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益生菌组合物,该组合物包含有效量的多联益生菌和α‑糖苷酶抑制。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益生菌组合物用于制备控制餐后血糖的药物的应用。相较于单独使用α‑糖苷酶抑制的治疗方案相比,本发明的组合物中α‑糖苷酶抑制的剂量可大幅降低而起到治疗效果。另一方面,单独使用本发明的组合物中的多联益生菌,餐后血糖并没有显著降低,而本发明的组合物则能显著降低餐后血糖,因此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