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全主动悬架系统及车辆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239207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560466.7

    申请日:2024-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全主动悬架系统及车辆,包括减振器总成、液压控制油路和供油系统,减振器总成包括第一液压腔和第二液压腔,第一液压腔内设有活塞推杆,活塞推杆内置有电磁阀,电磁阀通过调节自身阀口的开口度控制第一液压腔与第二液压腔是否连通及开度大小;液压控制油路包括进油路、第一回油路和第二回油路,进油路通过压力分配阀向第一液压腔或第二液压腔进油;第一液压腔或第二液压腔通过压力分配阀回油,供油系统用于向进油路供油及第一回油路和第二回油路的回油。本发明的悬架通过液压和内置电磁阀相互配合控制,对悬架的刚度和阻尼进行动态的快速自适应调节,提升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舒适、稳定性。

    一种新型全主动液压悬架系统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9567775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537497.0

    申请日:2024-10-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全主动液压悬架系统及车辆,新型全主动液压悬架系统包括减振器总成和电动泵总成,减振器总成包括左右两个减振器,减振器的上下腔分别连通有减振阻尼阀;电动泵总成包括电机和双联齿轮泵,双联齿轮泵包括共用一根驱动轴的两个液压泵,电机的输出轴与驱动轴传动连接;每个液压泵的进出油口通过电磁换向阀分别连接一个减振器的两个减振阻尼阀,连通减振器的上下腔与液压泵之间的液压油路;液压油路上连接有蓄能器。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保证汽车驾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并减小悬架系统占用的底盘空间。

    一种分布式半主动悬架系统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534609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146016.4

    申请日:2022-09-2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半主动悬架系统,分布式半主动悬架系统包括底盘域控制器、通讯总线和至少一个阻尼可调减振器总成;阻尼可调减振器总成包括减振器、电磁阀、驱动器,减振器的阻尼力随电磁阀控制电流大小的变化而变化,驱动器包括加速度传感器模块和电磁阀驱动模块,加速度传感器模块用于采集悬架振动加速度信息,电磁阀驱动模块用于调整电磁阀的控制电流;底盘域控制器根据加速度信息确定目标电流值,并将目标电流发送至电磁阀驱动模块,使电磁阀驱动模块控制电磁阀的控制电流变化至目标电流值。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提升半主动悬架系统的集成化程度,从而可有效降低系统成本,并有效地提高车辆的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

    一种双阀控制式全主动汽车悬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42805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60476.0

    申请日:2024-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到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双阀控制式全主动汽车悬架系统,包括减振器总成、液压泵总成、压缩电磁阀和复原电磁阀,减振器总成包括中间缸、工作缸和贮油缸,工作缸内腔为工作腔,工作腔内设有使工作腔分为工作上腔和工作下腔的活塞杆,中间缸套在工作缸外且两者之间形成中间腔,中间腔与工作上腔连通,贮油缸套在中间缸外且两者之间形成贮油腔,复原电磁阀固定在贮油缸上,复原电磁阀的进出口分别与中间腔和贮油腔相通,压缩电磁阀固定在贮油缸上,压缩电磁阀的进出口分别与工作下腔和贮油腔相通。液压泵总成的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分别与中间腔和工作下腔连通。本发明兼顾被动和全主动阻尼调节模式,可对汽车车身姿态进行主动调节。

    一种车辆悬架阻尼的控制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461273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328049.9

    申请日:2023-0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悬架阻尼的控制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涉及车辆减振控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车辆悬架阻尼的控制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分别包括路面数据采集模块、车辆数据采集模块、控制器模块和执行模块,所述路面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车辆前方障碍物高度数据、采集车轮距离障碍物的距离数据;通过路面数据采集模块、车辆数据采集模块、控制器模块和执行模块的配合设置,实现车辆悬架调整车辆的减振器阻尼,实现了调节车辆悬架及减振器阻尼力的效果,达到了通过调节车辆悬架及减振器阻尼力提高车辆安全性、舒适性的目的。

    一种汽车全主动悬架系统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239206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560464.8

    申请日:2024-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到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全主动悬架系统,包括减震器总成、外置电磁阀总成和双向液压泵,减震器总成包括活塞杆、第一液压腔和第二液压腔,活塞杆设于第一液压腔内,外置电磁阀总成包括阀块、压缩电磁阀和复原电磁阀,阀块的内部设有贯穿阀块相对两端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压缩电磁阀和复原电磁阀设于阀块上能够分别与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连通,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的第一端分别与双向液压泵的进油口和回油口连通,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一液压腔和第二液压腔连通;本发明通过将压缩电磁阀、复原电磁阀集成在阀块上,且不影响外置电磁阀总成对减震器的阻尼调节,使得外置电磁阀总成的安装位置不受限制,灵活布置。

    一种空心式全主动减振系统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6371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560471.8

    申请日:2024-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到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心式全主动减振系统,包括减震器本体、双向液压泵和驱动电机,减震器本体包括工作缸腔和套设在工作缸腔外的中间缸腔,工作缸腔内设有活塞杆,活塞杆使工作缸腔划分为第一液压腔和第二液压腔,中间缸腔与工作缸腔之间形成有流道,第一液压腔开设有与流道相通的油孔;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为空心轴,双向液压泵的泵轴为空心泵轴,空心泵轴的外径小于空心轴的内径,空心轴与空心泵轴驱动连接,中间缸腔通过轴承固定在空心轴和空心泵轴内,双向液压泵的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分别与流道和第二液压腔连通。本发明将减震器本体、驱动电机与液压泵集成一起,避免全主动减振系统的安装占用空间,布置不灵活的缺陷。

    一种减振器总成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823626U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421988897.9

    申请日:2024-08-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振器总成,该减振器总成包括外筒;内筒同轴设于外筒内且内筒与外筒之间形成储油腔,内筒内装有油液,内筒内滑动装配有活塞杆,活塞杆上端用于与汽车悬架连接;复原阀设于活塞杆上且与内筒适配,复原阀将内筒内部分割成上腔室和下腔室,上腔室和下腔室之间通过复原阀连通且均与储油腔连通;分配阀设于外筒外侧壁上且与储油腔连通,分配阀连接有分配电机和蓄能器,蓄能器用于向储油腔排油或将储油腔内的油抽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减振器总成在使用时,结构简单,同时通过分配阀和蓄能器来调节油液的压力,最终实现汽车在不同工况下均能够保证较好的减振效果的目的。

    一种分布式半主动悬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8594079U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222489098.4

    申请日:2022-09-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半主动悬架系统,包括底盘域控制器、通讯总线和至少一个阻尼可调减振器总成;阻尼可调减振器总成包括减振器、电磁阀、驱动器,减振器的阻尼力随电磁阀控制电流大小的变化而变化,驱动器包括加速度传感器模块和电磁阀驱动模块,加速度传感器模块用于采集悬架振动加速度信息,电磁阀驱动模块用于调整电磁阀的控制电流;底盘域控制器通过通讯总线分别与加速度传感器模块和电磁阀驱动模块通讯连接,用于获取加速度传感器模块采集的加速度信息,并将确定的目标电流值发送至电磁阀驱动模块。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提升半主动悬架系统的集成化程度,从而可有效降低系统成本,并有效地提高车辆的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