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30790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0995304.X
申请日:2024-07-24
Applicant: 上海隶创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T3/4038 , G06V10/24 , G16H70/6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先验知识和生成树的图像拼接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数字病理扫描仪拍摄的若干张待拼接的病理切片图像;以所述图像的网格位置和覆盖区域作为先验知识;根据所述先验知识并使用增强相位相关算法将相邻的病理切片图像进行对齐;使用归一化互相关算法丢弃低质量的相邻图像对齐,从而会将对齐后完整的图像分割成多个不相连的图块;在每个所述图块内执行生成树的过程,根据生成树的结果得到每个图块对应的生成树后,将多棵生成树进行拼接,根据拼接结果得到完整的病理切片图像;本发明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不仅在处理速度较快的情况下拼接误差较小,还可以有效应对相机微量旋转对图像位置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7310964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584770.0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上海隶创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内置式调节装置的显微镜载物台,涉及光学显微成像技术领域,其包括载物台本体,载物台本体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底座、中平台和上平台,还包括设置在载物台本体内部的X向驱动单元、Y向驱动单元、X向支撑平衡单元、Y向支撑平衡单元和系统控制板;X向驱动单元与底座和中平台相连接,Y向驱动单元与中平台和上平台相连接,X向支撑平衡单元穿设在底座的内部;Y向支撑平衡单元穿设在底座和中平台的内部,系统控制板安装在底座的内部,系统控制板分别与X向驱动单元、Y向驱动单元、X向支撑平衡单元和Y向支撑平衡单元相连接。本发明外观简约、集成度高、总体积小。并且降低了零部件的加工精度、装配精度和调节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452617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261612.1
申请日:2023-09-27
Applicant: 上海隶创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控制镜头自距离目标对象第一距离向目标对象移动并采集多张图像;选取多张图像中的灰度非零值统计函数值大于第一阈值的多张第一图像;对多张第一图像进行降噪处理,并采用拉普拉斯函数计算清晰度;调整镜头移动到最高清晰度的第一图像对应的位置。本发明的聚焦方法,通过控制镜头向目标对象移动,并采集多张图像,选取灰度非零值统计函数值大于第一阈值的多张第一图像,并做降噪处理后采用拉普拉斯函数计算清晰度,并将镜头移动到最高清晰度的第一图像对应的位置,该位置为相对理想的调焦位置,该调焦方法,成本较低,计算量较小,聚焦速度较快。
-
公开(公告)号:CN117334305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073781.2
申请日:2023-08-24
Applicant: 上海隶创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微镜病理诊断流程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控制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样本识别系统、样本智能移动及自动聚焦系统、图像实时显示及图像编辑系统、共享诊断系统,病理诊断学资料查阅对比诊断系统、病理报告撰写系统、样本收纳管理系统。本发明可以使样本在显微镜下的位置移动、自动聚焦和实时图像显示等关键步骤得以实现自动化,这样能够提高显微镜诊断病理切片流程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减少医生和操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同时,还可以提供清晰的样本图像供医生进行病理诊断和分析,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诊断的精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031680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744730.1
申请日:2023-06-21
Applicant: 上海隶创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对焦方法,获得C‑H的特性曲线,令镜头至底座之间的距离为H1',对被摄物拍摄获得第一图像,对第一图像计算清晰度,得到清晰度C1'值,当C1'=C0值,即判定H1'为对焦位,对焦完成;当C1'≠C0值,则计算C1'在C‑H特征曲线中的对应位置至C0值所需的距离及方向,记录ΔH2'、ΔH2″,取mix[ΔH2'、ΔH2″]及其方向,调整镜头至底座之间的距离至H2',根据C‑H特性曲线获得C2',若清晰度为C0则对焦完成,计算ΔH0'=ΔH2'+ΔH2″,调整镜头至底座见距离的方向为C1'到C2'移动方向的反方向,位移量为ΔH0',对焦完成。
-
公开(公告)号:CN11967184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510180314.2
申请日:2025-02-19
Applicant: 上海隶创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T3/4038 , G06N7/01 , G06N5/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精度的实时医学图像拼接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在扫描的过程中,获取扫描仪在某一位置扫描得到的待拼接的病理切片图像,并对所述病理切片图像进行优化处理,从而得到所述病理切片图像的最佳位置,并根据所述最佳位置对病理切片图像进行拼接;获取扫描仪移动至新位置扫描得到的待拼接的病理切片图像,并对所述病理切片图像重复优化处理过程,从而可在扫描过程中边扫描边拼接,直至得到完整的病理切片图像;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使用因子图、贝叶斯推理和非线性优化来计算每张待拼接的病理切片图像的最佳位置,既可以保持图像完整性,还可以进行边扫描边拼接,通过校正图像的拼接位置使得图像拼接的结果更加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8818743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295869.3
申请日:2024-09-18
Applicant: 上海隶创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微镜自动载片装置及方法,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夹片伸缩构件和玻片架升降构件,所述底板的侧方还设有载物台构件,其中,所述夹片伸缩构件包括夹片组件和用于驱动夹片组件进行左右移动的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玻片架升降构件包括用于放置玻片架并位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侧方的支撑座和用于驱动支撑座进行上下移动的第二驱动组件;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使用柔性片来驱动夹片组件进行左右移动,从而能够解决由于加载行程较长导致系统整体体积增大的问题,还有通过将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的端部形状设置成V型,不仅设计结构简单,还便于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夹住样本,从而解决了样本进出方式的构件设计复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171854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813450.7
申请日:2022-07-12
Applicant: 上海隶创科技有限公司
IPC: G16H30/20 , G16H70/60 , G16H10/40 , G06F16/51 , G06F16/58 , G06K17/00 , B65G47/69 , B65G1/137 , H04N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病理切片数字化流程智能自动化的方法,包括:S1、将带有病理切片的载玻片封装完成后,控制系统控制第一自动化传送单元动作,将所述载玻片从封片机上自动传送至载玻片缓冲存储机构上进行临时存储;S2、控制系统控制第二自动化传送单元动作,将所述载玻片缓冲存储机构上临时存储的载玻片依次自动传送至载玻片扫描机构上进行扫描,并对扫描图像进行存储;S3、控制系统控制第三自动化传送单元动作,将扫描完成后的所述载玻片自动传送至载玻片收纳机构处,并按照数据库中存储数据的对应方式进行收纳存储。本发明能够实现全自动化的流程作业,其具有不需要人为参与和干涉,作业效率高,人力成本低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64852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510180310.4
申请日:2025-02-19
Applicant: 上海隶创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T3/4038 , G06T3/6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照明影响的实时图像拼接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第一预制模板和第二预制模板;根据所述第一预制模板确定第一校正参数;根据所述第二预制模板确定第二校正参数;使用扫描仪对病理切片进行扫描,在扫描的过程中,每张通过扫描仪扫描得到的待拼接的病理切片图像在通过所述第一校正参数和第二校正参数校正后可直接进行拼接,从而可在扫描过程中边扫描边拼接,得到完整的病理切片图像;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使用第一校正参数和第二校正参数还原待拼接的病理切片图像的正投影图像和校正待拼接的病理切片图像的位置,既可以保持图像完整性,拼接包含空白样本、样本稀疏或者特征极少的图像,还可以进行边扫描边拼接。
-
公开(公告)号:CN118818743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295869.3
申请日:2024-09-18
Applicant: 上海隶创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微镜自动载片装置及方法,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夹片伸缩构件和玻片架升降构件,所述底板的侧方还设有载物台构件,其中,所述夹片伸缩构件包括夹片组件和用于驱动夹片组件进行左右移动的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玻片架升降构件包括用于放置玻片架并位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侧方的支撑座和用于驱动支撑座进行上下移动的第二驱动组件;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使用柔性片来驱动夹片组件进行左右移动,从而能够解决由于加载行程较长导致系统整体体积增大的问题,还有通过将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的端部形状设置成V型,不仅设计结构简单,还便于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夹住样本,从而解决了样本进出方式的构件设计复杂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