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100745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010966431.9
申请日:2020-09-1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16C60/00 , G16C20/70 , G16C20/20 , G06F30/15 , G06F30/17 , G06F30/27 , G06F18/2132 , G06F18/2411 , G06F18/27 , G06F18/10 , G06F18/23 , G06N20/10 , G06F113/26 , G06F119/14 , G06F113/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LDA理论的汽车大梁钢力学性能预测方法,涉及汽车大梁钢轧制生产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材的力学性能(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预测模型建立方法。热轧高强钢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历史生产数据,并根据历史生产数据构建模型训练数据样本集;训练数据样本集包括携带特征属性(工艺、成分参数)及所对应的力学性能参数;利用训练数据样本集建立力学性能预测模型,最后将预测数据样本集的特征属性参数(工艺、成分参数)输入力学性能预测模型得到预测数据样本的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846418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466817.9
申请日:2022-11-22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轧钢材高温氧化速率的预测方法,该技术属于轧钢领域。利用高温同步分析仪TGA,通过高温氧化实验确定不同钢种在不同氧化温度下的氧化速率,建立钢种的基础氧化数据集,该数据集中包含各钢种的化学成分、氧化温度与氧化速率。采用多次留出法将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和预测集。利用BP神经网络,在训练数据集的基础上建立钢种成分‑氧化温度‑氧化速率的机器学习模型,并用预测集对模型精度进行评估。该方法极大地缩短了工艺开发时间,节约了产品开发成本,提高了新产品研发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719145B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1910012085.8
申请日:2019-01-0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针对热轧短流程产线炉生氧化铁皮的高效除鳞方法,该方法通过气雾喷淋和高压水除鳞实现短流程生产过程中加热炉炉生氧化铁皮完全去除。本发明的方法是根据热轧钢板的成分、加热制度、炉生氧化铁皮厚度及所在温度区间调整气雾喷淋装置的气/水比、装置距钢板的高度及装置与高压除鳞装置的距离等参数,基于氧化铁皮的高温塑性变化区间,利用快速变温过程中氧化铁皮产生巨大的热应力,在氧化铁皮无塑性区快速解离氧化铁皮的完整性,配合后续高压水除鳞,提高短流程隧道式加热炉炉生氧化铁皮的除鳞效率,减少氧化铁皮压入缺陷,提高热轧短流程生产钢材的表面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554529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811548376.0
申请日:2018-12-1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还原预处理工艺的热轧带钢氧化铁皮还原方法,步骤为:热轧带钢以80~150℃/s快速升温至400~550℃,等温还原30~600s,还原产物为多间隙海绵铁,经中间冷却后,以80~150℃/s升温至700~1100℃,等温还原30~600s,多间隙海绵铁中铁颗粒相互键联,晶粒长大,通过物质传输,还原产物中间隙、气孔和晶界逐渐减少,总体积收缩,形成具有显微结构的致密多晶体纯铁层,完成氧化铁皮还原,本发明的还原方法可显著提高热轧带钢氧化铁皮在连续退火炉内的还原效率,较短的还原时间内可获得大量的还原纯铁,避免了氧化铁皮残留对后续镀层成型性和粘附性的影响,从而保证了免酸洗还原退火热镀锌原型技术的工业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2417639B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010966429.1
申请日:2020-09-1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6F30/20 , C22F1/16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轧低碳钢氧化铁皮结构演变数字解析方法,涉及轧钢技术领域。相比于传统基于深度学习的显微组织识别方法,本方法基于热轧低碳钢氧化铁皮结构演变预测模型,从生产现场服务器读取轧制生产工艺参数,计算轧制后冷却过程中钢卷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对氧化铁皮结构演变过程进行实时预测,实现氧化铁皮结构转变过程的数字解析。该技术可以指导热轧生产工艺参数的制定,通过制定合理的工艺参数,优化氧化铁皮中FeO,Fe3O4和共析组织(Fe+Fe3O4)各相比例,为热轧带钢氧化铁皮结构控制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2085727B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010978690.3
申请日:2020-09-1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6T7/00 , G06T7/11 , G06T7/90 , G06N3/0464 , G06V10/774 , G06V10/8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轧钢材表面氧化铁皮结构智能识别方法,涉及轧钢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制作氧化皮检测的试样,并利用金相检测设备得到热轧钢材表面氧化铁皮照片数据,经过预处理后,建立起氧化皮图像样本集。制作语义标签,结合建氧化皮结构图像语义分析的神经网络模型,对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最终实现用户输入氧化铁皮组织图片,自动获取图片中各组织的比例、分布区域、以及其形态分类说明。
-
公开(公告)号:CN113960082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311913.1
申请日:2021-11-0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1N23/20008
Abstract: 一种热轧带钢氧化铁皮EBSD分析的制样方法,属于轧钢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热轧带钢氧化铁皮EBSD分析的制样方法,利用锡液低熔点的物理特性来对氧化铁皮试样进行热镶封装,之后进行进一步的机械抛光及震动抛光加工,最后使用SEM及附带的EBSD组件进行检测。通过这种方法对氧化铁皮试样的高质量检测提供技术基础。相较于传统的制样方式,本发明通过熔融态金属锡液浇筑的方式,在保护了氧化皮在打磨过程中不被破坏的同时,解决了氧化皮镶嵌试样导电性差的难题;相较聚焦离子束加工的方式成本更低,且可以实现试样的批量的加工。试样处理无需高端的设备,具有更高的普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554529B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1811548376.0
申请日:2018-12-1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还原预处理工艺的热轧带钢氧化铁皮还原方法,步骤为:热轧带钢以80~150℃/s快速升温至400~550℃,等温还原30~600s,还原产物为多间隙海绵铁,经中间冷却后,以80~150℃/s升温至700~1100℃,等温还原30~600s,多间隙海绵铁中铁颗粒相互键联,晶粒长大,通过物质传输,还原产物中间隙、气孔和晶界逐渐减少,总体积收缩,形成具有显微结构的致密多晶体纯铁层,完成氧化铁皮还原,本发明的还原方法可显著提高热轧带钢氧化铁皮在连续退火炉内的还原效率,较短的还原时间内可获得大量的还原纯铁,避免了氧化铁皮残留对后续镀层成型性和粘附性的影响,从而保证了免酸洗还原退火热镀锌原型技术的工业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9794515A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910080281.9
申请日:2019-01-2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提高高碳钢盘条氧化铁皮机械剥离性能的方法,属于冶金技术领域。该方法将连铸坯料放置于加热炉中加热至1040~1120℃,控制坯料在炉时间为60~180min;对出加热炉后的连铸坯料进行高压水除鳞,并经轧制得到中间坯料;将中间坯料进行吐丝工序后,经冷却工序,得到盘条成品。本发明通过优化加热、轧制、吐丝、冷却过程的相关工艺参数,调节氧化铁皮厚度、Fe3O4组成比例及索氏体含量,并控制氧化铁皮厚度为8~14μm、Fe3O4组成比例为10~40%,基体索氏体含量达到85%以上,在确保力学性能的前提下,提高氧化铁皮的机械剥离性能,使客户在机械除鳞时盘条表面氧化铁皮以大片状和长条状剥落且表面无氧化铁皮残留。
-
公开(公告)号:CN109719145A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910012085.8
申请日:2019-01-0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针对热轧短流程产线炉生氧化铁皮的高效除鳞方法,该方法通过气雾喷淋和高压水除鳞实现短流程生产过程中加热炉炉生氧化铁皮完全去除。本发明的方法是根据热轧钢板的成分、加热制度、炉生氧化铁皮厚度及所在温度区间调整气雾喷淋装置的气/水比、装置距钢板的高度及装置与高压除鳞装置的距离等参数,基于氧化铁皮的高温塑性变化区间,利用快速变温过程中氧化铁皮产生巨大的热应力,在氧化铁皮无塑性区快速解离氧化铁皮的完整性,配合后续高压水除鳞,提高短流程隧道式加热炉炉生氧化铁皮的除鳞效率,减少氧化铁皮压入缺陷,提高热轧短流程生产钢材的表面质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