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73660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942330.2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 大唐可再生能源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立栋 , 冯正聪 , 许浩雨 , 张磊 , 曹善桥 , 张端梅 , 李佩 , 杨智翔 , 石强 , 陈怡冰 , 田史琳 , 杨世宇 , 刘阳 , 韦福龙 , 宋长鹏 , 李国浩 , 张肇南 , 徐一民 , 程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偏航优化分析方法及装置,属于风力发电技术领域,该方法对风电场原始数据进行自适应异常识别与插值补全,自适应时间同步与滤波,及非线性归一化与分布拟合;数据后处理包括基于概率分布计算每个风速区间内的代表性风向变化度数阈值和风速区间持续时间阈值;通过加权平均法计算最优全局风向变化度数阈值和全局风速区间持续时间阈值;通过最优全局风向变化度数阈值和全局风速区间持续时间阈值对风电场风机组的偏航策略进行优化;将优化后的风电场风机的偏航策略反馈给风电场风机组,控制风电场风机组终止最优偏航区间以外的偏航角度执行动作。本发明降低偏航系统机械磨损,减少能量损失,可应对多变风况,发电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357712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763589.4
申请日:2024-06-14
Applicant: 深圳慧能智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风电机组塔筒的螺栓紧固装置及方法,该装置锁差速传导车轴连接在相邻的两个强磁轮之间;锁差速传导车轴通过支撑底盘连接蜗轮箱体;直驱力矩电机的驱动端连接直驱蜗杆;直驱蜗杆通过蜗轮减速组件连接中间传动齿轮;中间传动齿轮通过传动链条连接末端传动齿轮;螺栓紧固组件连接在传导力臂的端部,螺栓紧固组件的螺栓紧固臂连接传导力臂;紧固传动轴的上端连接末端传动齿轮,紧固传动轴从螺栓紧固臂的中心通口伸出;螺栓接头连接在紧固传动轴的下端;紧固传动轴和螺栓紧固臂之间动态扭矩传感器测量螺栓的紧固力矩以及角度。本发明解决传统方案因依赖人工,导致的检修可靠性差,检修质量低,检修难以记录落实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419003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740001.5
申请日:2023-12-18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基于退役叶片的挡风墙控制方法及装置,属于退役叶片再利用领域,该方法根据应用场景,采集当前风电场数据;利用当前风电场数据,对应用场景下挡风墙中的退役叶片的变桨信息进行统计,确定需要变桨的退役叶片的数量和变桨角度;将统计得到的变桨信息输入到退役叶片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后方风力机轮毂高度处入流风速评估是否为最优工况:若为最优工况,按照变桨信息执行退役叶片的变桨动作;若不是最优工况,根据实时的当前风电场数据,对变桨信息重新进行统计后再执行退役叶片的变桨动作。本发明实现废旧叶片重新利用;无需长距离运输废旧叶片,减少运输成本;有效降低上游风电场产生的场间尾流对下游风电场的负面影响,提高风资源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418987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739997.8
申请日:2023-12-18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基于风力机退役叶片的风力设备挡风方法及装置,属于退役叶片再利用领域,该方法将切割处理后的退役叶片布置在服役中的风力机前方,通过退役叶片对服役中的风力机进行风场导流;在风场导流过程中,根据服役中的风力机所处风电场的入流风速、来风风向的变化,调节退役叶片之间的间距,及调节退役叶片组与服役中的风力机的流向间距;依据退役叶片挡风面积,退役叶片与服役中的风力机的流向间距,拟合出计算服役中的风力机所处风电场不同位置风速的经验公式,通过对服役中的风力机下游平均风速的积分,得到服役中的风力机的尾流恢复程度的量化结果。本发明实现风电叶片退役处理方面的回收再利用,对于风速提升、降低场间尾流的影响,有较好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419003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740001.5
申请日:2023-12-18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基于退役叶片的挡风墙控制方法及装置,属于退役叶片再利用领域,该方法根据应用场景,采集当前风电场数据;利用当前风电场数据,对应用场景下挡风墙中的退役叶片的变桨信息进行统计,确定需要变桨的退役叶片的数量和变桨角度;将统计得到的变桨信息输入到退役叶片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后方风力机轮毂高度处入流风速评估是否为最优工况:若为最优工况,按照变桨信息执行退役叶片的变桨动作;若不是最优工况,根据实时的当前风电场数据,对变桨信息重新进行统计后再执行退役叶片的变桨动作。本发明实现废旧叶片重新利用;无需长距离运输废旧叶片,减少运输成本;有效降低上游风电场产生的场间尾流对下游风电场的负面影响,提高风资源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333332B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884845.1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 大唐可再生能源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立栋 , 冯正聪 , 许浩雨 , 曹善桥 , 张磊 , 张端梅 , 石强 , 陈怡冰 , 李佩 , 田史琳 , 杨智翔 , 杨世宇 , 韦福龙 , 刘阳 , 宋长鹏 , 李国浩 , 张肇南 , 徐一民 , 程群
IPC: F03D7/04 , F03D17/00 , G06F30/28 , G06F17/18 , G06F113/06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风向湍流强度的风电机组叶片变桨调节方法及装置,属于风力发电技术领域,该方法根据历史风速、历史风向进行风向湍流强度计算;利用最佳变桨角度计算模型根据风电机组的机组运行数据及风向湍流强度,计算当前风场条件下的最优输出功率的变桨角度;通过变桨角度预测模型根据风场条件变化,对指定时段的风电机组动态叶片变桨角度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的风电机组动态叶片变桨角度,向风电机组发送叶片变桨角度调整指令,并通过反馈机制对叶片变桨角度的预测结果进行验证和修正,以达到风电机组的功率输出最优化。本发明考虑风向湍流对风机的动态负载影响,自适应性强,实现不同风况下的最优控制,可以灵活应对复杂风况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8353343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763586.0
申请日:2024-06-14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漂浮式光伏平台的压缩空气储释能装置及方法,属于海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该方法在储能模式中,判断当前时刻是否处于电网用电低谷期或光伏发电设备发电高峰期,若当前时刻处于电网用电低谷期或光伏发电设备发电高峰,则控制储释能装置进入储能状态;当储释能装置进入储能状态后,利用绳索收发机构带动收发绳索使柔性储能介质下沉至海水中,将下沉至海水中指定深度的柔性储能介质固定完成储能;释能模式中,将光伏发电设备所产生电能首先分配至电网,若当前时刻处于电网用电高峰期或光伏发电设备发电低谷期,则控制储释能装置进入释能状态。本发明提高了漂浮式海上光伏的稳定性,提高了能量转换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653972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1154160.1
申请日:2024-08-22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一种风力机塔筒螺栓检测处理装置及方法,属于风电机技术领域,该装置的第一图像传感组件获取周围环境信息以使磁吸移动机构与目标螺栓的距离处于机械臂组件的工作范围内;机械臂组件位于旋转升降台的外围,机械臂组件和机械臂基座连接;机械臂组件包括机械臂本体、力矩输出电机、减速电机和螺栓接口;力矩输出电机连接在机械臂本体的末端,减速电机的动力输入轴连接力矩输出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减速电机的动力输出轴连接螺栓接口;第二图像传感组件设置在螺栓接口的内部,第二图像传感组件和主控制板电连接,第二图像传感组件用于实时捕获螺栓的图像特征信息。本发明能够对拧紧前力矩测量记录进行落实,力矩分析到位;拧紧力矩一致性强;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601407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410085704.7
申请日:2024-01-22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一种水平轴风力机退役叶片二次成型设备及设计方法,壳体的内部设有热弯模具本体,热弯模具本体的一端形成有第一槽口,热弯模具本体的另外一端形成有第二槽口;第一槽口裸露在壳体的一侧,第二槽口裸露在壳体的另外一侧;热弯模具本体包括加热段,加热段的外表面分布有若干中间介质,每个中间介质的外侧连接有加热器组件;加热器组件用于对热弯模具本体的加热段内部的退役叶片进行加热;中间介质用于对热弯模具本体的加热段进行温度平衡。本发明能够将原有的水平轴废旧退役叶片进行扭转热加工再利用,可以根据需求将退役叶片扭转一定的角度,扭转角度可调可固定,以提高叶片的再利用率,同时提高二次成型退役叶片的密度和结构强度;处理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7782511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813543.0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 龙源(北京)新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吉林龙源新能源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立栋 , 冯正聪 , 田文鑫 , 赵秀勇 , 洪文鹏 , 王擎 , 冯江哲 , 张博 , 任淮辉 , 朱孟喆 , 王桥梓 , 陈哲 , 王兆新 , 沈昆 , 张沛刚 , 陈有程 , 赵禹泽 , 李国浩 , 遇晓禹 , 徐一民 , 田史琳 , 宋长鹏
IPC: G01M9/06
Abstract: 一种风洞多点位数据采集装置及移动控制方法,属于风洞实验技术领域,其盘架的表面连接有呈十字型分布的滑移轨道;滑移轨道的中心位置连接有驱动转轴,驱动转轴连接有动力臂,动力臂连接有传动臂;传动臂的末端连接有测点面机构;测点面机构包括若干互相铰接的杆体,若干杆体之间相互铰接形成环状采集组件,环状采集组件分布有探针测点;测点面机构还包括调节滑块,调节滑块处于滑移轨道的内部;环状采集组件的背部连接调节滑块;动力臂通过传动臂带动环状采集组件收缩或扩张,环状采集组件的收缩或扩张带动调节滑块在滑移轨道的内部滑动。本发明解决传统方案不能实现流场数据的精细化采集,无法准确判断实验风力机后方流场变化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