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656207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310591025.2
申请日:2023-05-2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9D163/00 , C09D133/12 , C09D183/04 , C09D7/62 , C03C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彩色鸟巢状超疏水辐射制冷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辐射制冷材料技术领域,该材料是彩色鸟巢状粉末与有机粘结剂溶液经超声分散后涂覆至基材表面,室温固化制得的;彩色鸟巢状粉末是通过二次水热法,使无机纳米线在生长过程中受到剪切应力,由竖直生长变为弯曲生长,因而相互缠绕堆叠形成独特的鸟巢状结构,有利于增强材料对太阳光的散射能力;该材料在太阳光区的反射率为89%~93%,在大气窗口发射率为92%~94%,在太阳辐照度800~1200W/m2下可实现5~7℃的降温。本发明解决了以往仅从材料自身光学性能出发,而不注重材料结构的设计;以及彩色辐射制冷涂层与白色辐射制冷涂层性能差距过大等问题,未来有望应用于建筑节能、智能设备、人体热管理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7304577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390547.2
申请日:2023-10-25
Applicant: 中裕软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用于流体输运管道的纤维增强气凝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可用于流体输运管道的纤维增强气凝胶复合材料包括基体以及增强体,所述基体为多孔硅杂化醋酸纤维素,所述多孔硅杂化醋酸纤维素中分布大量连通孔道;所述增强体为改性短切玻璃纤维,所述改性短切玻璃纤维分散于所述基体内。本发明提供的可用于流体输运管道的纤维增强气凝胶复合材料由于孔道内部含有大量空气,其导热系数较低,能起到保冷隔热的作用,削弱了外界高温环境向材料内表面的热量传递过程,满足了低温流体的输送要求,且加入玻纤解决了传统气凝胶松脆问题,可用于低温流体输送管道保温层和外保护层,在LNG输送、建筑节能、工业保冷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656301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568782.8
申请日:2023-05-1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9J175/04 , C09J133/12 , C09J139/04 , C09J11/08 , C08B15/06 , C08G18/65 , C08G18/64 , C08G18/36 , C09J7/28 , C09J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UV光学胶的制备方法及应用。首先利用‑NCO官能化醋酸纤维素、聚氧乙烯40氢化蓖麻油、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聚合物扩链剂聚合,制得改性醋酸纤维素嵌段聚氨酯,再将聚合离子液体引入改性醋酸纤维素嵌段聚氨酯中,复合制得UV光学胶。通过将UV光学胶旋涂在基材上并进行循环氧化表面改性制得低表面能薄膜材料。本发明的UV光学胶增强了薄膜与基材之间的粘附性、实现了透光率的提升;本发明结合了分子内与分子间氢键的特点,咪唑基团与苯并噁嗪基团之间形成的氢键六元环提升了薄膜材料的机械强度和耐磨性,能够应用于新型显示器件、芯片光刻、纳米压印成型、光子学、生物医学、纳米制造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6515283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591024.8
申请日:2023-05-2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8L75/08 , C08G18/28 , C08L61/28 , C08K5/5399 , C08K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燃自修复聚氨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新材料技术领域,所述阻燃自修复聚氨酯复合材料材料由马来酰胺聚氨酯预聚体、呋喃基磷酰胺、COF阻燃材料、稀释剂按质量比组成;其中,马来酰胺聚氨酯预聚体由聚氨酯预聚物接枝1‑(2‑羟乙基)‑1H‑吡咯‑2,5‑二酮制备而成;1‑(2‑羟乙基)‑1H‑吡咯‑2,5‑二酮由马来酸酐和呋喃制备而成;呋喃基磷酰胺由糠胺和三氯氧磷反应而成;COF阻燃材料为类石墨相三聚氰胺插层COF包覆银纳米线制备得到;类石墨相三聚氰胺由三聚氰胺经过煅烧,再研磨制备而成。本发明阻燃自修复聚氨酯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化学和力学性能,在海洋工程、航空航天、市政、隧道、油气输送等领域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231943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10546137.1
申请日:2022-05-1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4B38/06 , C04B35/453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多孔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为:先制备低温陶瓷浆料;然后将多孔聚氨酯模板浸没于低温陶瓷浆料中,挂浆后干燥得到多孔陶瓷前驱体;最后将多孔陶瓷前驱体依次在300~400℃和650~700℃下分步烧结而成;其中,低温陶瓷浆料通过将混合充分后的硼源、锌源、硅源和助熔剂分散在含表面活性剂的溶剂中而得到。本发明方法基于有机泡沫浸渍法,通过往陶瓷材料中加入低熔点的反应物料形成低共熔体系,能够有效降低陶瓷复合材料的烧结温度,并且得到的复合材料孔隙率低、致密度高,从而具有高的机械强度和硬度;本发明方法在低于700℃的温度下即可烧结出具有致密化程度高,机械性能好的低温多孔陶瓷材料,有效解决了传统陶瓷材料高温烧结的能耗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072742B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1911333859.3
申请日:2019-12-23
Applicant: 南京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IPC: C07H19/10 , C07H1/06 , A61K31/7072 , A61P3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丙肝药物的新晶型及其组合物,新晶型T结晶工艺简便,易于工业化生产,无引湿性。使用该晶型T进一步制备成合适的制剂后,能够显著降低受试者餐后Cmax的变异系数,使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得到更可靠的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5231943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546137.1
申请日:2022-05-1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4B38/06 , C04B35/453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多孔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为:先制备低温陶瓷浆料;然后将多孔聚氨酯模板浸没于低温陶瓷浆料中,挂浆后干燥得到多孔陶瓷前驱体;最后将多孔陶瓷前驱体依次在300~400℃和650~700℃下分步烧结而成;其中,低温陶瓷浆料通过将混合充分后的硼源、锌源、硅源和助熔剂分散在含表面活性剂的溶剂中而得到。本发明方法基于有机泡沫浸渍法,通过往陶瓷材料中加入低熔点的反应物料形成低共熔体系,能够有效降低陶瓷复合材料的烧结温度,并且得到的复合材料孔隙率低、致密度高,从而具有高的机械强度和硬度;本发明方法在低于700℃的温度下即可烧结出具有致密化程度高,机械性能好的低温多孔陶瓷材料,有效解决了传统陶瓷材料高温烧结的能耗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276812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210114251.7
申请日:2022-01-30
Applicant: 南京贝迪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梯度合金壳的新型显示用量子点、制备方法及应用,涉及新型显示材料技术领域,其制备方法通过高温注射法将30wt%‑50wt%锌铜原料液、25wt%‑35wt%硒‑硫源在320‑340℃条件下依次注入到含有CdSe量子点溶液的反应釜中反应制得CdSe@CdZnCuSeS梯度合金壳量子点,梯度合金壳CdZnCuSeS厚度为3‑4nm;其中,CdSe量子点溶液是在N2环境下,通过热注入法将5wt%‑10wt%硒前驱体在290‑320℃条件下快速注入到含有10wt%‑20wt%镉络合物、40wt%‑50wt%十八烯和20wt%‑30wt%配位溶剂的反应釜中反应得到;本发明制得的量子点量子产率达95%以上,尺寸分布均匀,光电性能优异,量子点不仅能应用于Mini LED上,还可更广泛地应用于虚拟现实、可穿戴设备、航空航天显示器件和远程医疗协作等新型显示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3480706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848266.1
申请日:2021-07-27
Applicant: 江苏斯迪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UV光固化无氟低表面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端羟基丙基聚硅氧烷、异氰酸酯类化合物、二元醇扩链剂、催化剂混合,以形成混合物,向混合物中加入封端剂进行聚合反应,制得无色透明粘稠液体,制得无色透明粘稠液体,向无色透明粘稠液体中加入光引发剂,并均匀涂布于基材上,经真空加热处理,制得无氟低表面能材料,将无氟低表面能材料置于紫外引发器中进行聚合反应,制得UV光固化无氟低表面能材料。本发明制备的UV光固化无氟低表面能材料,具有不含氟元素、成本低廉、对环境友好等优点,能够应用于热熔胶、微黏胶保护膜以及包装印刷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8912659B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1810592584.4
申请日:2018-06-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发明公开一种交联三维碳纳米复合聚氨酯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胺类化合物与羧化氧化石墨烯(GO‑COOH)、酸化碳纳米管(o‑CNTs)的亲核反应,制得共价交联的三维复合碳纳米材料。相比碳纳米材料间的氢键和Π‑Π键叠加作用,本发明通过共价键作用制得三维复合碳纳米材料,有助于碳纳米材料间结合力的增大。将制得的三维复合碳纳米材料作为热塑性聚氨酯(TPU)的填料,其在TPU基体中分散性明显提高,填料与TPU基体界面间的相互作用力增强,TPU纳米复合材料具有氧化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独特的力学和热稳定性能,TPU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热分解温度分别最高达到63MPa、1700%、426℃。这有利于TPU在国防、油田、矿山等各国民经济领域的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