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短时样本的驾驶员换道意图预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55228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210274505.1

    申请日:2022-03-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短时样本的驾驶员换道意图预测系统及方法,涉及智能驾驶技术领域,解决了驾驶员换道意图预测不够精准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本申请通过短时窗,在很短的时间内,以较低的经济成本,快速预测驾驶员换道意图的功能,实现了辅助驾驶系统下驾驶员意图的监测,具有实用性。同时,基于大数据的深度学习方法有很高的预测精度和鲁棒性,有助于先进驾驶辅助系统的深度开发,提升驾驶安全性。其数据采集简单,经济成本低,预测性能高效,可服务于先进驾驶辅助系统,使得系统具备灵活性,能够用于中小型车辆及重卡车辆,通用性好。

    基于驾驶员主观风险感受的行车安全场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30474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0954134.7

    申请日:2021-08-1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驾驶员主观风险感受的行车安全场构建方法,涉及智能交通技术领域,解决了未将驾驶员对周边环境的主观感受融入到自动驾驶控制器中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采用驾驶员在避障过程中可接受的最大侧向加速度的差异提取驾驶员的异质性,提出了一种曲线坐标系下多项式单移线避障轨迹的曲率计算方法,能够得到弯曲道路上车辆避障距离与驾驶员最大可接受侧向加速度的关系,并以此来调整周边环境势场的范围,使其更符合驾驶员的主观感受。基于该方法设计的自主驾驶车辆,能够为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的安全和舒适的驾驶方式,做到个性化类人驾驶,有效提高驾驶员和乘客的乘坐舒适性,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以及广阔的商业应用前景。

    考虑驾驶员特性的差动辅助转向与共享控制系统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77418B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1910278278.8

    申请日:2019-04-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驾驶员特性的差动辅助转向与共享控制系统建模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包括步骤(a)建立二自由度的车辆动力学简化模型和车辆质心位置在惯性空间下的坐标模型;(b)建立车辆轮胎的侧向力的简化模型;(c)建立车辆转向系统的转向柱动力学模型;(d)建立差动辅助系统作用下的驾驶员模型。本发明通过安装在转向柱上的转角传感器和扭矩传感器检测检测方向盘的角位移和作用于方向盘的力矩,将检测结果与车速、期望路径相结合,并考虑驾驶员特性按照一定的控制算法控制轮毂电机输出相应的差动力矩来辅助驾驶员更好的驾驶车辆。

    一种电动晾衣架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691172B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1810951139.2

    申请日:2018-08-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林中盛 王金湘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晾衣架,包括固定架、转动机构和滑动机构,固定架呈L型固定在墙上,转动机构为电动晾衣架提供晾衣架伸出长度改变的动力,通过电机一带动齿轮组,齿轮组带动连杆使得转动杆转动,实现晾衣架伸出长度在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两种伸出长度的功能;滑动机构里的X型连接件与滑动杆通过螺栓连接,X型连接件与螺杆的螺纹连接,当螺杆转动时X型连接件的伸缩带动实现滑动杆的伸缩滑动功能,本发明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使用者晾晒衣物时便捷省力,可晾晒种类多,适用性好。

    考虑驾驶员特性的差动辅助转向与共享控制系统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77418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278278.8

    申请日:2019-04-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驾驶员特性的差动辅助转向与共享控制系统建模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包括步骤(a)建立二自由度的车辆动力学简化模型和车辆质心位置在惯性空间下的坐标模型;(b)建立车辆轮胎的侧向力的简化模型;(c)建立车辆转向系统的转向柱动力学模型;(d)建立差动辅助系统作用下的驾驶员模型。本发明通过安装在转向柱上的转角传感器和扭矩传感器检测检测方向盘的角位移和作用于方向盘的力矩,将检测结果与车速、期望路径相结合,并考虑驾驶员特性按照一定的控制算法控制轮毂电机输出相应的差动力矩来辅助驾驶员更好的驾驶车辆。

    一种电动晾衣架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691172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810951139.2

    申请日:2018-08-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林中盛 王金湘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晾衣架,包括固定架、转动机构和滑动机构,固定架呈L型固定在墙上,转动机构为电动晾衣架提供晾衣架伸出长度改变的动力,通过电机一带动齿轮组,齿轮组带动连杆使得转动杆转动,实现晾衣架伸出长度在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两种伸出长度的功能;滑动机构里的X型连接件与滑动杆通过螺栓连接,X型连接件与螺杆的螺纹连接,当螺杆转动时X型连接件的伸缩带动实现滑动杆的伸缩滑动功能,本发明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使用者晾晒衣物时便捷省力,可晾晒种类多,适用性好。

    一种共驾型智能汽车人机控制权限个性化转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40092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210842486.8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共驾型智能汽车人机控制权限个性化转移方法,涉及智能交通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权限转移过程中人机冲突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提出基于样条曲线方法的柔性化权限转移策略,采用影响驾驶员权限转移过程的个性化预瞄时间和反应时间对所设计的权限转移策略进行优化调整,使其更加符合不同驾驶员的操纵偏好。该方法能够实现车辆控制权的平稳过渡,提高共驾型智能汽车的行驶安全性和操纵稳定性,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以及广阔的商业应用前景。

    一种基于短时样本的驾驶员换道意图预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55228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274505.1

    申请日:2022-03-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短时样本的驾驶员换道意图预测系统及方法,涉及智能驾驶技术领域,解决了驾驶员换道意图预测不够精准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本申请通过短时窗,在很短的时间内,以较低的经济成本,快速预测驾驶员换道意图的功能,实现了辅助驾驶系统下驾驶员意图的监测,具有实用性。同时,基于大数据的深度学习方法有很高的预测精度和鲁棒性,有助于先进驾驶辅助系统的深度开发,提升驾驶安全性。其数据采集简单,经济成本低,预测性能高效,可服务于先进驾驶辅助系统,使得系统具备灵活性,能够用于中小型车辆及重卡车辆,通用性好。

    一种考虑驾驶员活跃度及驾驶能力的辅助控制器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37419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274482.4

    申请日:2022-03-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驾驶员活跃度及驾驶能力的辅助控制器设计方法,涉及智能驾驶技术领域,解决了人机控制权限分配策略不够精准、驾驶舒适性和人机合作性能较差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引入驾驶员活跃度和驾驶能力两个量化指标,并基于驾驶员时变特性设计人机共享控制权限分配策略,构建了基于模糊推理的人机共享控制器,实现个性化辅助驾驶。此外,该方法综合考虑了车辆行驶性能以及人机合作水平,并利用鲁棒正不变集理论处理系统多约束下的共享控制问题,该方法保证了车辆稳定性和路径跟踪性能的同时,提升了驾驶舒适性和人机合作性能,在未来高级辅助驾驶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实用性。

    一种基于驾驶行为预测的辅助驾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37413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274546.0

    申请日:2022-03-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驾驶行为预测的辅助驾驶控制方法,涉及智能驾驶技术领域,解决了驾驶员驾驶行为难以用模型精确预测且常用的驾驶员模型应用场景比较局限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通过LSTMNN预测模型对驾驶员行为进行精准预测,增强了人机协同控制车辆时的交互适应性,减少了人机冲突,提升驾驶舒适性。同时,在纵‑横向耦合控制时,引入了车辆稳定性、驾驶舒适性、路径跟踪性、跟车安全性及电机节能性等多项综合指标,大幅提升了高级辅助驾驶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和灵活性,整个共享控制框架可服务于先进的个性化驾驶辅助系统,使得系统具备灵活性,可以用于各类乘用车辆或商用车辆,通用性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