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30350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291525.5
申请日:2024-0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光伏并网制氢的三电平DC‑AC逆变器,包括:第一变压器和第二变压器,用于将光伏直流电源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钳位电路,连接第一变压器和第二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用于将第一变压器和第二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电压进行钳位,其中,第一变压器和第二变压器的初级线圈并联,并分别连接到光伏直流电源;三电平转换电路,连接第一变压器和第二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用于将第一变压器和第二变压器的次级线圈输出的交流电升压并转换为三电平交流电,其中,第一变压器和第二变压器的次级线圈串联;并网控制电路,用于将三电平转换电路输出的三电平交流电与制氢电网连接。本发明增益高,可以抑制漏电流的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15099063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869320.5
申请日:2022-07-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混氢天然气耦合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方法,属于综合能源系统运行技术领域;优化方法包括:建立计及掺氢比影响的混氢天然气网络模型;建立混氢天然气站模型;建立电‑混氢天然气耦合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模型;采用二阶锥松弛和分段线性化将原本的混合整数非凸二次约束规划模型转化为二阶锥松弛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凹凸过程法和边界收紧法的罚函数模型,以及一种迭代算法求解电‑混氢天然气耦合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模型;并通过建立改进的气网管段压降方程和改进的气网管段管存方程,考虑往天然气网络中掺氢对于流体动力学性质的影响,构建了改进的混氢天然气网络稳态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8735174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758364.X
申请日:2024-06-13
IPC: G06Q10/0631 , G06Q50/04 , G06Q50/06 , G06Q30/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泥工业综合能源系统多阶段规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面向水泥工业电、热、冷、氢多能流负荷需求,建立水泥工业综合能源系统设备模型;(2)针对水泥工业综合能源系统回转窑筒体表面余热和熟料冷却降温烟气余热,建立低温余热回收发电模型,并面向石灰煅烧、热电联产机组和锅炉运行过程中的碳排放建立碳捕集模型,以及燃料替代的热电联产机组和燃烧锅炉的富氧燃烧模型;(3)基于步骤(1)和步骤(2)建立的模型,考虑碳交易和绿证交易,建立以整个规划周期支出最小为目标函数的水泥工业综合能源系统的多阶段规划模型,并求解得到规划方案。本发明可以优化水泥工业综合能源系统,实现减碳目标和节省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300368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110668517.8
申请日:2021-06-1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计及车网互动的配网不确定潮流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使用深度优先搜索遍历整个网络,确定每个补偿区域的范围;将每个不确定源波动范围转化为仿射量;统计出各个区域总的非计划功率波动,得到电动汽车充电站仿射形式的实际输出;运用仿射算术的运算法则进行潮流求解,直至满足收敛精度的要求,得到各节点电压波动范围。本发明充分考虑了电网系统中的分布式电源与充电站的能量互补关系,利用电动汽车部分可调度的充放电功率来补偿划定区域内的分布式电源由于环境等因素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再通过仿射算术计算,得到相较于未补偿下的计算更窄的节点电压波动范围,更加符合实际工程中潮流区间解,为电力系统可靠运行提供了精确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210198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89924.7
申请日:2024-11-25
IPC: H02M7/5387 , H02M3/158 , H02M1/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制氢用交错并联高增益DC‑AC逆变器,包括第一变压器、第二变压器、交错并联电路、双三端口非对称升压电路和逆变电路,第一变压器的初级线圈L1和第二变压器的初级线圈L3并联,第一变压器的次级线圈L2和第二变压器的次级线圈L4串联;交错并联电路用于将光伏电源Vin分别与第一变压器的初级线圈L1和第二变压器的初级线圈L3交错并联;双三端口非对称升压电路用于将第一变压器和第二变压器的次级线圈输出的电压进行升压,输出非对称双极性直流电;逆变电路用于将双三端口非对称升压电路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后,输出到制氢电网Vg。本发明转换效率高、电压波动小。
-
公开(公告)号:CN119210198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689924.7
申请日:2024-11-25
IPC: H02M7/5387 , H02M3/158 , H02M1/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制氢用交错并联高增益DC‑AC逆变器,包括第一变压器、第二变压器、交错并联电路、双三端口非对称升压电路和逆变电路,第一变压器的初级线圈L1和第二变压器的初级线圈L3并联,第一变压器的次级线圈L2和第二变压器的次级线圈L4串联;交错并联电路用于将光伏电源Vin分别与第一变压器的初级线圈L1和第二变压器的初级线圈L3交错并联;双三端口非对称升压电路用于将第一变压器和第二变压器的次级线圈输出的电压进行升压,输出非对称双极性直流电;逆变电路用于将双三端口非对称升压电路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后,输出到制氢电网Vg。本发明转换效率高、电压波动小。
-
公开(公告)号:CN113300368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668517.8
申请日:2021-06-1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计及车网互动的配网不确定潮流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使用深度优先搜索遍历整个网络,确定每个补偿区域的范围;将每个不确定源波动范围转化为仿射量;统计出各个区域总的非计划功率波动,得到电动汽车充电站仿射形式的实际输出;运用仿射算术的运算法则进行潮流求解,直至满足收敛精度的要求,得到各节点电压波动范围。本发明充分考虑了电网系统中的分布式电源与充电站的能量互补关系,利用电动汽车部分可调度的充放电功率来补偿划定区域内的分布式电源由于环境等因素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再通过仿射算术计算,得到相较于未补偿下的计算更窄的节点电压波动范围,更加符合实际工程中潮流区间解,为电力系统可靠运行提供了精确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9389248B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1811150507.X
申请日:2018-09-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域热网的综合能源系统热电功率协调调度方法,首先建立了包括节点和热水管道的区域热网模型,该模型包含调度约束和温度修正方程组,然后搭建了基于区域热网的综合能源系统最优协调调度模型,根据供水和回水管网中水流的初始温度,求解最优协调调度模型,得到管网中热水的质流量,将质流量作为输入,求解温度修正方程组,得到实际质流量温度,设定质流量温度的容许误差,计算实际质流量温度与初始温度的温差,提出了一种最优协调调度模型的迭代求解策略,对其收敛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保证收敛性的有效方法,能够快速响应负荷变化,实现基于区域热网的综合能源系统间热负荷的灵活分配,保证供热质量和系统的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389248A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811150507.X
申请日:2018-09-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域热网的综合能源系统热电功率协调调度方法,首先建立了包括节点和热水管道的区域热网模型,该模型包含调度约束和温度修正方程组,然后搭建了基于区域热网的综合能源系统最优协调调度模型,根据供水和回水管网中水流的初始温度,求解最优协调调度模型,得到管网中热水的质流量,将质流量作为输入,求解温度修正方程组,得到实际质流量温度,设定质流量温度的容许误差,计算实际质流量温度与初始温度的温差,提出了一种最优协调调度模型的迭代求解策略,对其收敛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保证收敛性的有效方法,能够快速响应负荷变化,实现基于区域热网的综合能源系统间热负荷的灵活分配,保证供热质量和系统的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98692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291527.4
申请日:2024-0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用于光伏制氢系统的高增益双极性并网逆变器,包括第一变压器、第二变压器、两相交错逆变单元、三电平整流单元、半桥逆变器,其中,所述第一变压器和第二变压器的初级线圈并联,次级线圈反方向串联;两相交错逆变单元用于将光伏电源分别与第一变压器和第二变压器的初级线圈交错并联,并将光伏输出的直流电的电流纹波进行互补;三电平整流单元用于将第一变压器和第二变压器输出的交流电电压升高,并将电压升高后的交流电转换为具有双极性特性的直流电进行输出;半桥逆变器用于将三电平整流单元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后,输出到制氢电网。本发明可以抑制漏电流、成本低、体积小、实现了三电平输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