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12648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709212.2
申请日:2020-07-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
Abstract: 针对强杂波背景下的多通道合成孔径雷达系统,本发明结合鲁棒主成分分析(PRCA)方法和幅相联合检测方法提出了一种多通道合成孔径雷达RPCA幅相联合目标检测方法与装置。该方法首先将各个通道的聚焦图像列向量化后堆叠得到矩阵X,然后利用改进的RPCA方法将矩阵X分解得到低秩矩阵L和稀疏矩阵S,最后引入相位信息进行幅相联合检测。本发明综合考虑了具体的杂波和运动目标信息,有效改善运动目标检测性能;通过两步检测方法,充分结合RPCA和幅相联合检测方法的优点,降低低信杂比条件下的虚警率;并且本发明方法采用的矩阵分解技术,可以极大地降低运算复杂度,提高算法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812648B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010709212.2
申请日:2020-07-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
Abstract: 针对强杂波背景下的多通道合成孔径雷达系统,本发明结合鲁棒主成分分析(RPCA)方法和幅相联合检测方法提出了一种多通道合成孔径雷达RPCA幅相联合目标检测方法与装置。该方法首先将各个通道的聚焦图像列向量化后堆叠得到矩阵X,然后利用改进的RPCA方法将矩阵X分解得到低秩矩阵L和稀疏矩阵S,最后引入相位信息进行幅相联合检测。本发明综合考虑了具体的杂波和运动目标信息,有效改善运动目标检测性能;通过两步检测方法,充分结合RPCA和幅相联合检测方法的优点,降低低信杂比条件下的虚警率;并且本发明方法采用的矩阵分解技术,可以极大地降低运算复杂度,提高算法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851861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111192984.4
申请日:2021-10-1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电偶极子宽带极化扭转透镜天线及其相位补偿方法,该透镜天线包括由顶部金属层、第一介质层、第二金属层、第一粘接层、第二介质层和第三金属层构成的发射天线以及由第四金属层、第三介质层、第三粘接层、第五金属层、第四介质层和底部金属层构成的接收天线。发射天线上端设有锥形介质涂覆层,主要用于增加相位调节范围;而顶部金属层的表面设置有电偶极子,还包括磁偶极子和中心馈电结构。本发明通过在发射天线层采用顺序旋转的方案灵活实现了从线极化波到圆极化波的转化,并且具体提出了一种超2比特相位补偿方案,实现了较宽的3‑dB增益和AR重叠带宽(47%),且仅具有亚波长的剖面高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78086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663541.2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低秩和稀疏联合约束的张量补全方法并应用于雷达高分辨二维稀疏重构成像中,以增强稀疏成像性能。本发明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雷达高分辨二维成像:首先通过滑窗的方法构造了雷达数据的张量模型以捕捉高维数据的内在结构并挖掘数据的低秩特性。其次,用一种基于克罗内克基表示的张量低秩和稀疏联合约束模型来表征所构造的雷达张量数据的增强低秩和稀疏特性。然后用交替方向乘子法以迭代的方式高效求解该约束模型的最优解并通过闭式解的方法更新相关参数。本发明通过分别对电磁仿真和实测雷达数据的对比实验验证了本发明中所提出的基于低秩和稀疏联合约束的张量补全方法在雷达高分辨二维成像中的优越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70905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964169.9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苏州东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苏州医疗器械研究院
IPC: C09J129/04 , C09J11/0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聚乙烯醇‑单宁酸胶粘剂,其通过将聚乙烯醇粉末、单宁酸粉末溶于水和乙醇二元溶剂,加热溶解聚合后得到。所述聚乙烯醇‑单宁酸胶粘剂向聚乙烯醇中引入富含酚羟基的天然单宁酸大分子,并以水/乙醇作为溶剂,所制备的胶粘剂改善释放甲醛的问题,并具有粘结强度高、适用于不同材料表面粘结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359977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27755.X
申请日:2024-10-1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立讯精密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增强现实显示设备测量对比敏感度的方法,可以通过测量增强现实显示设备使用时的人眼对比敏感度函数曲线,得到在不同环境照度下,不同空间频率的虚拟图像恰能被分辨时的对比度阈值,优化对比敏感度可以确保用户在不同光照条件和视觉环境下都能获得清晰、准确的视觉体验。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增强现实显示设备测量对比敏感度的方法,为增强现实显示设备的显示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提高用户使用时的沉浸感与舒适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119356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174696.X
申请日:2024-08-26
Applicant: 苏州东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苏州医疗器械研究院
IPC: C08F220/54 , C08F234/00 , E06B9/24 , C09K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离子液体/水二元溶剂的相转变热响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相转变热响应凝胶体系包括由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单体、引发剂、加速剂、离子液体和水。以NIPAm作为热响应单元,离子液体的引入替代了水凝胶聚合常用的交联剂,其与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链之间形成的多重氢键和离子相互作用赋予了体系相转变的特性。本发明制备的离子液体/水二元溶剂的相转变热致变色智能窗具有高透光、响应快、可调响应温度、稳定性好的特点,并且其克服了传统热致变色水凝胶在产生长期热致变色循环后发生严重体积收缩、热致变色性能下降的缺陷,为热致变色智能窗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7966919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107772.9
申请日:2024-01-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黏滞阻尼墙,属于结构工程减震技术领域。该新型阻尼墙融合了自复位技术和黏滞阻尼墙减震技术,并引入了变黏滞阻尼特性。常规黏滞阻尼墙能在高频动力激励下大量耗能而降低地震峰值响应;变黏滞阻尼特性,能使其黏滞阻尼力在较大位移响应幅值时显著提升,兼顾低频动力激励下的减震效果;自复位技术可以在较宽荷载频域内降低结构的残余位移,提升结构在不确定性地震作用后自动快速恢复能力。该自适应黏滞阻尼墙在结构设计上更为先进,其刚度和阻尼可以按照预设控制目标自适应地改变,可实现在成本效益、承载能力、耗能能力、复位能力和舒适度等多方面的多目标协同减震控制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881013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082412.4
申请日:2024-08-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复位集成连接单元以及梁柱节点,包括可更换自复位集成连接单元、预制混凝土梁、柱和预埋件。可更换自复位集成连接单元包括:自复位元件,其包括碟形弹簧组、套筒、活塞筒、活塞盖帽、导杆、挡板和调节螺母等;耗能元件,其包括端板、固定于左端板的圆孔薄钢板、固定于右端板的长孔薄钢板、与薄钢板交替叠合硫化的高阻尼橡胶片,以及销轴和铅芯。本发明自复位梁柱节点施工便捷,具有合理的初始刚度和可变多级刚度,兼备碟形弹簧、铅芯和高阻尼橡胶多源复合耗能机制,可有效控制结构的最大变形和残余变形,对综合控制抗震指标,实现强震作用下的功能可恢复目标具有积极意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83570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1141377.9
申请日:2024-08-2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复位摩擦隔震支座,包括:支承板A、支承板B、可移动端板、SMA螺杆、摩擦芯柱,具有良好的竖向抗压和抗拉能力。在竖向和水平荷载同时作用下,摩擦芯柱的芯柱摩擦面分别与支承板之间产生摩擦力并耗能;摩擦芯柱的水平位移带动可移动端板运动,从而拉伸施加了设计预应力的SMA螺杆,该设计预应力不仅提供一部分初始承载力,且在水平荷载去除后促使摩擦芯柱恢复到初始位置,实现良好的自复位功能。特别地,摩擦系数可设计为常摩擦系数或变摩擦系数,提供不同的耗能能力,可实现工程结构在承载能力、耗能能力和复位能力等多方面的多目标协同减震控制需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