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80196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233048.3
申请日:2021-10-22
Applicant: 东莞理工学院 , 深圳大学 ,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Inventor: 卓琼芳 , 田力 , 牛军峰 , 邱永福 , 李衍亮 , 杨波 , 张舒婷 , 杨泽洪 , 陈中颖 , 任秀文 , 刘畅 , 崔恺 , 郑文丽 , 张笑园 , 刘静静 , 卢金成 , 孟翠琳
IPC: C02F1/461 , C02F1/467 , C02F1/72 , C02F101/34 , C02F101/36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双极协同穿透式电芬顿装置以及降解氟苯尼考的方法。所述双极协同穿透式电芬顿装置,主要由穿透式反应器、蠕动泵和电源;所述穿透式反应器内放入木材衍生的块体碳材料电极和Ru‑IrO2/Ti电极,通过钛片通过电源线与电源相连接;所述穿透式反应器下面为阳极,上面为阴极;溶液通过蠕动泵的带动从容器中运输到穿透式反应器内,经由阳极再穿过阴极,最后回到容器中,循环往复。将其运用于对氟苯尼考的降解中,对氟苯尼考的去除速率是传统流过式电极模式的10倍。
-
公开(公告)号:CN113880196B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111233048.3
申请日:2021-10-22
Applicant: 东莞理工学院 , 深圳大学 ,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Inventor: 卓琼芳 , 田力 , 牛军峰 , 邱永福 , 李衍亮 , 杨波 , 张舒婷 , 杨泽洪 , 陈中颖 , 任秀文 , 刘畅 , 崔恺 , 郑文丽 , 张笑园 , 刘静静 , 卢金成 , 孟翠琳
IPC: C02F1/461 , C02F1/467 , C02F1/72 , C02F101/34 , C02F101/36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双极协同穿透式电芬顿装置以及降解氟苯尼考的方法。所述双极协同穿透式电芬顿装置,主要由穿透式反应器、蠕动泵和电源;所述穿透式反应器内放入木材衍生的块体碳材料电极和Ru‑IrO2/Ti电极,通过钛片通过电源线与电源相连接;所述穿透式反应器下面为阳极,上面为阴极;溶液通过蠕动泵的带动从容器中运输到穿透式反应器内,经由阳极再穿过阴极,最后回到容器中,循环往复。将其运用于对氟苯尼考的降解中,对氟苯尼考的去除速率是传统流过式电极模式的10倍。
-
公开(公告)号:CN112978869B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0285627.6
申请日:2021-03-17
Applicant: 东莞理工学院 ,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C02F1/461 , C02F1/72 , C02F101/36 , C02F101/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选择性Ti/SnO2‑Sb‑MI阳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为:将钛板依次打磨、清洗、碱洗,再用酸刻蚀后保存备用;再将乙二醇和柠檬酸搅拌溶解配成混合液,再称取SnCl4.4H2O、全氟辛酸、SbCl3加入上述混合液中,在90℃时放置1h,再在室温老化12h形成溶胶凝胶;然后将溶胶凝胶涂敷到预处理后的钛板的两面后放入烘箱烘干,再在管式炉中进行煅烧,重复操作10~20次,在最后一次操作时放入管式炉中煅烧的时间调整至2~4h,最后得到Ti/SnO2‑Sb‑MI阳极电极。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Ti/SnO2‑Sb‑MI阳极材料应用于处理全氟辛酸废水中。本发明制备方法将电化学氧化技术与分子印迹技术结合起来,可有效提高降解的选择性,大大提高电流效率,有效降解全氟辛酸。
-
公开(公告)号:CN112978869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285627.6
申请日:2021-03-17
Applicant: 东莞理工学院 ,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C02F1/461 , C02F1/72 , C02F101/36 , C02F101/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选择性Ti/SnO2‑Sb‑MI阳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为:将钛板依次打磨、清洗、碱洗,再用酸刻蚀后保存备用;再将乙二醇和柠檬酸搅拌溶解配成混合液,再称取SnCl4.4H2O、全氟辛酸、SbCl3加入上述混合液中,在90℃时放置1h,再在室温老化12h形成溶胶凝胶;然后将溶胶凝胶涂敷到预处理后的钛板的两面后放入烘箱烘干,再在管式炉中进行煅烧,重复操作10~20次,在最后一次操作时放入管式炉中煅烧的时间调整至2~4h,最后得到Ti/SnO2‑Sb‑MI阳极电极。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Ti/SnO2‑Sb‑MI阳极材料应用于处理全氟辛酸废水中。本发明制备方法将电化学氧化技术与分子印迹技术结合起来,可有效提高降解的选择性,大大提高电流效率,有效降解全氟辛酸。
-
公开(公告)号:CN118914148B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0969290.4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塑料检测的污染物监测方法及系统,属于污染检测技术领域,包括步骤一、定期从监测的水体中获取检测样品;步骤二、对检测样品进行预处理后,采用荧光染料进行对预处理后的检测样品进行染色;步骤三、对染色后的样品通过荧光显微镜进行观察,并获取染色后的染色图像,并对染色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得到样品的相关参数信息;步骤四、根据获取的相关参数信息结合环境影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样品的污染指数;步骤五、根据污染指数的大小判断水体的污染等级程度。本发明可以根据预设时间内的污染指数变化情况来分析水体的污染净化能力,当净化能力不足时,可以及时的人工介入,来保证生态环境的平衡。
-
公开(公告)号:CN11943825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55632.4
申请日:2024-11-04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分析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简易精准分析水体中金属纳米颗粒离子态与颗粒态的方法。本发明提出了电镜耦合能谱鉴定‑滤膜分离提取离子态‑离子态与混合态酸解‑微波消解‑赶酸定容‑定量检测分析的方法,同时摒弃了氢氟酸消解二氧化钛和氧化锌的样品前处理方法,操作更安全。本发明方法克服了spICP‑MS等先进仪器的依赖与限制,降低了测试分析成本,并克服了颗粒数量浓度与离子质量浓度换算导致的误差以及对水样颗粒均一化的要求。同时,本发明基于现有设备创新性地形成了简易、精准的、回收率较高的分析方法,克服了离子态与颗粒态难以定量比较的瓶颈,弥补了纳米颗粒生物定量标准化流程的缺失,具有良好的推广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187210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485307.4
申请日:2023-05-04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IPC: G06F30/27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预测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LSTM耦合机理模型的时空多源近岸海域水质时序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集水域监测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基于监测数据进行污染源核算;基于水质时间序列预测机器学习算法基础库,搭建双阶段注意力权重优化机制的LSTM网络时间序列水质预测新模型,并与图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融合;基于上述融合算法搭建三维潮流动力模型,实现近岸海域水质的时序预测。本发明通过双阶段注意力权重优化机制的LSTM网络时间序列水质预测新模型;对各种时空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构建各类数据的距离矩阵和流向矩阵,利用图卷积神经网结合矩阵信息实现各空间点位的信息交互;建立三维潮流动力模型,研究制定最优的预测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5983666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211476574.7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IPC: G06Q10/0639 , G06F17/12 , G01N21/64 , G01N21/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评估水体来源和贡献的荧光指标,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若干站点的样品,并获取对应站点的样品的吸收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选取吸收光谱在254nm和365nm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分别作为陆源芳香性组分的相对浓度以及水体CDOM的相对浓度,分别定义为a254和a365;根据三维荧光平行因子解析法从三维荧光光谱中划定各个荧光组分的波长范围;根据陆源芳香性组分的荧光强度、水体CDOM的荧光强度以及荧光组分的荧光强度建立端元值指标;从端元值指标中筛选出有效指标,根据有效指标建立方程组,并求解不同来源的贡献值。本发明通过从预设的端元值指标中筛选出一套可以定性和定量评估水体来源和贡献的有效指标,能够实现对不同来源水体贡献的定量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5983666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476574.7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IPC: G06Q10/0639 , G06F17/12 , G01N21/64 , G01N21/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评估水体来源和贡献的荧光指标,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若干站点的样品,并获取对应站点的样品的吸收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选取吸收光谱在254nm和365nm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分别作为陆源芳香性组分的相对浓度以及水体CDOM的相对浓度,分别定义为a254和a365;根据三维荧光平行因子解析法从三维荧光光谱中划定各个荧光组分的波长范围;根据陆源芳香性组分的荧光强度、水体CDOM的荧光强度以及荧光组分的荧光强度建立端元值指标;从端元值指标中筛选出有效指标,根据有效指标建立方程组,并求解不同来源的贡献值。本发明通过从预设的端元值指标中筛选出一套可以定性和定量评估水体来源和贡献的有效指标,能够实现对不同来源水体贡献的定量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3444818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625098.X
申请日:2021-06-04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C12Q1/689 , C12Q1/6895 , C12Q1/68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效排除假阳性反应的微生物污染源解析方法,本发明根据标记物在目标和非目标宿主中源强特征的差异,并结合通用标记物的浓度分布特征,建立了一种能够有效排除假阳性信号的标记物检测方法,即在采用以宿主特异性生物标记为基础的微生物污染溯源技术进行微生物污染源解析时,以3.00Log10GC/100mL作为参比微生物的检出浓度阈值,由于本发明提出了准确获取真阳性信号时参比标记物应有的浓度范围,可以帮助研究和管理人员有效排除标记物与非目标宿主产生的交叉反应带来的干扰,从而能够精准解析水体中的各类微生物的污染来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