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身前舱结构及车辆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508365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603734.4

    申请日:2023-11-2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车身前舱结构及车辆,其包括:边纵梁组;上纵梁组;A柱区域,其包括侧围外板和T型加强板,所述T型加强板位于所述侧围外板的内侧,所述T型加强板包括竖向加强板与横向加强板,所述上纵梁组布置于所述竖向加强板的上部区域,所述横向加强板固定于所述边纵梁组的外侧,所述横向加强板部分区域延伸至所述侧围外板的外侧;第一支撑板,其一端固定于所述竖向加强板,另一端固定于所述上纵梁组,三者围成三角形结构;第二支撑板,其一端固定于所述挡板,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竖向加强板。通过结构布置优化,形成了受力节点、受力区域以及框架结构,优化了车身前舱区域的受力路径,改善了车身前舱区域的力学性能与碰撞安全性能。

    一种车身地板总成组合结构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7382747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603736.3

    申请日:2023-11-2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车身地板总成组合结构及车辆,其包括:第二后地板面板;后地板横梁总成,其固定于所述第二后地板面板的一端;后地板前横梁焊接合件,其设置于所述后地板横梁总成的下方,所述后地板前横梁焊接合件包括:第一后地板面板;贯穿梁总成,其安装于所述第一后地板面板的内侧;后地板下面板,其安装于所述第一后地板面板的下方,所述贯穿梁总成位于所述第一后地板面板和所述后地板下面板之间,且所述第一后地板面板与所述贯穿梁总成之间、所述贯穿梁总成与所述后地板下面板之间均形成有腔体。优化了车身地板总成的搭接结构,增设了多腔体构型,形成了受力腔体,改善了车身总成碰撞安全、力学以及NVH等性能。

    设备柜和警用车辆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928723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236376.0

    申请日:2025-0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设备柜和警用车辆,涉及特种车辆技术领域,其中,设备柜用于安装于警用车辆,设备柜包括柜体、滑轨和锁止结构,柜体用于供设备安装或放置;滑轨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配合部,滑轨安装于警用车辆副驾驶位置,且用于供柜体和副驾驶座椅之一滑动安装;锁止结构安装于柜体,锁止结构具有限位部,限位部至少沿第二方向活动设置,限位部在活动行程上具有锁止位置和解限位置,分别使限位部与多个配合部之一相配合或脱离配合。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将柜体设置在滑轨上实现柜体的滑动,并通过锁止结构的限位部与多个配合部的配合关系实现对柜体的锁止固定和解锁滑动,以达到调节对柜体的使用距离的技术效果。

    一种白车身弯曲刚度估算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504106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489988.6

    申请日:2024-04-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车身弯曲刚度估算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确定加载:根据白车身弯曲刚度试验要求,确定加载方式和加载力;获取受力:根据加载方式和加载力,分析获取各门槛梁上受到的作用力;计算位移:设定门槛梁的两端均固定,根据各门槛梁上受到的作用力,计算门槛梁上的最大Z向位移值;计算弯曲刚度:根据加载力和最大Z向位移值,计算白车身的弯曲刚度。通过白车身的一些参数,直接估算白车身弯曲刚度,避免了以前仅凭经验进行初始设计而导致反复更改的问题,从而提高了设计精度,缩短了开发周期。

    一种后围总成及车辆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382740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603737.8

    申请日:2023-11-2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后围总成及车辆,后围里板从上至下设有第一连接区域、第二连接区域、第三连接区域和第四连接区域;第一固定板总成与后围里板连接,以形成位于第一连接区域和第二连接区域之间的第一受力腔体,位于第二连接区域和第三连接区域之间的第二受力腔体;第四连接区域为环状区域,在第三连接区域与第四连接区域的配合下,第一固定板总成同后围里板围合形成第三受力腔体;后围外板上下两侧分别与第一固定板总成在厚度方向上的另一侧面连接,后围外板上下两侧的连接区域分别与第一连接区域和第三连接区域对应,以和第一固定板总成之间形成第四受力腔体,以上结构优化了后围总成的受力路径,改善了后围总成的力学性能和安装点的动刚度。

    一种车身前舱框架结构和车辆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001916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310038156.8

    申请日:2023-0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提供了一种车身前舱框架结构,其包括:前纵梁总成;SHOTGUN结构,所述SHOTGUN结构与所述前纵梁总成之间固定有两个前轮罩里板,两个所述前轮罩里板沿车身宽度方向间隔分布;以及第一模块化连接件和第二模块化连接件,所述第一模块化连接件和第二模块化连接件沿车身宽度方向间隔分布,所述第一模块化连接件和所述第二模块化连接件均连接对应侧的所述前纵梁总成和所述SHOTGUN结构,且所述第一模块化连接件和所述第二模块化连接件均与对应侧的所述前轮罩里板固定。本发明在前纵梁总成与SHOTGUN结构和前轮罩里板基础上,增加第一模块化连接件和第二模块化连接件结构,增强前纵梁总成、SHOTGUN结构和前轮罩里板之间的连接强度,改善了车身前舱框架结构的碰撞性能。

    一种汽车的前纵梁总成结构及其装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45160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678075.9

    申请日:2024-05-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的前纵梁总成结构,包括横梁、对称固定于横梁左右两侧前部的前纵梁前板和对称固定于横梁左右两侧后部的边纵梁;前纵梁前板的后端通过连接板固定于横梁上,连接板包括与横梁固定为一体的外连接板和用于将前纵梁前板固定于外连接板上的内连接板,外连接板的后部设置有用于支撑后纵梁前端的支撑面,后纵梁的前端可通过过渡板固定于支撑面上,边纵梁的前端固定于外连接板的外侧表面上。本发明所设计的汽车前纵梁总成结构的零件种类少,减少了开发投入,满足前纵梁前板、横梁和边纵梁通用性装配的同时,通过过渡板和通用的后纵梁组成的整体机构,可以在车身宽度方向上进行后纵梁的数量增减和位置变化,能适应不同车型的需求。

    一种车身前部结构和车辆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622333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03741.4

    申请日:2023-11-2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车身前部结构和车辆,其包括前围总成、上纵梁、下纵梁、第一防撞梁总成和扩展零件连接组件,所述上纵梁安装于所述前围总成上,所述下纵梁安装于所述前围总成上,所述扩展零件连接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防撞梁总成与所述下纵梁之间。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身前部结构和车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身前部结构,在第一防撞梁总成与下纵梁之间增加了扩展零件连接组件,扩展零件连接组件的存在,为扩展零件的安装提供了基础,进而使优化车身前部结构的目的得以实现,实现满足不同车型车身力学性能与碰撞安全性能的目的,提高了车身的兼容性与可扩展性,实现了车型开发的平台化与模块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