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20124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081255.4
申请日:2023-01-17
Applicant: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上海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D37/00
Abstract: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修复码头桩基断裂损伤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确定码头结构的断裂桩基,并对断裂桩基的上部进行处理,以得到所述断裂桩基上暴露于外部的断裂部位;通过吊装的方式将灌浆管套入所述断裂桩基,并使得所述灌浆管沉入地下至预设的深度距离;在所述灌浆管与所述断裂桩基的缝隙中灌注修复浆体,直至覆盖所述灌浆管的顶部后,停止灌注直至所述灌浆管与所述断裂桩基一体成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在提升码头的断裂桩基在修复后的承载力的同时,快速地对断裂桩基进行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12847805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064829.8
申请日:2021-01-18
Applicant: 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上海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搅拌系统的混凝土出机温度的控制方法及设备,本申请所述搅拌系统的内部并行设置有两组管道,分别为加热管道和保温管道;所述加热管道采用蒸汽对骨料和水进行加热,所述加热管道外围包裹有保温材料层,用于对所述加热管道内的所述蒸汽进行隔热保温;所述保温管道中采用热水对所述搅拌系统进行水暖保温,所述保温管道采用散热暖气片对所述保温管道中的所述热水进行散热,以确保所述搅拌系统的内部温度,实现了在寒冷条件下对搅拌系统中的混凝土进行出机温度的控制,减少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保证混凝土后期强度和满足耐久性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316368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408581.6
申请日:2024-04-07
Applicant: 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上海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层式海上光伏支撑结构的使用方法,多层式海上光伏支撑结构包括:塔筒和多层光伏支架组件;多层所述光伏支架组件自上而下等距离连接在所述塔筒的外壁上;每层所述光伏支架组件包括三组固定架组件、三组放置架组件和三组转动组件;使用方法包括:步骤S1,在塔筒的外壁上安装拉索组件,用于多层所述光伏支架组件打开与闭合;步骤S2,通过拉索组件使多层所述光伏支架组件开启;步骤S3,通过拉索组件使多层所述光伏支架组件关闭。本发明将海上风电和海上光伏相结合,提高了结构空间的利用率,降低了风电和光伏分开建设导致的建设成本高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737524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447047.7
申请日:2022-04-26
Applicant: 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上海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采用玄武岩纤维对海工结构的加固修复方法,包括:检测裂缝部位及总结裂缝开展情况;确定加固修复类型;玄武岩纤维材料的选型及组合;设计玄武岩纤维的规格及用量。本申请旨在针对加固海工结构梁、板、柱及修复海工结构结构表面裂缝情况采用了有针对性地加工修复;该方法中的玄武岩纤维产量多,价格低廉,可以大大的降低工程经济;并且生产零污染,是新世纪新时代的优良环保新材料。该方法中的玄武岩纤维增强材料可以提高原有结构的强度及耐久性能。该方法对海工领域梁、板、柱结构加固修复后,无需进行再修补,节约维护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075311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454261.5
申请日:2022-04-27
Applicant: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上海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综合采用玄武岩纤维加固修复码头桩基的结构及施工方法,该结构包括:植入受损梁底的玄武岩纤维纵向筋、玄武岩纤维套筒、密封胶条及灌浆料层,玄武岩纤维套筒及玄武岩纤维纵向筋的自由端均设置在桩基外侧,密封胶条设置在桩基及玄武岩纤维套筒的底部,在桩基与玄武岩纤维套筒之间灌注水泥基灌浆料层。该施工方法,包括:对受损梁底进行表面处理;桩基表面粗糙处理;玄武岩纤维复合筋施工;安装玄武岩纤维套筒及密封胶条;灌注水泥基灌浆料。本申请通过选用玄武岩纤维纵向筋、玄武岩纤维套筒来完成加固修复,不仅适用于码头桩基,对于水工结构桩基基础皆有效;采用本申请对码头桩基加固修复后,无需进行再修补,节约桩基维护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855898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454264.9
申请日:2022-04-27
Applicant: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上海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采用玄武岩纤维套筒加固码头桩基的结构及施工方法,该结构包括:玄武岩纤维套筒、密封胶条以及水泥基灌浆料层,其中,玄武岩纤维套筒安装在桩基外侧,密封胶条设置在桩基及玄武岩纤维套筒的底部,在桩基与所述玄武岩纤维套筒之间形成的区域内灌注水泥基灌浆料层。该施工方法,包括:对受损梁底进行表面处理;对桩基表面进行粗糙处理;安装玄武岩纤维套筒;安装底部密封胶条;灌注水泥基灌浆料。本申请采用玄武岩纤维套筒具有绿色环保,成本低,产量丰富等特点,符合国家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并且降低施工成本,施工操作简便,缩短施工工期,提高施工效率,后期无需施工维修养护,为玄武岩纤维应用于水工、海工领域提供了参考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718339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445946.3
申请日:2022-04-26
Applicant: 中交上海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采用玄武岩纤维网格系统加固梁板柱的结构及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包括: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基层处理;施工面清洗;喷涂界面剂;玄武岩纤维网格的施工;喷涂专用砂浆;专用砂浆养护期结束、加固完成。该结构,包括:安装在混凝土结构表面的玄武岩纤维网格,在所述玄武岩纤维网格和所述混凝土结构之间以及所述玄武岩纤维网格的表面还设有专用砂浆。本申请方法施工工艺简单,端部无需额外处理;本申请中的玄武岩纤维网格具有优异的长期耐久性能,可保障加固系统长期服役;采用本申请方法对水工环境领域梁、板、柱结构加固修复后,无需进行再修补,节约维护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647533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11565530.2
申请日:2020-12-25
Applicant: 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上海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先桩法导管架基础桩内防漏浆施工系统及施工方法,该施工系统包括:钢管桩和导管架,所述导管架内插于所述钢管桩设置,在所述钢管桩和所述导管架之间形成用于灌注灌浆料的环形灌浆空间;在所述钢管桩内部的泥面标高之上还填充有碎石填充层。施工方法包括:将钢管桩打桩至设计标高;确定所述钢管桩内碎石或瓜子片的填充量;安装导管架;导管架的调平与锁定;向所述环形灌浆空间灌注灌浆料。本申请针对先桩法导管架基础施工,尤其是灌浆连接段在泥面标高以上并且桩径较大的导管架结构,具有施工方法简单、设备要求低、节省海上施工时间、减少灌浆材料损耗率和施工成本等特点,为确保导管架和钢管桩的连接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2456907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401604.9
申请日:2020-12-03
Applicant: 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上海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周欣 , 王海啸 , 谷坤鹏 , 夏文俊 , 缪玉玲 , 蒋振雄 , 韩杰 , 陈剑 , 王俊 , 刘思楠 , 李宝枝 , 卞桂荣 , 顾晓斌 , 高德风 , 刘伟 , 张君韬 , 葛仕彦
IPC: C04B28/04 , C04B111/82 , C04B111/2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白色高耐久性清水混凝土及制备方法,包括:白色硅酸盐水泥240‑280kg/m3,矿粉100‑120kg/m3,粉煤灰40‑60kg/m3,微硅粉24‑70kg/m3,精细沉珠24‑45kg/m3,石灰石粉24‑45kg/m3,大石料270‑300kg/m3,中石料500‑540kg/m3,小石料270‑300kg/m3,砂650‑700kg/m3,水160~240kg/m3,外加剂3‑4.5kg/m3。该制备方法包括,依次投入白色硅酸盐水泥、部分水、外加剂、矿粉、粉煤灰、微硅粉、精细沉珠及石灰石粉;搅拌第一时间后投入大石料、中石料、小石料及砂;继续搅拌第二时间后投入剩余的水,总拌合时间不低于第三时间。本申请将白色硅酸盐水泥作为一种原材料,并在制备过程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其他组分,在保持清水混凝土力学强度的基础上可以制备出拥有理想外观色泽的白色高耐久性清水混凝土,一次成型,无需二次补色。
-
公开(公告)号:CN118007537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294063.6
申请日:2024-03-14
Applicant: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上海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可循环利用的水上桥梁工程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下部结构整体吊装入水,下部结构通过自重和负压下沉;将相邻下部结构进行连接;将桥体与下部结构连接;将桥面板与桥体安装连接。本申请改变了常规桥梁桩基的建设方式,不采取常规的打桩方式,减少了打桩船等打桩机械的使用,避免了打桩的噪声污染,降低了船机设备等工程费用。同时,实现了水上桥梁的快速架设或拆除,提高了施工效率,也为桥梁结构的循环利用提供基础。此外,本申请通过桥梁整体的循环利用,减少了碳排放和对环境的破坏。再者,本申请采用的模块化施工方法,可实现桥梁上下部结构的精准连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