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243649B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310190231.9
申请日:2013-05-21
Applicant: 中交四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索鞍快速安装、定位系统,其包括若干节预制的劲性骨架,所述劲性骨架包括四条立杆、横向连接于立杆之间的连接撑;及索鞍安装台座,与所述劲性骨架可拆卸地连接,该节劲性骨架通过固定机构安装固定索鞍、通过调节装置调节索鞍的三维坐标;及把安装有索鞍的劲性骨架起吊至塔柱内已预先安装好的劲性骨架的起吊装置;及把相邻节段的劲性骨架连接固定的法兰盘及螺栓、螺母。本发明还公开了利用上述系统进行索鞍快速安装、定位的方法。本发明改变了以往工程劲性骨架与索鞍分离安装的施工工艺,通过整体预制索鞍及劲性骨架,实现索鞍及劲性骨架一次安装到位,定位准确,调整简便,操作安全,施工效果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03243649A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310190231.9
申请日:2013-05-21
Applicant: 中交四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索鞍快速安装、定位系统,其包括若干节预制的劲性骨架,所述劲性骨架包括四条立杆、横向连接于立杆之间的连接撑;及索鞍安装台座,与所述劲性骨架可拆卸地连接,该节劲性骨架通过固定机构安装固定索鞍、通过调节装置调节索鞍的三维坐标;及把安装有索鞍的劲性骨架起吊至塔柱内已预先安装好的劲性骨架的起吊装置;及把相邻节段的劲性骨架连接固定的法兰盘及螺栓、螺母。本发明还公开了利用上述系统进行索鞍快速安装、定位的方法。本发明改变了以往工程劲性骨架与索鞍分离安装的施工工艺,通过整体预制索鞍及劲性骨架,实现索鞍及劲性骨架一次安装到位,定位准确,调整简便,操作安全,施工效果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203429556U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320280624.4
申请日:2013-05-21
Applicant: 中交四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索鞍快速安装、定位系统,其包括若干节预制的劲性骨架,所述劲性骨架包括四条立杆、横向连接于立杆之间的连接撑;及索鞍安装台座,与所述劲性骨架可拆卸地连接,该节劲性骨架通过固定机构安装固定索鞍、通过调节装置调节索鞍的三维坐标;及把安装有索鞍的劲性骨架起吊至塔柱内已预先安装好的劲性骨架的起吊装置;及把相邻节段的劲性骨架连接固定的法兰盘及螺栓、螺母。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利用上述系统进行索鞍快速安装、定位的方法。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以往工程劲性骨架与索鞍分离安装的施工工艺,通过整体预制索鞍及劲性骨架,实现索鞍及劲性骨架一次安装到位,定位准确,调整简便,操作安全,施工效果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203295976U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320308809.1
申请日:2013-05-31
Applicant: 中交四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1D19/10
Abstract: 一种可拆卸式C型检修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悬吊操作平台、可拆装系统、配重平台,所述悬吊操作平台由位于桥面之上的支撑平台、位于桥面之下的悬挂平台和位于桥侧并连接所述支撑平台和悬挂平台的侧面所组成,所述可拆装系统设置于所述支撑平台与所述配重平台之间并与两者可拆卸地连接固定,所述支撑平台和配重平台的底部设置有支撑系统和脚轮。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桥梁尤其是斜拉桥施工或者检修。该检修小车既可以沿桥向移动于桥面,在遇到需要检修物或障碍物时,可以通过拆卸其可拆卸平台而达到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203296050U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320280444.6
申请日:2013-05-21
Applicant: 中交四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2D15/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海上大体积砼承台永久钢套箱的下放施工系统,钢套箱套设于多个桩基钢护筒上,且以架设于钢护筒之间的钻孔桩平台作为钢套箱底板;下放施工系统包括承重机构及顶升机构,承重机构包括固设于每一钢护筒顶部的承重主梁、设于承重主梁顶部两侧的承重次梁、及连接于两侧承重次梁的联系梁;顶升机构包括顶升装置、调整梁、钢吊带、第一及第二锁定螺母,所述顶升装置固设于联系梁顶面,调整梁设置于顶升装置上方并受顶升装置的顶升作用,所述钢吊带从上至下依次贯穿过所述调整梁及所述承重次梁、承重主梁并在钢吊带下端与所述钢套箱底板固定连接。采用该施工系统,可大大节约施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03295982U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320326480.1
申请日:2013-06-07
Applicant: 中交四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1D21/10
Abstract: 一种挂篮提升系统,包括提升机构、钢绞线、第一锚具、第二锚具,所述提升机构包括固设于已浇筑边主梁上的第一受力梁、位于第一受力梁上方的第二受力梁、及置于第一受力梁和第二受力梁之间的至少两个千斤顶,所述第二受力梁受千斤顶的顶升作用,所述钢绞线从上至下依次贯穿第二受力梁、第一受力梁、已浇筑边主梁,且钢绞线下端与位于已浇筑边主梁下方的挂篮的主纵梁固定连接;钢绞线与第一受力梁、第二受力梁分别通过可进行锚固及退锚动作的第一及第二锚具锚接。这种提升系统具有重量轻、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成本低、施工周期快、可重复利用等特点,可有效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安全风险,有效节约施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3074854B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310025479.X
申请日:2013-01-23
Applicant: 中交四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1D2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后支点三角托架挂篮,其包括:(1)承载平台,(2)用于把承载平台支撑固定在已浇筑混凝土上的悬吊固定系统;(3)模板系统;(4)行走系统。本发明的后支点三角托架挂篮通过设置于中部及后部的挂臂支撑固定在已浇筑边主梁上,向前延伸的前部则成为悬臂可承载起边主梁的浇筑施工,不需要桥梁拉缆进行受力,这样挂篮系统整体上受力均匀,外形上更为轻巧,且便于进行移动施工操作。另一方面,借助该三角托架挂篮,本发明可采用先边主梁浇筑、后桥梁顶板及横隔板的施工方式。边主梁和顶板及横隔板分开先后施工,解决了边主梁预应力对顶板的不利影响,确保了边主梁预应力不被顶板分摊消弱,能更准确地对边主梁施加预应力。
-
公开(公告)号:CN103074854A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310025479.X
申请日:2013-01-23
Applicant: 中交四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1D2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后支点三角托架挂篮,其包括:(1)承载平台,(2)用于把承载平台支撑固定在已浇筑混凝土上的悬吊固定系统;(3)模板系统;(4)行走系统。本发明的后支点三角托架挂篮通过设置于中部及后部的挂臂支撑固定在已浇筑边主梁上,向前延伸的前部则成为悬臂可承载起边主梁的浇筑施工,不需要桥梁拉缆进行受力,这样挂篮系统整体上受力均匀,外形上更为轻巧,且便于进行移动施工操作。另一方面,借助该三角托架挂篮,本发明可采用先边主梁浇筑、后桥梁顶板及横隔板的施工方式。边主梁和顶板及横隔板分开先后施工,解决了边主梁预应力对顶板的不利影响,确保了边主梁预应力不被顶板分摊消弱,能更准确地对边主梁施加预应力。
-
公开(公告)号:CN203049470U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20035548.0
申请日:2013-01-23
Applicant: 中交四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1D21/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挂篮行走系统,其包括相应于挂篮左、右主纵梁而设置的左、右行走轨道,每一条行走轨道至少配套设置有一液压油缸、一滑动锁定装置及一滑靴,所述滑动锁定装置设置于行走轨道上,可沿行走轨道行走,并通过连接件固定于行走轨道,所述滑靴与挂篮上用于承受推动力的第一构件固定连接,并可沿行走轨道行走,所述液压油缸一端连接于滑动锁定装置,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滑靴。本实用新型是适用于斜拉桥混凝土箱梁悬浇施工所采用的后支点挂篮的行走系统,挂篮行走采用液压油缸驱动的全自动行走形式,有效减小了现场施工人员的劳动量,提高施工效率,使挂篮施工工艺适应性强,保证了桥梁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203129025U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320150554.0
申请日:2013-03-28
Applicant: 中交四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1D21/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挂篮的悬吊固定装置,其包括成对设置的中悬挂机构、设于已浇筑边主梁上方的第一受力结构、位于第一受力结构上方的第二受力结构及设置于第一受力结构与第二受力结构之间的千斤顶,所述中悬挂机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贯穿第二受力结构、千斤顶和第一受力结构的精轧螺纹钢,分别螺接于精轧螺纹钢且旋紧固定于第二受力结构上表面、第一受力结构上表面和已浇筑边主梁下表面的第一、第二及第三螺母集成。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于第一、第二受力结构的千斤顶进行顶升或复位固定操作,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有效减小了现场施工人员的劳动量,提高施工效率及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