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622398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110956171.1
申请日:2021-08-19
Applicant: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海上风电单桩基础施工的装配式平台,其包括:防沉子平台、顶层子平台以及斜撑模块,其中,所述防沉子平台包括:第一立柱连接模块和防沉板模块,每个所述第一立柱连接模块包括第一防沉板、第一立柱和第一主梁;每个所述防沉板模块包括第二防沉板和第二主梁;所述顶层子平台包括第二立柱连接模块和结构模块,每个所述第二立柱连接模块包括立方体连接框架、连接面板和第二立柱;每个所述结构模块包括立方体结构框架和结构面板;每个所述支撑模块包括第三立柱连接子模块和第四立柱连接子模块;每个所述斜撑模块包括两个X型支撑结构。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单桩基础施工平台重复利用率低,加固改造工作量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216287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110659748.2
申请日:2021-06-15
Applicant: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位测量超大直径钢管桩的承载力的装置,包括一对内、外辅助钢板,内、外测量钢板,多个内、外壁应变传感器,内、外壁端阻压力传感器,一对内、外辅助钢板各自焊接在钢管桩的内、外壁面上;内测量钢板连接在一对内辅助钢板之间;外测量钢板连接在一对外辅助钢板之间;内、外测量钢板与钢管桩之间填充橡胶;多个内壁应变传感器沿钢管桩的长度方向间隔地安装在内测量钢板的内侧面中部,多个外壁应变传感器与多个内壁应变传感器的安装位置一一对应地安装在外测量钢板的外侧面中部;内、外壁端阻压力传感器各自安装在内、外测量钢板的底面中部。本发明尺寸小,安装方便。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原位测量超大直径钢管桩的承载力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070519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209202.0
申请日:2024-02-26
Applicant: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17 , G06F30/13 , E02D27/5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桶式基础跨临界面稳定性的分析方法,包括:步骤一,采集桶式基础的基本尺寸参数;步骤二,建立桶式基础的三维几何模型;步骤三,通过桶式基础的三维几何模型计算桶式基础在跨临界面状态下的固有结构特性参数;步骤四,根据桶式基础的固有结构特性参数计算当前的桶式基础在跨临界面状态下的初稳性高度;根据初稳性高度判断桶式基础在跨临界面状态下是否满足稳定性要求;步骤六,重复步骤三至步骤五,直到桶式基础在跨临界面状态下的初稳性高度满足稳定性要求,进而得到满足桶式基础在跨临界面状态下稳定性要求的桶式基础的最佳设计尺寸。本发明能评价桶式基础气浮运输和定位工艺的可行性,从而保证桶式基础的安装施工安全可行。
-
公开(公告)号:CN115419008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173207.X
申请日:2022-09-26
Applicant: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配码头结构,包括基桩和码头上部结构,所述基桩内插入有预制桩芯结构,所述预制桩芯结构上端凸出在所述基桩上端面,码头上部结构下端与所述基桩上端面接触,所述基桩上端设置有型钢,所述型钢上端向上延伸至所述码头上部结构内;所述码头上部结构内设置有第一灌浆区,所述第一灌浆区与所述基桩之间的间隙处设置有封底板,所述封底板上开设有灌浆口,所述码头上部结构上端面向下开设有溢浆通道,所述溢浆通道下端连通至所述第一灌浆区;所述预制桩芯结构外侧壁连接环形钢筋,所述预制桩芯结构外侧壁与所述基桩内壁之间的间隙为第二灌浆区。替代目前现浇的施工方法,提高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266362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1032600.7
申请日:2022-08-26
Applicant: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水下基础抗拔承载力试验装置及方法,涉及水下基础抗拔能力检测领域,包括:穿绳部,固定在基础顶部;缆索,一端位于穿绳部上方,并固定在能够将缆索收紧的收紧机构上,另一端穿过穿绳部后串联若干用于施加提升力的浮箱,浮箱在收紧机构的作用下逐个放入水中,且最底端的浮箱的底部与绳索之间设置有拉力传感器;基准桩,设置在基础的周围;基准梁,固定在基准桩的顶部,并位于基础的上方;位移传感器,固定在基准梁上,用于测量基础的位移;本发明能够得到基础顶部载荷大小与基础顶部上拔变形量的关系,为水下基础的承载机理的研究工作奠定基础,并且操作更简单,成本更低。
-
公开(公告)号:CN113323037A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110659590.9
申请日:2021-06-15
Applicant: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位测量桶式基础的沉贯阻力的装置,包括一对内、外辅助钢板,内、外测量钢板,多个内、外壁应变传感器,内、外壁端阻压力传感器,一对内、外辅助钢板各自焊接在桶式基础的内、外壁面上;内测量钢板连接在一对内辅助钢板之间;外测量钢板连接在一对外辅助钢板之间;内、外测量钢板与桶体之间均填充橡胶;多个内壁应变传感器沿桶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地安装在内测量钢板的内侧面中部,多个外壁应变传感器与多个内壁应变传感器的安装位置一一对应地安装在外测量钢板的外侧面中部;内、外壁端阻压力传感器各自安装在内、外测量钢板的底面中部。本发明尺寸小且不损伤桶式基础。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原位测量桶式基础的沉贯阻力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777152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310348898.0
申请日:2023-04-03
Applicant: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上海港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渗压计的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使用方法,所述渗压计的保护装置包括外保护壳、外保护壳底板、以及反滤结构层,所述外保护壳设置为锥形或陀螺形,所述外保护壳底板与外保护壳固定连接,所述反滤结构层设置在外保护壳底板和外保护壳构成的空间中,所述渗压计设置在反滤结构层中。本发明涉及的渗压计的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使用方法,外保护壳设置成锥形件或陀螺形件,且底部尖角的角度为60‑90°,能够减少土体在外保护壳上的附着,底部尖角更容易入土,底部尖角产生的破土效果有利于减小外保护壳受到土体的挤压,有效保护渗压计不受外力的挤压,不会导致渗压计挤压变形失效。
-
公开(公告)号:CN112095653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011097268.3
申请日:2020-10-14
Applicant: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2D27/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压桶组件,包括:一负压桶,其侧壁上设有若干竖直走向的齿条,负压桶的底部径向向外延伸有若干卡托;一套筒,套筒为中空环形柱状结构,套筒的外侧壁上间隔开设有若干第一凹槽,每个第一凹槽内安装有一翼板,每个翼板的底部通过一旋转轴与套筒连接,旋转轴安装在套筒的底部且位于第一凹槽内;若干液压撑杆系统,每个液压撑杆系统包括一与套筒内侧壁连接的固定杆以及一端与固定杆连接且另一端与翼板连接的活塞杆;以及若干安装在套筒内壁的齿轮行走模块,齿轮行走模块与负压桶侧壁上的齿条搭接。本发明结构简单,节省空间,不仅能实现防止负压桶下沉时发生倾斜,并能在沉放结束后,起到抵抗侧向荷载和倾覆力矩、防冲刷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273436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373928.8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运工程桶式基础的水泵对接装置及其安装方法,水泵对接装置包括水泵固定架、四根竖向调节撑杆、四根下部撑脚、两对斜向调节杆和两根水平向调节杆。水泵固定架包括四根立柱、一一对应地固定在四根立柱的顶、底部的上、下框架以及四根一一对应地连接在下框架的四个角部的固定撑脚;四根竖向调节撑杆一一对应地连接在水泵固定架的四根固定撑脚的下端;四根下部撑脚一一对应地连接在四根竖向调节撑杆的下端;两对斜向调节杆一一对应地连接在四根竖向调节撑杆的中部与水泵固定架的下框架的两根纵梁的底面之间;两根水平向调节杆横向连接在四根竖向调节撑杆的下部之间。发明能大大降低水泵在桶式基础沉贯过程中脱落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8070520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209205.4
申请日:2024-02-26
Applicant: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17 , G06F30/13 , E02D27/5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浮箱增稳的变截面桶式基础跨临界面稳定性的分析方法包括:步骤一,采集桶式基础的基本尺寸参数;步骤二,建立桶式基础的三维几何模型;步骤三,通过桶式基础的三维几何模型计算桶式基础在跨临界面状态下的固有结构特性参数;步骤四,根据桶式基础的固有结构特性参数计算当前浮箱的桶式基础在跨临界面状态下的初稳性高度;根据初稳性高度判断桶式基础在跨临界面状态下是否满足稳定性要求;步骤六,重复步骤三至步骤五,直到桶式基础在跨临界面状态下的初稳性高度满足稳定性要求,进而得到满足桶式基础在跨临界面状态下稳定性要求的桶式基础的最佳设计尺寸。本发明能评估浮箱的布置是否满足桶式基础在跨临界面状态下的稳定性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