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05353296B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510934240.3
申请日:2015-12-15
Applicant: 中北大学
IPC: G01R31/28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为一种采用平面电机的飞针测试机,解决了现有飞针测试机由于结构不合理存在无法满足测试精度的问题。机架内设置有平面电机定子、探针加载装置、电路板定位夹具和升降平台,升降平台上设置有固定探针,探针加载装置包括动子本体,动子本体上设置有支架,支架的两侧固定有直线电机和传动皮带,传动皮带上设置有绝缘块,绝缘块下端设置有探针组件,探针组件包括套筒,套筒内穿有探针,探针的尾部套有与绝缘块接触的缓冲弹簧,探针是由探针本体和探针套筒组成的,且探针套筒与探针本体之间设置有探针缓冲弹簧。本发明通过采用平面电机实现了特定角度加载、弹性接触电路板、可编程控制加载压力、良好的导电性和耐压、绝缘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5444749B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510753185.8
申请日:2015-11-07
Applicant: 中北大学
IPC: G01C19/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集群NV色心金刚石固态相位的贝利相移检测,具体为一种固态自旋共振原子陀螺仪,包括固体激光器(20),所述固体激光器(20)发出线偏振高斯光束,经准直后聚焦到声光调制器(19)上,再经过小孔滤波入射到第一双色镜(8)上,所述第一双色镜(8)镀膜,反射光经扫描振镜(7),用第二透镜(6)和第一透镜(5)使光束均匀的照射到NV色心金刚石(1)上。其潜在优势在于其小尺寸、热稳定性、三轴检测以及未来可提升空间大等。采用全固态的原子自旋陀螺设计方法,提高了灵敏度、信噪比和稳定性,是未来原子陀螺仪的重要发展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05353296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934240.3
申请日:2015-12-15
Applicant: 中北大学
IPC: G01R31/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2818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为一种采用平面电机的飞针测试机,解决了现有飞针测试机由于结构不合理存在无法满足测试精度的问题。机架内设置有平面电机定子、探针加载装置、电路板定位夹具和升降平台,升降平台上设置有固定探针,探针加载装置包括动子本体,动子本体上设置有支架,支架的两侧固定有直线电机和传动皮带,传动皮带上设置有绝缘块,绝缘块下端设置有探针组件,探针组件包括套筒,套筒内穿有探针,探针的尾部套有与绝缘块接触的缓冲弹簧,探针是由探针本体和探针套筒组成的,且探针套筒与探针本体之间设置有探针缓冲弹簧。本发明通过采用平面电机实现了特定角度加载、弹性接触电路板、可编程控制加载压力、良好的导电性和耐压、绝缘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1793520B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010106223.8
申请日:2010-01-30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学领域和微机电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光学微腔的集成光波导陀螺。解决了现有光纤陀螺仪性能提高受光纤环质量限制、不利于光纤陀螺仪在高精度领域应用等问题,包括光源、分束器、由信号处理单元和两个光电探测器构成的光检测装置,还包括采用MEMS加工工艺在半导体衬底上加工得到的光学微腔、平行对称设置于光学微腔两侧的光波导,两光波导分别与光学微腔构成光波导-微腔耦合结构,分束器的两出射口分别经入射光纤与两光波导的入射端一一对应建立两路入射光路,两光波导的出射端分别经出射光纤与光检测装置中两光电探测器的输入端一一对应建立两路出射光路。本发明结构合理、简单,灵敏度高,应用范围广,能适合应用于高精度测量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1957479B
公开(公告)日:2011-10-05
申请号:CN201010243050.4
申请日:2010-07-27
Applicant: 中北大学
IPC: G02B6/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温度调制光学微腔耦合系统的输出方法及其耦合结构,主要特点是在耦合系统一侧有微型加热器,微型加热器导线连接温控装置,并由光学透明封装材料将整个光学微腔、耦合器和微型加热器被包容在封装体内;其方法的特点就是通过调整及控制光学微腔耦合系统的温度来调整和稳定光学微腔耦合系统的输出。它解决了一直以来是本技术领域中相关器件研制的技术难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结构简单的技术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01871950A
公开(公告)日:2010-10-27
申请号:CN201010210072.0
申请日:2010-06-21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集成输入输出端的光学谐振腔微加速度计,包括光学谐振腔、悬臂梁、基底、质量块、输入光栅、输出光栅、输入光波导和输出光波导;所述悬臂梁的一端与基底相连,另一端与质量块连接,悬臂梁用刻蚀形成,光学谐振腔被刻蚀在悬臂梁的上表面,光学谐振腔为平面跑道形的形状;其特点是该光学谐振腔微加速度计由上而下有三层结构,光学谐振腔是集成输入输出端的,光学输入口与输出口通过光栅结构与光学谐振腔集成一体;输入光波导与输出光波导与光学谐振腔成也为一体;本发明是利用现代MEMS加工技术制成的,可适用于磁场环境复杂,真空环境中的振动,冲击等加速度的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1793520A
公开(公告)日:2010-08-04
申请号:CN201010106223.8
申请日:2010-01-30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学领域和微机电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光学微腔的集成光波导陀螺。解决了现有光纤陀螺仪性能提高受光纤环质量限制、不利于光纤陀螺仪在高精度领域应用等问题,包括光源、分束器、由信号处理单元和两个光电探测器构成的光检测装置,还包括采用MEMS加工工艺在半导体衬底上加工得到的光学微腔、平行对称设置于光学微腔两侧的光波导,两光波导分别与光学微腔构成光波导-微腔耦合结构,分束器的两出射口分别经入射光纤与两光波导的入射端一一对应建立两路入射光路,两光波导的出射端分别经出射光纤与光检测装置中两光电探测器的输入端一一对应建立两路出射光路。本发明结构合理、简单,灵敏度高,应用范围广,能适合应用于高精度测量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6441262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1610541113.1
申请日:2016-07-11
Applicant: 中北大学
IPC: G01C19/62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非交换量子几何相位NV色心陀螺,包括角速率敏感单元(3),所述角速率敏感单元包括屏蔽箱外壳(303),所述屏蔽箱外壳上开设激光入射口(305),所述屏蔽箱外壳内通过线圈底座(308)安装三轴亥姆霍兹线圈(307);所述三轴亥姆霍兹线圈内通过金刚石支架(309)安装含有集群NV色心的金刚石(302),所述金刚石支架上安装微波‑射频天线(301),所述金刚石支架上位于金刚石四周安装光电二极管(311)。应用原子激发、量子调控等前沿技术,在激光、外加磁场、微波和射频的作用下对NV色心能级进行调控,利用锁频技术检测频率跃迁并用荧光数量布居变化进行收集和读取,研制高性能的非交换量子几何相位NV色心陀螺。
-
公开(公告)号:CN101858745A
公开(公告)日:2010-10-13
申请号:CN201010210155.X
申请日:2010-06-21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环形谐振腔的全固态微光机电陀螺,包括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共振腔增强型探测器、输入光栅、输出光栅、环形谐振腔、输入和输出光波导、分光隔离器;所述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集成在SOI材料顶层硅层,利用硅基与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基芯片间的键合技术形成;所述共振腔增强型探测器集成在SOI材料上硅层,应用键合技术键合到InGaAs等探测物质的有源区上;其特点是所述环形谐振腔为圆环形形状,所述输入光栅,通过分光隔离器,输入和输出光波导与环形谐振腔,输出光栅集成一体。本发明基于环形谐振腔的全固态微光机电陀螺主要应用在外部角速度的测量,可应用于小卫星甚至微型卫星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