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洋垃圾转化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52749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499619.1

    申请日:2024-10-2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海洋垃圾转化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其系统包括:垃圾收集子系统,包括垃圾收集装置,用于收集海洋中的垃圾;垃圾转运子系统,用于将所述垃圾收集子系统收到的垃圾转运至岛屿上;垃圾转化子系统,用于将转运到岛屿上的垃圾进行处理转化,并收集处理转化过程中的垃圾转化能量;岛屿供能子系统,包括海洋能收集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海洋能收集装置收集海洋能,并通过所述海洋能以及所述垃圾转化能量为岛屿供能。本发明通过回收船以及无人机多种方式收集海洋上的垃圾,可避免海洋中的生活垃圾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且通过垃圾转化子系统对垃圾进行转化,再结合岛屿上的海洋能为岛屿提供足够能量,满足岛屿的供能需求。

    漂浮式两栖房屋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60341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552803.8

    申请日:2024-11-01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漂浮式两栖房屋,包括:屋体;多根系泊柱,系泊柱用于配置于地基的中空腔的底部,多根系泊柱围绕屋体的竖向中心线依次排列设置,在屋体未被浮力抬升的情况下,系泊柱对屋体进行支撑;以及多个滑轮,滑轮设于屋体上,多个滑轮围绕屋体的竖向中心线依次排列设置,滑轮可上下移动地套设于对应的系泊柱上。由于多根系泊柱和多个滑轮均围绕屋体的竖向中心线依次排列设置以及滑轮可上下移动地套设于对应的系泊柱上,在屋体上下移动过程中,带动滑轮沿系泊柱上下移动,系泊柱和滑轮能够固定屋体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的移动,使屋体在上下移动过程中能够有效抵抗风力和波浪力,从而提高了屋体上下移动时的稳定性。

    一种离岸养殖遮掩结构及离岸养殖堤坝

    公开(公告)号:CN118383306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194058.8

    申请日:2024-02-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洋工程和深远海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离岸养殖遮掩结构及离岸养殖堤坝,第一遮掩墙体上贯穿设置有用于水流通过的口门一,口门一处设置有第一导流坝,第一导流坝将口门一分为分口门一和分口门二,第一导流坝包括横向坝和法向坝,横向坝沿第一遮掩墙体长度方向设置,法向坝位于横向坝的背浪侧,且法向坝外延凸出第一遮掩墙体。本申请的一种离岸养殖遮掩结构,由于口门一位于内部水域的背浪侧,其防浪要求低,因此口门一也作为主要的海流交换侧,通过第一导流坝将口门一分为两侧的分口门一和分口门二,既能够使第一导流坝导流效果更好,使得更多海流通过口门一,同时又避免因口门一宽度太大影响防浪效果。

    一种水下建筑物及其施工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77684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552805.7

    申请日:2024-11-01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水下建筑物及其施工方法,水下建筑物包括:建筑物主体;连接器,连接器与建筑物主体相连,连接器包括连接器主体、活动连接组件及卡接组件,活动连接组件及卡接组件均与连接器主体相连;桩基,桩基的底部固定于海底,活动连接组件与桩基活动连接,活动连接组件能够沿着桩基上下移动,桩基上设置有限位组件,卡接组件与限位组件相卡接。本申请实施例的建筑物主体固定于桩基上,不会受到海流的影响,提高了建筑物主体的稳定性。桩基对水深和地质强度等要求较小,降低了建筑物主体对海底条件的依赖。建筑物主体通过活动连接组件及卡接组件与桩基连接,实现建筑物主体的固定,使建筑物主体更加稳定。

    一种掩护深水网箱的浮式防波堤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449247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688589.4

    申请日:2023-12-08

    Inventor: 郑天宇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掩护深水网箱的浮式防波堤,包括:消浪浮箱部,包括固定框架、消浪前箱体及消浪后箱体,消浪前箱体固定于固定框架上靠近迎浪侧的一侧,消浪后箱体固定于固定框架上靠近背浪侧的一侧,消浪前箱体及消浪后箱体为表面及内部均存在微小孔隙的多孔结构,消浪前箱体及消浪后箱体的横截面为倒直角梯形;系泊系统,与消浪浮箱部相连,消浪浮箱部通过系泊系统固定于海面。本申请通过消浪前箱体及消浪后箱体的设置,使波浪通过反射、水质点与箱体消浪孔隙壁的摩擦及孔隙交汇处水质点间的相互碰撞、前后箱体间的湍流波能耗散三种不同的形式被消减,从而实现有效消减长周期波浪的目的,确保堤后波高、流速满足网箱内鱼类的生存要求。

    一种离岸养殖遮掩结构及离岸养殖堤坝

    公开(公告)号:CN118383306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194058.8

    申请日:2024-02-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洋工程和深远海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离岸养殖遮掩结构及离岸养殖堤坝,第一遮掩墙体上贯穿设置有用于水流通过的口门一,口门一处设置有第一导流坝,第一导流坝将口门一分为分口门一和分口门二,第一导流坝包括横向坝和法向坝,横向坝沿第一遮掩墙体长度方向设置,法向坝位于横向坝的背浪侧,且法向坝外延凸出第一遮掩墙体。本申请的一种离岸养殖遮掩结构,由于口门一位于内部水域的背浪侧,其防浪要求低,因此口门一也作为主要的海流交换侧,通过第一导流坝将口门一分为两侧的分口门一和分口门二,既能够使第一导流坝导流效果更好,使得更多海流通过口门一,同时又避免因口门一宽度太大影响防浪效果。

    一种离岸消浪堤坝及离岸养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845826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194057.3

    申请日:2024-02-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洋工程和深远海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离岸消浪堤坝及离岸养殖系统,离岸消浪堤坝包括第一遮掩墙体、第三遮掩墙体、第四遮掩墙体和第二遮掩墙体、第一口门、第三口门、第四口门和第六口门,第二遮掩墙体的端部与第一遮掩墙体的端部交叠设置;第三遮掩墙体的端部与第一遮掩墙体的端部交叠设置;第四遮掩墙体的端部与第三遮掩墙体的端部交叠设置;第四遮掩墙体的端部与第二遮掩墙体的端部交叠设置。本申请的离岸消浪堤坝,基于第一口门、第三口门、第四口门、第六口门来增加消浪构造两侧海水交换的速率,且通过对应交叠设置来有效降低因开设口门而造成的挡浪效果减弱的程度,从而能够使得消浪构造具有更好的“防浪透流”的效果。

    一种离岸遮掩墙体、离岸养殖堤坝及离岸养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814158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0194059.2

    申请日:2024-02-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洋工程和深远海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离岸遮掩墙体、离岸养殖堤坝及离岸养殖系统,包括呈弧形设置的第一遮掩墙体,第一遮掩墙体上贯穿设置有口门一,口门一的背浪侧设置有向外法向导流堤一和向内挡浪斜堤一,向外法向导流堤一朝向第一遮掩墙体弧外侧延伸凸出,向内挡浪斜堤一朝向第一遮掩墙体弧内侧延伸凸出,向内挡浪斜堤一远离第一遮掩墙体的端部朝向口门一倾斜。向外法向导流堤一能够与口门一组合,可有效“抓取”流经第一遮掩墙体周边的水流进入口门一内,以增大第一坝段两侧水流交换的速率,使得第一遮掩墙体能够达到更好的透流效果,其设置在消浪构造沿顺水流流向的两侧时,能够更好地实现消浪构造两侧的水流交换。

    一种海岸防护方法及系统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4218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52804.2

    申请日:2024-11-0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海岸防护方法及系统,其方法包括:获取当前环境参数,根据所述当前环境参数确定当前环境下的风暴潮特征,所述风暴潮特征包括波浪爬高以及越浪量;基于预构建的多元回归分析模型根据所述风暴潮特征确定当前环境下所需的目标防护高度;根据所述目标防护高度调整升降防护装置的抬升角度,使所述升降防护装置的迎浪面最高点大于所述目标防护高度。本发明升降防护装置可根据当前海浪情况实现自动升降达到防护堤的效果,维护港内水面平静和防御波浪对港口或海岸的侵袭;且本发明可调节的升降防护装置,还可起到防止港池淤积和波浪冲蚀岸线的作用。

    一种浮体模块的连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2899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99945.X

    申请日:2024-11-11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浮体模块的连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连接装置包括:限位板,用于与浮体模块活动连接;柔性连接器,位于浮体模块与限位板之间,柔性连接器与浮体模块及限位板活动连接;刚性连接器,包括第一刚性连接组件及第二刚性连接组件,第一刚性连接组件与浮体模块相连,第二刚性连接组件与限位板相连,第一刚性连接组件与第二刚性连接组件活动连接;切换机构,设置于限位板上,切换机构与第二刚性连接组件相连,切换机构控制第一刚性连接组件与第二刚性连接组件的连接。本申请可实现浮体模块与限位板之间的刚性连接及柔性连接的切换,便于满足恶劣海况下对连接器的承载力的要求,避免刚性连接器被破坏,进一步延长了刚性连接器的使用寿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