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718955B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610047921.2
申请日:2016-01-25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IPC: G06K9/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重编码与特征融合的视觉地形分类方法,首先提取SIFT特征描述图像局部信息,使用PCA‑Whitening进行特征预处理,降低特征空间的相关性,进而建立K‑means字典与GMM字典,通过稀疏编码与差异化编码方法实现视觉地形特征的再描述,并使用GIST特征补充视觉地形全局信息,最后,使用多核学习方法进行特征融合,形成紧凑的视觉地形特征表达,输入线性支持向量机(SVM)中,得到视觉地形分类结果。本发明利用多重编码与多特征融合方法全面描述了视觉地形的局部多阶信息与全局特征,并通过与基线方法的对比,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958785B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510300717.2
申请日:2015-06-05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二级三维结构的复合骨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利用低温快速成型技术将纳米羟基磷灰石、丝素和胶原共混物按照设计孔径制备出具有大孔结构的三维复合凝胶,再通过后期的冷冻干燥使溶剂进行升华得到微孔,从而制备出具有二级三维结构的骨修复支架材料。该复合材料综合了纳米羟基磷灰石、丝素和胶原三者的优点,通过调整无机、有机的比例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通过调整丝素和胶原的比例控制复合材料的降解时间,使其具有良好的骨传导性、力学性能和生物降解性,利于成骨细胞的粘附和增殖,大大提高骨缺损的愈合速度和效果,是一种理想的三维打印骨修复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4386505B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410555324.1
申请日:2014-10-17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救援机器人收纳系统,包括置于机器人车架(2)上的人员安放装置(8),中间过渡输送装置(6)和类铲形拾取装置(4);其中,类铲形拾取装置(4)的形状呈现铲形,通过铰接连接到和中间过渡输送装置(6)的前端,短程电动推杆(5、5’)的后端铰接于中间过渡输送装置(6)上,前端铰接于设置在类铲形拾取装置(4)上的短程电动推杆下支座上。人员安放装置(8),中间过渡输送装置(6)及类铲形拾取装置(4)均设置有通过电动滚筒驱动的可以双向运动的传送带(11),用于搬运和移动伤员。本发明可以用以完成对被困、危重受伤人员的搬运和移动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05718955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610047921.2
申请日:2016-01-25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IPC: G06K9/6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K9/6277 , G06K9/6223 , G06K9/6269 , G06K9/6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重编码与特征融合的视觉地形分类方法,首先提取SIFT特征描述图像局部信息,使用PCA?Whitening进行特征预处理,降低特征空间的相关性,进而建立K?means字典与GMM字典,通过稀疏编码与差异化编码方法实现视觉地形特征的再描述,并使用GIST特征补充视觉地形全局信息,最后,使用多核学习方法进行特征融合,形成紧凑的视觉地形特征表达,输入线性支持向量机(SVM)中,得到视觉地形分类结果。本发明利用多重编码与多特征融合方法全面描述了视觉地形的局部多阶信息与全局特征,并通过与基线方法的对比,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354153A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410554571.X
申请日:2014-10-17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救援机器人多功能执行手臂,包括手臂主体及执行末端(13);执行末端(13)包括固定于减速电机固定座(24)上的减速电机(18),直齿圆柱齿轮(19)、直齿齿条(20)、机械夹钳(21)、机械剪钳(22)和弹簧(23);在机械剪钳(22)和机械夹钳(21)上均设置有挂钩,所述弹簧(23)的两端各钩挂于此两个挂钩(28,32)上,在初始时刻弹簧存在压缩预紧力。本发明针对室外伤员救援过程中影响救援进展的不利因素进行设计,具有结构紧凑、“维护方便”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802132A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410076030.0
申请日:2014-03-04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具有目标跟随监视功能的可折叠轻型机械臂,在基座上设置有依次连接的第一至第七旋转关节,其中,第六旋转关节的输出端连接末端单自由度手爪,第七旋转关节的输出端连接内置有高清摄像头的摄像头云台。第一旋转关节分别垂直于基座和第二旋转关节,第二旋转关节、第三旋转关节和第五旋转关节相互平行,并与相互平行的第四旋转关节、第六旋转关节和第七旋转关节相垂直,第七旋转关节与第六旋转关节方向相反,第四旋转关节的轴线、第五旋转关节的轴线和第六旋转关节的轴线汇交于空间一点,第五旋转关节的轴线、第六旋转关节的轴线和第七旋转关节的轴线在同一平面上。本发明能够对末端执行器和被操作目标进行紧密跟随监视,并能够对图像拍摄的角度进行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03330624A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310289050.1
申请日:2013-07-10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Inventor: 李安民 , 晁勇 , 帅万钧 , 苏卫华 , 谭树林 , 张少东 , 王福利 , 牛福 , 吴丽华 , 崔向东 , 张文昌 , 谢平初 , 端慧敏 , 董灿 , 高华永 , 蒋建 , 吕晓宁 , 赵英
Abstract: 一种用于野外环境的车载方舱CT系统包括运输车、方舱和适形辐射分级防护系统。该适形辐射分级防护系统包括方舱侧壁上设置的厚度不同的多个铅板。该多个铅板通过下述方法设置:获取CT装置散射辐射剂量分布曲线;将方舱划分为多个子区域;根据具体公式确定每个子区域的方舱侧壁上所需设置铅板的厚度H:在每个子区域的方舱侧壁上分别设置厚度为H的铅板作为屏蔽体。本发明的用于野外环境的车载方舱CT系统使得在安全防辐射的前提下,总重量大大减小,医疗服务能力较高,机动性好,成本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02631813A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申请号:CN201210124831.0
申请日:2012-04-26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Inventor: 赵秀国 , 徐新喜 , 张文昌 , 谭树林 , 牛福 , 刘亚军 , 刘志国 , 任旭东 , 崔向东 , 苏卫华 , 段德光 , 韩俊淑 , 武超 , 苏琛 , 吴文娟 , 吴丽华
IPC: B01D46/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再生滤毒通风装置。本发明包括由主管路依次连接的污染空气入口、初级过滤器、压缩机、气水分离器、冷冻干燥机、二级过滤器和三级过滤器,三级过滤器通过主管路分别连接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第一管路末端和第二管路末端分别连接流量调节阀,流量调节阀连接洁净空气出口。本发明可再生滤毒通风装置,可以对过滤吸收器进行再生,可循环使用,解决了防毒时间受吸附容量限制的问题,可以明显减少当前活性炭基的核生化系统再补给、替换和处理过滤器的后续保障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2628755A
公开(公告)日:2012-08-08
申请号:CN201210139742.3
申请日:2012-05-08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Inventor: 赵秀国 , 徐新喜 , 张文昌 , 刘亚军 , 谭树林 , 牛福 , 任旭东 , 崔向东 , 刘志国 , 段德光 , 苏卫华 , 武超 , 苏琛 , 韩俊淑 , 吴丽华 , 吴文娟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再生滤毒通风装置综合测试系统。本发明所述系统包括可再生滤毒通风装置和测试气体输入管路;所述可再生滤毒通风装置由冷冻干燥机、一级过滤器、二级过滤器、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第三单向阀、第四单向阀、废气罐、第一过滤吸收器、第二过滤吸收器、双向阀、第五单向阀、第六单向阀、流量调节阀以及储气罐组成;所述测试气体输入管路由压缩机、稳压气罐、流量控制器、气水分离器、混合气罐、流量控制器、氯化氰储液罐和稳压气罐组成。本发明系统不仅可以对可再生滤毒通风装置进行测试,还可以对其他滤毒通风装置进行测试,以评价滤毒通风装置的防护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897678B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710069368.7
申请日:2017-02-08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IPC: G06K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合心跳信号的远程人脸识别方法、装置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采集监控区域内的图像,从采集到的图像中提取行人图像和确定行人空间位置;根据行人空间位置,使用光振动成像技术获取行人心跳信号的空间位置;根据心跳信号与人脸的天然位置关系,定位行人的人脸空间位置;根据人脸空间位置,调整采集区域到人脸区域,采集清晰人脸图像。本发明利用了心跳信号的空间位置,快速计算出人脸的空间位置,并能迅速定位人脸区域,捕获高分辨率人脸图像,提高了远程人脸识别系统的识别率与实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