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融合算法的雷达保障方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357687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298177.4

    申请日:2024-09-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融合算法的雷达保障方法、装置,方法包括:基于实时运行数据更新历史运行数据;基于历史运行数据和异常值算法确定实时监测阈值,对实时运行数据和实时监测阈值进行比较,得到实时监测结果;对实时运行数据和历史运行数据进行健康评估应用层次分析算法,得到健康等级;基于健康等级进行故障诊断和故障预测,得到雷达的保障决策。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通过实时运行数据以及基于实时运行数据更新得到的历史运行数据,实现有效、及时的雷达状态监测。将雷达保障任务划分为实时监测、健康评估、故障诊断和故障预测,并在各任务阶段使用对应的算法,实现状态监测与保障任务的紧密连接,为决策人员提供实时、精确的雷达保障方案。

    晶圆级多级真空度环境的封装方法、装置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425107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299232.0

    申请日:2023-0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晶圆级多级真空度环境的封装方法、装置及介质,涉及微系统及微纳器件技术领域,方法包括:通过设置M种密封圈,在预先设置的晶圆上形成N个待封装器件对应的M种待封装微腔结构,M种密封圈发生键合的第一温度与M种待封装微腔结构中待封装器件对应的封装优先级的顺序呈负相关,M种密封圈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包括至少一个通气道;按照M种待封装微腔结构中待封装器件对应的封装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对M种待封装微腔结构依次执行封装操作,形成包括M种密封结构的多级真空度环境微腔,包括M种密封结构的多级真空度环境微腔的真空度环境,为预先设置的M种待封装微腔结构中待封装器件对应的需求真空度环境。

    一种基于碳纳米管的X射线源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33956B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011060193.1

    申请日:2020-09-3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碳纳米管的X射线源及其制备方法,通过第一金属球从碳纳米管生长基底上吸附预先分立的碳纳米管并将其转移至电子源通孔内,相比通过墨水转移碳纳米管的方法,避免了转移过程中碳纳米管的污染;通过第二金属球与密封通孔周边阴极电极的键合构成了X射线源的密封结构,便于规模化实现器件的密封;第一、第二金属球通过引线键合过程制备,引线键合过程为标准化过程,所使用的仪器也是标准化设备,通过第一金属球吸附碳纳米管实现碳纳米管的转移,能够将碳纳米管的转移过程标准化,而通过第二金属球制备密封结构,能够将器件真空封装过程规模化,有利于实现整个X射线源生产过程的标准化,具备规模化应用前景。

    一种用于航天器前端的负膨胀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2193440A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11103165.3

    申请日:2020-10-15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用于航天器前端的负膨胀结构,涉及航天器元件领域,包括阵列布置的多个胞元,每个胞元包括中心杆件和多个围绕中心杆件布置的结构板件,结构板件一端固定在中心杆件侧壁,另一端沿中心杆件对应固定点处的切线方向延伸,连接相邻另一胞元的一结构板件,结构板件用于在受热时发生膨胀带动中心杆件绕其轴线自转,以使中心杆件收卷结构板件,通过结构板件和中心杆件的结构配置,利用结构板件受热膨胀的作用驱动中心杆件转动,增加结构板件的重合距离,从而使其整体表现出受热负膨胀结构,避免了支撑结构受热整体表现出膨胀而超出限值的问题,对航天器前端整体结构进行有效保护。

    物联网装备状态预测与异常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349767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148967.X

    申请日:2023-0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物联网装备状态预测与异常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获取物联网装备的多个指标类别各自的历史指标数据;将任一指标类别作为目标指标类别,利用预设的斯皮尔曼算法,从所述目标指标类别之外的其他指标类别中确定符合预设的关联度阈值的作为关联指标类别;将所述目标指标类别和所述关联指标类别输入至预设的装备状态预测模型,并输出对应该目标指标类别的预测结果;确定所述其他指标类别各自的预测结果,利用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从全部预测结果中预测出异常的预测结果,并确定所述异常的预测结果对应的指标类别。本发明实现了对物联网装备状态进行准确预测的同时,精准检测出异常状态数据。

    一种实现温度梯度分布测量的传感器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60870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186086.2

    申请日:2022-09-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温度梯度分布测量的传感器及制备方法,其中,传感器包括:前端的针形温度测头和后端的焊盘区,所述传感器从下到上依次包括基底层和热电偶薄膜层;所述热电偶薄膜层包括分别作为正负极的单个第一热电偶薄膜和多个第二热电偶薄膜;第一热电偶薄膜和第二热电偶薄膜均与焊盘区连接,且单个所述第一热电偶薄膜和多个所述第二热电偶薄膜分别在多个节点处搭接,形成多个沿针形方向间隔排布的热电偶测温节点。其中,针形温度测头的侵入破坏小,最大程度降低了对被测材料/结构的损伤,有利于高精度的测量,并且形成多个沿针形方向间隔排布的热电偶测温节点,从而实现同一方向的温度梯度分布的精确测量。

    一种用于航天器前端的负膨胀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2193440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011103165.3

    申请日:2020-10-15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用于航天器前端的负膨胀结构,涉及航天器元件领域,包括阵列布置的多个胞元,每个胞元包括中心杆件和多个围绕中心杆件布置的结构板件,结构板件一端固定在中心杆件侧壁,另一端沿中心杆件对应固定点处的切线方向延伸,连接相邻另一胞元的一结构板件,结构板件用于在受热时发生膨胀带动中心杆件绕其轴线自转,以使中心杆件收卷结构板件,通过结构板件和中心杆件的结构配置,利用结构板件受热膨胀的作用驱动中心杆件转动,增加结构板件的重合距离,从而使其整体表现出受热负膨胀结构,避免了支撑结构受热整体表现出膨胀而超出限值的问题,对航天器前端整体结构进行有效保护。

    微纳件的转移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830727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11054781.9

    申请日:2021-09-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系统异质集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纳件的转移方法,包括对微型件的拾取以及对微型件的放置两个步骤,对微型件的拾取步骤为通过金属球沾取粘附介质,将微型件从其生长基底精准拾取;所述微型件的放置步骤将拾取的微型件精准转移至含粘性表面的目标基底位置;所述金属球的制备以及微型件的拾取和放置步骤均通过标准引线键合仪完成,从而实现了微型件的规模化高效转移,有效克服了传统转移印刷等微型件转移方法因采用非标准化设备而难以规模化应用的不足。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