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12324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414341.9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轴承滚道面的激光冲击组合表面改性方法,预加工滚道区域和挡圈配合面,所述滚道区域预留加工余量层;在滚道区域施加约束层;无吸收保护层条件下微尺度激光冲击强化滚道区域至少3遍,形成较深且均匀的塑性强化层;去除预留的所述加工余量层;在挡圈配合面贴覆吸收保护层;通过激光冲击成形在所述挡圈配合面形成阵列排布的储油凹坑。本发明方法通过微尺度激光冲击强化,在滚道区域表面形成塑性强化层,能够显著提升轴承的滚动接触疲劳性能与磨损性能;同时在挡圈配合面,通过激光冲击成形形成储油凹坑,储油凹坑能够通过油的表面张力将润滑油锁住,解决轴承滚道表面润滑不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512323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412893.6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提升轴承接触疲劳性能的激光冲击组合强化工艺,首先在轴承的滚道表面预留加工余量层;再贴覆保护层;然后进行大光斑激光冲击,形成第一塑性强化层;进一步进行微尺度激光冲击,在第一塑性强化层的浅表层形成第二塑性强化层;最后去除预留的加工余量层。本发明工艺通过大光斑激光冲击,在滚道区域表面形成大深度的第一塑性强化层,在此基础上,通过微尺度激光冲击,在表面形成较浅的第二塑性强化层,二次强化能够提升强化区域的性能,更重要的是能够优化塑性强化层的光洁度和塑性变形均匀性;再对强化区域进行一定厚度的去除和光整,保证滚道表面光洁度满足相关技术要求,从而最终显著提升轴承的滚动接触疲劳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194013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264041.1
申请日:2024-09-10
Applicant: 中国航发贵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轴承钢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细组织8CrMo4V轴承钢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8Cr4Mo4V钢进行锻造处理;步骤2:对锻造后的8Cr4Mo4V钢进行控温轧制;步骤3:对8Cr4Mo4V钢进行等温淬火超细化处理;步骤4:对8Cr4Mo4V钢进行深冷及回火处理。结果表明,本发明方法可明显细化原始奥氏体晶粒及马氏体亚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9167763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210413.2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G06F30/27 , G06N3/0442 , G06N3/096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迁移学习的高温S‑N曲线预测方法、介质、设备和产品,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预先通过疲劳性能试验得到的不同温度下的疲劳性能数据;对获取的所述不同温度下的疲劳性能数据进行预设处理,得到室温下的样本数据和高温下的样本数据;利用所述室温下的样本数据进行门控循环网络模型初步训练,得到迁移学习源模型;基于所述迁移学习源模型建立迁移模型,并利用所述高温下的样本数据对所述迁移模型进行训练,得到高温S‑N曲线预测模型;利用得到的所述高温S‑N曲线预测模型进行循环预测,输出高温S‑N曲线。本发明提供的方案能够在极小样本条件下对高温S‑N曲线做出精准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311139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310018756.8
申请日:2023-01-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G01N29/04 , G01N29/22 , G01N29/265
Abstract: 一种航空轴承套圈滚道工作层微小缺陷超声检测系统,其应用于航空轴承套圈滚道工作层微小缺陷超声无损检测方法;所述航空轴承套圈滚道工作层微小缺陷超声检测系统满足如下要求:使用微小摆角超声扫描单元(1)使超声探头沿小曲率的滚道弧面做精细几何扫查,发射百兆赫兹高频超声波,能够检测分辨表层的十微米级的微小缺陷信号。本发明能够检测航空轴承套圈滚道工作层中十微米级微小缺陷的检测系统,大幅提升了套圈中最关键区域即航空轴承套圈中工作层的检测和评估能力。检测系统自动化程度高,在保证检测精度的同时,能够满足轴承制造阶段和在役检测阶段提出较高检测效率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305679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311216935.9
申请日:2023-09-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M50NiL轴承钢棒材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先制备出满足设定要求的电极坯;其中,设定要求如下:电极坯中的T.O≤8ppm、S≤0.002wt%、P≤0.006wt%、Ti≤0.0015wt%;对电极坯进行真空自耗重熔处理,得到自耗锭;其中,通过控制真空自耗重熔处理的参数,使自耗锭满足:T.O≤7ppm、S≤0.002wt%、P≤0.006wt%、Ti≤0.0020wt%;对自耗锭进行高温均匀化处理,得到δ铁素体含量≤3%、碳化物的最大尺寸≤3μm的高温均匀化处理后的钢锭;对高温均匀化处理后的钢锭进行热变形处理,得到晶粒度≥5级、δ铁素体含量≤1%的热变形处理后的棒材;对热变形处理后的棒材进行第一退火处理,得到M50NiL轴承钢棒材。本发明用于制备一种高品质M50NiL轴承钢棒材,以满足高速、高温、大载荷苛刻工况条件下长寿命轴承服役性能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926414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210366960.4
申请日:2022-04-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44 , C22C38/46 , C21D6/00 , C21D1/28 , C21D1/32 , C23C8/22 , C21D1/18 , C21D6/04 , C23C8/80 , C21D1/773 , C23F17/00 , C21D8/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空发动机用M50NiL轴承钢热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提高渗碳后稀土M50NiL钢力学性能的热处理方法。稀土M50NiL钢的化学成分及所占质量百分比为:C 0.11~0.15wt.%、Si 0.10~0.25wt.%、Cr 4.00~4.25wt.%、Mo 4.00~4.50wt.%、V 1.13~1.33wt.%、Ni 3.20~3.60wt.%、Mn 0.15~0.35wt.%、Ce和La的总量≤0.02wt.%、P≤0.01wt.%、S≤0.01wt.%,余量为Fe。首先将满足成分要求的铸态钢锭加热保温后进行三向锻造、正火、球化退火及机加工处理后进行表面渗碳处理,然后依次进行高温回火、淬火、深冷处理、三次回火热处理。本发明针对航空发动机用稀土M50NiL钢渗碳后的热处理工艺,通过不同温度深冷对其从表面到心部的组织进行改善,显著提高了渗碳后稀土M50NiL钢的力学性能,满足了M50NiL钢在航空发动机用轴承上的使用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200581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211538324.1
申请日:2022-12-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C21D7/0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轴承钢的表面强化方法和轴承钢,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对轴承钢进行表面梯度微纳化处理,以在轴承钢的表面形成纳米‑微米梯度结构;纳米‑微米梯度结构在轴承钢的表面形成梯度强化层。根据本申请的轴承钢的表面强化方法和轴承钢,能够有效的对轴承钢的表面进行强化。
-
公开(公告)号:CN115058633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698979.9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关于一种高碳中高合金钢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采用真空感应熔炼工艺、真空自耗熔炼工艺制备出自耗锭;在自耗锭中:液析碳化物的最大等效直径小于100μm、全氧含量小于10ppm、夹杂物尺寸≤10μm、N含量小于40ppm;步骤2)以自耗锭作为坯料,先进行保温处理,再进行至少一次高温扩散及热变形处理,得到高碳中高合金钢;其中,每一次高温扩散及热变形处理的步骤包括:以设定升温速率将坯料的温度升温至高温扩散处理温度,进行高温扩散处理;再以设定降温速率将坯料的温度降温至热变形处理温度,进行热变形处理。本发明提供一种替代粉末冶金技术的低成本工艺,能有效减小甚至消除高碳中高合金钢中的粗大析出相。
-
公开(公告)号:CN114871695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455079.1
申请日:2022-04-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M50钢轴承套圈及其制备方法、一种轴承,涉及轴承制备技术领域。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M50钢轴承套圈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设定要求的M50钢棒材制成饼料;采用直冲孔的方式将所述饼料的中间部分去除,得到具有通孔的毛坯套圈;对所述毛坯套圈进行辗环扩孔处理,并且辗扩成形出轴承滚道,得到轴承套圈坯料;对所述轴承套圈坯料进行加工及热处理,得到M50钢轴承套圈。本发明主要用于使M50钢轴承套圈获得细小的且有序排列的碳化物碳化物按照流线有序分布,并消除轴承套圈的微缺陷,从而使M50钢轴承套圈具有较佳组织及优异的材料性能,以满足高速、高温、大载荷苛刻工况条件下长寿命轴承服役性能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