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39152B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110681391.8
申请日:2021-06-18
Applicant: 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压共轨柴油机的轨压控制方法,包括如下内容:根据柴油机的不同工况,确定高压共轨柴油机轨压控制策略如下:若为发动机起动工况,采用开环的前馈控制,即控制连接高压泵的比例阀不通电,阀门完全打开;若为起动后的工况,采用闭环的轨压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即对比例阀通电,控制比例阀的开度,使轨压稳定在轨压目标值的一定误差范围内;具体为,根据运行工况、当前喷油量和发动机转速信息计算出轨压目标值;再将轨压目标值与当前轨压实际值和循环喷油量信息输入到轨压控制器进行对比,通过偏差信号对比例阀开度进行控制。本发明实现了在目标轨压突变时的响应性、跟随性,以及稳定工况下轨压的稳定性都有更好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372489A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111562240.7
申请日:2021-12-20
Applicant: 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柴油机工况识别与异常诊断方法,以柴油机的运动机理作为基础,提取能表征柴油机工况状态的特征参数,根据特征参数之间的关系建立柴油机工况评估模型,在基于不同工况下的特征参数变化趋势结合机器学习方法建立柴油机工况异常诊断模型。本发明所述的柴油机工况识别与异常诊断方法,能够克服不同工况和工况切换对数据驱动模型的影响,准确识别柴油机运行工况并对其工况的健康状况做出诊断,能够提高柴油机工况异常监测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135405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375020.3
申请日:2021-11-19
Applicant: 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压共轨柴油机气路二级增压系统开环控制方法,包括:当控制系统检测到柴油机转速无变化、油门无变化时,即判断为稳态工况,通过查询目标增压压力脉谱图得到目标增压压力,目标增压压力与实际增压压力PID闭环得到旁通阀目标位置,与通过查询阀门开度脉谱图得到的校正前馈项相加,得到经过PID前馈调节的旁通阀位置;当控制系统检测到柴油机工况从稳态变化到动态时迅速进行关闭旁通阀,并且记录下旁通阀关闭前的开度α,然后当过量空气系数开始上升时旁通阀再次回到开度α,直到喷油量与转速均无变化,再进行查表获得此时的旁通阀开度β。本发明所述的高压共轨柴油机气路二级增压系统开环控制方法,能有效提升燃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343572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680027.X
申请日:2021-06-18
Applicant: 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
IPC: G06F30/27 , G06F30/28 , G06N3/04 , G06N3/0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高原增压参数与喷油参数的匹配方法,包括如下内容:S1,确定柴油机高原增压参数与喷油参数匹配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S2,设置柴油机仿真模型的工况点,进行仿真试验,筛选得到训练样本;S3,获取若干新的输入组合,导入训练好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预测出所有输出转矩;S4,从预测出的所有输出转矩中获取输出扭矩最大值及其对应位置,并得到输出最大扭矩时的输入组合;S5,将得到的最大扭矩及其对应的输入组合代入柴油机仿真模型进行验证。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可获取高原增压参数与喷油参数的最优参数组合,且信息处理能力强、容错性、效率高和高度非线性特征,优化过程不需要了解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函数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12682188A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011529397.5
申请日:2020-12-22
Applicant: 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柴油机进气压力传感器容错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大气压力传感器、进气压力传感器、进气温度传感器、空气流量计传感器和增压压力传感器,所述进气压力传感器、进气温度传感器、空气流量计传感器均固定至空气滤清器、压气机之间,空气滤清器另一端固定安装大气压力传感器,至压气机另一端固定安装增压压力传感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柴油机进气压力传感器容错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能够在柴油机进气压力传感器故障发生时及时地进行适当处理,为ECU控制策略提供合理的信号值,增强控制系统的容错控制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462488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111626791.5
申请日:2021-12-28
Applicant: 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
IPC: G06F18/243 , G06F18/15 , G06N5/01 , G06N5/025 , G06N20/20 , G06F40/18 , G06F40/17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柴油机数据识别方法,包括顺序进行的模型构建、模型应用两部分,模型构建包括:S1:基于领域的通识认知建立通识规则库、基于专家的领域知识建立规则库;S2:读取容量不低于4G且字段信息完整的数据表,将其高斯滤波后的数据作为训练样本;S3:结合专家知识规则库准则将训练样本分为A、B、C三类训练样本;S4:分别针对A、B、C三类训练样本进行特征提取,并对特征数据进行标签处理;S5:将特征数据与标签作为最终训练集导入随机森林分类器,分别得到A、B、C子分类器;模型应用部分主要应用上述步骤形成数据表格。本发明所述的柴油机数据识别方法,针对大功率增压柴油机实采数据具备较佳的数据识别匹配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775484B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211505752.4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柴油机电控系统便携式喷油驱动负载模拟装置,包括箱体框架、检测开关面板、后面板、左侧板、右侧板、上盖板、下盖板、配电板、电磁阀安装板和提手,箱体框架内安装有配电板、电磁阀安装板,箱体框架前端安装检测开关面板,箱体框架前端两侧分别安装一个提手,箱体框架后端安装后面板,箱体框架两侧分别安装左侧板、右侧板,箱体框架上下两侧分别安装上盖板、下盖板。本发明有益效果:能够实现喷油驱动电流的检测输出;喷油驱动模拟负载电磁阀工作时产生的吸合声大,可明显地反映模拟负载电磁阀的工作状态;同时装置集成度高,易移动携带;故障模拟注入易操作,不需要人为地将模拟负载的接线短路或开路等。
-
公开(公告)号:CN115775484A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211505752.4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柴油机电控系统便携式喷油驱动负载模拟装置,包括箱体框架、检测开关面板、后面板、左侧板、右侧板、上盖板、下盖板、配电板、电磁阀安装板和提手,箱体框架内安装有配电板、电磁阀安装板,箱体框架前端安装检测开关面板,箱体框架前端两侧分别安装一个提手,箱体框架后端安装后面板,箱体框架两侧分别安装左侧板、右侧板,箱体框架上下两侧分别安装上盖板、下盖板。本发明有益效果:能够实现喷油驱动电流的检测输出;喷油驱动模拟负载电磁阀工作时产生的吸合声大,可明显地反映模拟负载电磁阀的工作状态;同时装置集成度高,易移动携带;故障模拟注入易操作,不需要人为地将模拟负载的接线短路或开路等。
-
公开(公告)号:CN108021739B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1711176993.8
申请日:2017-11-22
Applicant: 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功率军用柴油机实时仿真模型参数影响度分析方法,包括如下内容:通过如下公式得到各个参数的影响度的量化指标值S:根据得到的各个参数的影响度的量化指标值S,再结合参数的影响度等级划分,简化用于柴油机实时仿真模型的参数数据量。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采用柴油机实时仿真模型参数的影响度分析方法后,需求数据为基本结构参数20项、试验数据21项,包括每项数据获取的量化指标S和优先级。与之前的基本结构参数29项、试验数据48项比较,需求的数据量大大减少,并能够依据量化指标S和优先级有选择的进行需求数据获取,保证模型精度的同时,大大加快了模型的开发进度,并且节约了大量台架获取数据试验的经费。
-
公开(公告)号:CN108513424B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1810180521.8
申请日:2018-03-05
Applicant: 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重复插拔集成电路芯片的PCB固定与冗余连接结构,包括一个带锁扣功能的集成电路管座、两个柔性电路板、两个90度单排弯头插母、两个90度单排弯头插针,所述集成电路管座焊接在PCB上,用于固定集成电路;所述集成电路管座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另一端连接90度单排弯头插针的弯头端,所述90度单排弯头插针的另一端与一个90度单排弯头插母对插,所述90度单排弯头插母焊接在PCB上。本发明通过对集成电路连接结构的合理布局与设计,采用双向冗余连接技术,能够消除横向、纵向两个方向振动引起的集成电路管脚信号接触不良。利用传输信号的冗余连接技术,保证了集成电路管脚与PCB的可靠连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