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柴油机集成式中冷器

    公开(公告)号:CN112682164B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011529302.X

    申请日:2020-12-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柴油机集成式中冷器,包括右中冷器进气腔、右中冷器芯子、中冷器出气腔、节温器、滴油嘴、左中冷器芯子、左中冷器进气腔、风机和燃烧器,右中冷器芯子和左中冷器芯子包含海水侧和淡水侧,节温器包含节温器壳体、节温器芯子和节温器盖;风机和燃烧器组成了进气加温装置。本发明所述的集成式中冷器,有效解决了水陆两栖车辆柴油机中冷器占用体积大、紧凑性差的问题,相比传统中冷器,既可以满足柴油机水上螺旋桨特性工况和陆上车用特性工况,又可以满足柴油机低温起动工况,大大提升了增压中冷系统的紧凑性。

    一种V型柴油机中冷器集成化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3700547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1091622.6

    申请日:2021-09-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V型柴油机中冷器集成化结构,中冷器芯子单元安装至V型气缸体的V型夹角处,使得中冷器芯子单元和V型气缸体的V型夹角处形成密封结构,中冷器芯子单元和V型气缸体的V型夹角处形成中冷器出气腔,中冷器出气腔连通至V型气缸体的缸体集成进气腔,本发明所述的一种V型柴油机中冷器集成化结构,充分利用柴油机空间,使得柴油机外廓尺寸最小化,为柴油机内部的高紧凑性奠定了基础;通过缸体集成进气腔和中冷器出气腔的连通,减少了连接管路,减少密封环节从而改善了气密性,提高了工作可靠性;中冷器出气腔容积较通常布置形式较大,稳压效果得到改善。

    一种柴油机集成式中冷器

    公开(公告)号:CN112682164A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011529302.X

    申请日:2020-12-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柴油机集成式中冷器,包括右中冷器进气腔、右中冷器芯子、中冷器出气腔、节温器、滴油嘴、左中冷器芯子、左中冷器进气腔、风机和燃烧器,右中冷器芯子和左中冷器芯子包含海水侧和淡水侧,节温器包含节温器壳体、节温器芯子和节温器盖;风机和燃烧器组成了进气加温装置。本发明所述的集成式中冷器,有效解决了水陆两栖车辆柴油机中冷器占用体积大、紧凑性差的问题,相比传统中冷器,既可以满足柴油机水上螺旋桨特性工况和陆上车用特性工况,又可以满足柴油机低温起动工况,大大提升了增压中冷系统的紧凑性。

    一种柴油机二级增压级间中冷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664313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011521415.5

    申请日:2020-12-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柴油机二级增压级间中冷系统,包括低压增压器、高压增压器、级间中冷器、主中冷器和进气连通管,所述低压增压器、高压增压器、级间中冷器和主中冷器依次通过进气连通管相连通,低压增压器、高压增压器和主中冷器各设有2个,且左右分为两路设置,级间中冷器设有1个,级间中冷器位于中间位置。方案在原机基础上增加了2个高压级和1个级间中冷器,在未增加装车体积的条件下,通过本专利所述布置方法,实现了二级增压中冷系统的高紧凑布置,实现了发动机工况功率(水上和陆上)跨度大的全工况需求,形成了二级增压级间中冷系统高效布置方案。

    一种发动机的中冷系统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963302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789602.5

    申请日:2020-08-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的中冷系统,包括淡水回路和海水回路,海水回路包括海水泵及其分别管路连接的海水中冷器和海水热交换器,淡水泵的输出端管路连接至发动机本体,发动机本体的输出端分为支路和主路两路,在支路上,发动机本体的输出端经过淡水中冷器管路连接至节温器;在主路上,发动机本体的输入端管路连接至节温器;在节温器的输入侧形成大循环回路和小循环回路,大循环回路为节温器的输出端经过海水热交换器、淡水热交换器后连接至淡水泵的输入端;小循环回路为节温器的输出端连接至淡水泵的输入端。本发明所述的发动机的中冷系统,通过淡水中冷器可以对进入发动机的空气进行加温,提高了发动机的燃烧稳定性,避免活塞烧蚀等危害。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