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307846B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010096007.3
申请日:2020-02-17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G01N23/2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黑腔中心处时间演化驱动辐射流的测量系统,所述测量系统至少包括:黑腔、多台阶冲击波样品、样品再发射流测量单元和冲击波速度测量单元;所述样品再发射流测量单元和冲击波速度测量单元分别位于所述多台阶冲击波样品的两侧,探测夹角为180°;所述多台阶冲击波样品的底层中心位于所述黑腔正中心位置,且所述多台阶冲击波样品中各台阶间的接触面与所述样品再发射流测量单元和冲击波速度测量单元间的连线相互垂直。本发明将黑腔中心样品冲击波图样测量与样品再发射流测量技术进行组合,可实现对黑腔中心靶丸处时间演化驱动辐射流精密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879385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517066.2
申请日:2022-05-13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激光偏振态调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磁化等离子体的双折射棱镜实现方法及系统,该实现方法,利用短脉冲线偏振激光与磁化后的待磁化靶相互作用,产生两束传播方向不平行的圆偏振激光或椭圆偏振激光;其中,短脉冲线偏振激光指脉宽≤300ps的线偏振激光。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下问题:处理高功率密度激光时,无法产生椭圆偏振激光且无法实现对激光强度及偏振态的实时调控等。
-
公开(公告)号:CN113916775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0986608.6
申请日:2021-08-26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学系统瞄准,公开了一种高辨识度漫反射靶,包括靶安装件,靶安装件上设有平面靶,平面靶的靶面为漫反射面。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不同的角度下观察,高反射率发光区域的中心无偏差;采用双轮廓平面靶,在激光照射下具有高辨识度,避免了误判的情况;易于制作,可直接利用A4纸打印靶面图案,手工裁剪即成。
-
公开(公告)号:CN113747644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0817423.2
申请日:2021-07-20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能量密度物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利用离子分离抑制黑腔辐射源腔壁等离子体膨胀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高Z元素和低Z元素混合的固体复合材料构造黑腔辐射源的腔壁,腔壁包括激光X光转换层和离子分离层;向黑腔的腔室内部内充入碳氢气体并使气压小于等于0.3倍大气压;采用1ns~30ns脉宽的激光驱动黑腔形成冕区等离子体膨胀受限的辐射源。本发明所公开的方法,在同等充气压力的情况下,复合材料离子分离方法对冕区膨胀的抑制效果更好;减小了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产生的能量亏损、提高激光与黑腔的能量耦合效率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056079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110332976.9
申请日:2021-03-29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H05H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角度深紫外汤姆逊散射诊断系统,所述汤姆逊散射诊断系统包括激光器、前向散射光测量系统和后向散射光测量系统,所述激光器与前向散射光测量系统和后向散射光测量系统瞄准待测等离子体空间内同一目标点。本发明可以同时获得高信噪比的前向和后向两种散射角度下的深紫外汤姆逊散射离子谱信号,进而可以通过联立解谱高精度地诊断等离子体的电子温度、电子密度以及二维流速,在激光惯性约束聚变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此外,在惯性约束聚变黑腔的应用中,采用前向和后向散射的布局可以避免在腔壁上开诊断孔,进而能降低诊断过程对等离子体状态造成的扰动。
-
公开(公告)号:CN109036589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829526.9
申请日:2018-07-25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一种掺钽铀薄膜在黑腔上的应用,它属于激光聚变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掺钽铀薄膜的应用。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铀黑腔中金内衬激光‑X射线转换效率不足、M带X射线产额高,而物理期望的无内衬铀黑腔化学稳定性差、黑腔结构不稳定的问题。一种掺钽铀薄膜作为黑腔内衬防护层使用,或作为能量转化层应用于黑腔上。优点:具有于良好的抗氧化腐蚀性能;作为内衬防护层,在防护铀黑腔能量转化层的同时,还具有更好的界面结合力、化学相容性,以及更高的能量耦合效率;作为能量转化层,其相比Au具有更高的激光‑X射线转换效率、更低的M带X射线产额,相比U其具有突出的化学稳定性及结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916775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110986608.6
申请日:2021-08-26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学系统瞄准,公开了一种高辨识度漫反射靶,包括靶安装件,靶安装件上设有平面靶,平面靶的靶面为漫反射面。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不同的角度下观察,高反射率发光区域的中心无偏差;采用双轮廓平面靶,在激光照射下具有高辨识度,避免了误判的情况;易于制作,可直接利用A4纸打印靶面图案,手工裁剪即成。
-
公开(公告)号:CN111826609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010238371.9
申请日:2020-03-30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一种U‑W‑N三元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它属于激光聚变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兼具黑腔减散和防护作用的U‑W‑N三元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铀黑腔结构层复杂,UNx减散/防护层中N含量调控范围受限,抑制受激布里渊散射能力有限,Au防护层M带硬X射线与超热电子易激发的问题。U‑W‑N三元薄膜中N的质量分数为x%,且0<x≤66.7,W的质量分数为y%,且0<y≤10%,余量为U。制备方法:采用直流反应磁控溅射共沉积方法,以N2作为反应气,以U靶和W靶通过直流电源进行磁控溅射沉积,得到U‑W‑N三元薄膜。U‑W‑N三元薄膜作为减散/防护层应用于黑腔上。
-
公开(公告)号:CN113009549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128893.8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G01T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集光效率区域分辨X射线辐射流测量系统,所述测量系统至少包括:黑腔、瞄准节、KB显微镜、开孔无机闪烁体、平响应X射线二极管探测器、衰减器、示波器、数据采集计算机;所述黑腔内产生的X射线经瞄准节、KB显微镜后穿过开孔无机闪烁体入射到平响应X射线二极管探测器的灵敏面,在平响应X射线二极管探测器内转化为光电子并被探测,形成的电流信号经衰减器进入示波器,并被数据采集计算机采集。本发明将KB显微镜与平响应X射线二极管探测器相结合,可实现对黑腔内部特定局部区域X射线辐射流的高空间分辨定量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036589B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810829526.9
申请日:2018-07-25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一种掺钽铀薄膜在黑腔上的应用,它属于激光聚变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掺钽铀薄膜的应用。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铀黑腔中金内衬激光‑X射线转换效率不足、M带X射线产额高,而物理期望的无内衬铀黑腔化学稳定性差、黑腔结构不稳定的问题。一种掺钽铀薄膜作为黑腔内衬防护层使用,或作为能量转化层应用于黑腔上。优点:具有于良好的抗氧化腐蚀性能;作为内衬防护层,在防护铀黑腔能量转化层的同时,还具有更好的界面结合力、化学相容性,以及更高的能量耦合效率;作为能量转化层,其相比Au具有更高的激光‑X射线转换效率、更低的M带X射线产额,相比U其具有突出的化学稳定性及结构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