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22250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110519652.6
申请日:2021-05-13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大功率激光装置输出波形预测方法,属于大功率激光装置技术领域,在各条光路上设立监测点,提取波形数据及其对应的能量数据,选择指定光路,剔除异常数据,预处理波形数据,形成输入输出数据集,搭建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利用训练数据集对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迭代优化,直至达到终止条件,将下一发次的预设数据集输入到训练后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得到预测输出波形,本发明对各光路的实际输出波形进行精准预测,为装置的参数配置、计划调整、资源配备提供决策支持,从而通过调整输入波形与整形模块参数的手段,满足物理实验对各光路间输出波形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222250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519652.6
申请日:2021-05-13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大功率激光装置输出波形预测方法,属于大功率激光装置技术领域,在各条光路上设立监测点,提取波形数据及其对应的能量数据,选择指定光路,剔除异常数据,预处理波形数据,形成输入输出数据集,搭建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利用训练数据集对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迭代优化,直至达到终止条件,将下一发次的预设数据集输入到训练后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得到预测输出波形,本发明对各光路的实际输出波形进行精准预测,为装置的参数配置、计划调整、资源配备提供决策支持,从而通过调整输入波形与整形模块参数的手段,满足物理实验对各光路间输出波形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240029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191930.5
申请日:2020-03-18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贝塞尔光束产生装置及其产生方法,包括:变形镜,用以对入射光进行高阶球差的改变;二次球面透镜,用以对入射光进行二次球差的改变;波前传感器,用以对改变后的波前进行测量;计算机控制器组成,用以根据波前传感器测量到的波前数据控制变形镜进行面形改变,产生贝塞尔光束,本发明采用“透镜+变形镜”相组合的方式,利用透镜和变形镜分别产生二次球差和高阶球差,两者组合达到非球面镜的控制效果,本发明可以解决传统方法中非球面镜加工难度大、面形误差大等问题,且具有控制精度高、计算速度快、性能参数可调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238775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164367.2
申请日:2020-03-1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G01M1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子晶体光纤的散射功率三维分布测量装置包括:光源、待测光纤、透光圆筒、旋转台、光电探测器以及与光电探测器电连接的锁相放大器;光源的调制频率与锁相放大器的调制频率相同;待测光纤一端固定在第一旋转轴承上,待测光纤的另一端穿过透光圆筒固定在第二旋转轴承上,以使第一旋转轴承和第二旋转轴承工作时待测光纤绕自身轴线旋转;透光圆筒内装有匹配液,且位于透光圆筒内部的待测光纤为剥掉涂覆层的光纤;光电探测器安装在旋转台上,以使光电探测器绕着透光圆筒内部的待测光纤的中心旋转。本发明能够得到各方位角下散射信号角分布,实现测量的三维化。
-
公开(公告)号:CN108801475B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810354681.X
申请日:2018-04-19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G01J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空间频域参考的波前探测方法,属于波前探测技术领域,在光束远场引入方向参考基准,获取光束经成像系统后的近场图像,处理近场图像得到近场功率谱密度图,利用功率谱密度图上零频分量重叠区,计算波前斜率的绝对值,依据零频分量重叠区相对于方向参考基准的位移获取波前斜率的方向信息,重构光束波前,本发明通过近场测量重构光束波前,不需要借助专用的波前测量设备,结构简单,易于集成,同时,探测波前时不受频谱面之后光学系统像差的影响,探测精度高,尤其适用于具有空间滤波器的激光系统的波前测量,此外,直接测量近场就可逐级获取各空间滤波器之间的光路波前状态,实现近场一次探测、数据分割处理重构波前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05425869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10724567.8
申请日:2015-10-29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nventor: 赵军普 , 杨英 , 张鑫 , 王德恩 , 张晓璐 , 薛峤 , 袁强 , 王渊承 , 邓学伟 , 邓武 , 代万俊 , 周维 , 胡东霞 , 黄小霞 , 郭怀文 , 张崑 , 钟伟 , 贾怀庭 , 张帆
IPC: G05D2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D2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束指向控制方法,属于激光器光束控制技术领域,采集光束近场图像,从所述近场图像中提取光束指向信息并将其进行量化,得到光束指向偏差信息,根据所述光束指向偏差信息,实现闭环控制,本发明具有实现光束指向信息的实时诊断、减少调试所需时间、容忍度高、实用性强、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429422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2010197754.6
申请日:2020-03-19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激光近场状态分析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获取激光近场图像;对激光近场图像进行第一处理,得到第一图像;将第一图像进行第二处理,得到第二图像;将第一图像输入第一图像近场分析模型,得到第一图像分析结果;将第二图像输入第二图像近场分析模型,得到第二图像分析结果;根据第一图像分析结果和第二图像分析结果,得到激光近场状态分析结果。代替人工对激光近场状态进行分析,可以对激光近场异常状态的识别实现跨量级的耗时缩减。
-
公开(公告)号:CN108801475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354681.X
申请日:2018-04-19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G01J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空间频域参考的波前探测方法,属于波前探测技术领域,在光束远场引入方向参考基准,获取光束经成像系统后的近场图像,处理近场图像得到近场功率谱密度图,利用功率谱密度图上零频分量重叠区,计算波前斜率的绝对值,依据零频分量重叠区相对于方向参考基准的位移获取波前斜率的方向信息,重构光束波前,本发明通过近场测量重构光束波前,不需要借助专用的波前测量设备,结构简单,易于集成,同时,探测波前时不受频谱面之后光学系统像差的影响,探测精度高,尤其适用于具有空间滤波器的激光系统的波前测量,此外,直接测量近场就可逐级获取各空间滤波器之间的光路波前状态,实现近场一次探测、数据分割处理重构波前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08593120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355210.0
申请日:2018-04-19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G01J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非线性界面切伦科夫倍频的波前探测方法,属于基于非线性光学的波前探测技术领域,根据非线性界面材料,调整待测的基频光入射角度,保证基频光入射至非线性界面产生非线性切伦科夫倍频光,接收并重构倍频光的波前分布,反推基频光的波前分布,本发明基于非线性界面切伦科夫倍频可以在一段宽频谱内自动满足位相匹配关系,实现宽带的频率转换,同时,倍频光与基频光自动分离,无需滤波处理,简化光路,便于测量,此外,倍频光与基频光的波前分布关系对应简单,便于直接进行基频光的波前重构。
-
公开(公告)号:CN105425869B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510724567.8
申请日:2015-10-29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nventor: 赵军普 , 杨英 , 张鑫 , 王德恩 , 张晓璐 , 薛峤 , 袁强 , 王渊承 , 邓学伟 , 邓武 , 代万俊 , 周维 , 胡东霞 , 黄小霞 , 郭怀文 , 张崑 , 钟伟 , 贾怀庭 , 张帆
IPC: G05D2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束指向控制方法,属于激光器光束控制技术领域,采集光束近场图像,从所述近场图像中提取光束指向信息并将其进行量化,得到光束指向偏差信息,根据所述光束指向偏差信息,实现闭环控制,本发明具有实现光束指向信息的实时诊断、减少调试所需时间、容忍度高、实用性强、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