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61539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741914.7
申请日:2024-06-07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衡水道一工程材料有限公司 , 西安黄河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淤地坝卧管机械式自动开闭盖板,涉及水土保持工程淤地坝技术领域。包括盖板本体,所述盖板本体盖设于卧管的放水孔上,所述盖板本体上设有与放水孔相对应的通孔,所述盖板本体的外露端位于所述通孔的外侧布设有多个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上安装有止水盖,所述盖板本体的内侧通过支撑梁连接有弹簧垫板,所述弹簧垫板与所述止水盖之间连接有自动开闭组件。本发明的盖板可以代替传统混凝土塞对放水孔处的进水进行控制,通过控制盖板本体上止水盖的自动开闭来控制放水流量,采用此机械式结构,具有无需人为手工操作、不用电力能源驱动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44394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07396.9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黑龙江省水利水电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G06Q10/0639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质量内外业协同管理系统,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外业现场施工数据采集端、外业数据管理单元、内业技术合规性审核PC端以及业务数据库;外业现场施工数据采集端,用于采集外业现场的视频数据及施工数据并进行处理,存入业务数据库;外业数据管理单元,用于通过待填报附件信息从业务数据库中抽取所需数据,对表单进行自动填报并将待审批的电子表单发送至内业技术合规性审核PC端;内业技术合规性审核PC端,用于根据审批流程将待审批的电子表单传送给相应人员进行审批,完成质量评定。本发明可以加强内外业的沟通联系,使内业对工程整体进行高效监督,对施工质量进行有效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937881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505313.2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黑龙江省水利水电集团有限公司 , 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G06Q10/063 , G06Q10/10 , G06Q40/12 , G06Q50/08 , G06T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过程控制与资金结算管理方法及系统,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根据预设规则对待建水利工程进行项目分级,建立相应的验收标准;根据施工设计图纸及施工方案,建立水利工程项目精细化三维BIM模型,结合项目分级的各个阶段,生成计划施工模型;利用智能设备获取实际施工进度,结合计划施工模型的预期施工进度生成控制指令,自动对施工设备的运行速度进行调整;根据实际施工进度和相应的验收标准,判断是否符合验收条件,完成资金结算。本发明可以及时了解工程进度,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对施工设备的工作速率进行调整,完成资金结算。
-
公开(公告)号:CN11991878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411940893.8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G06Q10/063 , G06Q50/40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离心模型试验的地下水位变动对地铁车站安全的影响评价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涉及地下水位变动对地下空间安全影响研究领域。在离心试验模型中,使离心机加速度值并稳定运行一段时间后,记录地铁车站结构的受力、应变、变形、位移,记为地铁结构的第一状态数据;逐步升高水位,记录地铁车站结构的第二状态数据;将第二状态数据与第一状态数据对比分析,判断地下水位上升对地铁车站结构安全性、抗浮稳定性以及影响因素;降低水位,记录地铁车站结构的第三状态数据,将第三状态数据与第一、二状态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地下水下降对地铁车站结构安全的影响。本发明旨在评估和分析地下水位变动对地铁车站抗浮及结构安全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991387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220682.5
申请日:2025-02-26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吉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 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nventor: 于沭 , 苏道峰 , 尹鹏海 , 苏安双 , 王若展 , 刘树峰 , 贾穗子 , 慕洪生 , 陈祖煜 , 王逸杰 , 颜子淇 , 吕子钰 , 杨甫权 , 王淼 , 孟强 , 马耀辉 , 秦晋 , 张幸幸 , 孙方超 , 张雪东 , 郝建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石坝应急坝体溢洪道及其施工方法和应用,属于溢洪道技术领域。一种土石坝应急坝体溢洪道,包括从上游向下游依次斜向设置的进口段、泄洪槽段和消力池,进口段、泄洪槽段和消力池的下表面均铺设有防渗结构,进口段、泄洪槽段和消力池的上表面均设置有防护层,防护层的上方设置有回填层;所述泄洪槽段包括阶梯型的消能段和均流段,均流段通过消能段与进口段连接,消能段通过均流段与消力池连接。本发明所述的土石坝应急坝体溢洪道及其施工方法和应用,防渗结构实现单向排水,有效的降低了坝体的浸润线;通过消能段和均流段的设置提高了溢洪道的消能效果。本发明实现水库在紧急情况下可以通过应急坝体溢洪道泄洪,降低水库水位,降低水库大坝漫顶溃决的风险,保证下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5961617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310015836.8
申请日:2023-01-04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E02D5/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耗能锚杆装置,包括第一钢绞线、锚具、锚垫板、第二钢绞线、弹簧压缩套筒、可预设位移的自锁件、EPS板;所述第一钢绞线和所述第二钢绞线的顶端依次穿过所述弹簧压缩套筒、EPS板、锚垫板并由千斤顶进行张拉施加预应力后锚固在所述锚具上,所述所述第一钢绞线和所述第二钢绞线的另一端伸入预设孔洞并通过注浆固定;所述可预设位移的自锁件连接在所述第一钢绞线上,所述EPS板连接在所述弹簧压缩套筒与所述锚垫板之间。本发明在强震发生时能够消耗大量地震能量,使边坡在地震过程中始终保持稳定,不受地震作用发生滑坡或崩塌等次生灾害,对处于地震带上的边坡能够有效地增强其稳定性与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996807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593770.6
申请日:2022-05-27
Applicant: 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是一种基于离散元的急倾斜煤层开采受扰动岩体分带判别方法,用于对急倾斜煤层开采时,对上覆不同程度的受扰动岩体进行分带,并准确圈定出各带的范围。该方法是采用如下步骤实现的:S1:确定离散元软件建立模型的范围;S2:确定受扰动岩体的区域范围;S3:划分水平层扰动区、倾斜层扰动区;S4:根据变异系数确定水平层扰动区中的垮落带、裂缝‑整体移动带;S5:根据变异系数确定倾斜层扰动区中的垮落带、裂缝‑整体移动带;S6:合并,得到垮落带、裂缝‑整体移动带的区域范围。本发明对急倾斜煤层开采受扰动岩体进行分带判别,能够更好地解决急倾斜煤层开采过程中上覆受扰动岩体两带发育高度及分布范围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463842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010245915.4
申请日:2020-03-31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nventor: 贾穗子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矩形截面柱及其的使用方法,其中,组合矩形截面柱包括带U形翼钢管混凝土核心柱、四个L形截面长木单元和多个竹胶板,带U形翼钢管混凝土核心柱包括钢管混凝土核心柱和四个U形翼T形钢板,U形翼T形钢板的腹板固定在钢管混凝土核心柱的侧面上,翼板的折边分别位于腹板的两侧,两两相邻的U形翼T形钢板之间的空区形成咬合安装区;四个L形截面长木单元由多个小短木采用第一竹销钉和乳胶拼接加工而成;四个L形截面长木单元分别嵌设四个咬合安装区中,多个竹胶板采用第二竹销钉和第二结构胶分别固定在组合柱的侧面上。本发明的组合矩形梁能够有效地对小截面木材和竹资源进行回收利用,结构简单可靠、应用范围广且环保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463836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010245955.9
申请日:2020-03-31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nventor: 贾穗子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工形梁及其的制作方法,其中组合工形梁包括长木单元、第一竹胶板、多个第一销钉、带翼钢筋架、第二竹胶板、第三竹胶板和多个套箍,长木单元中的左长木单元和右长木单元均由多个小短木交错叠层拼接而成;第一竹胶板位于左长木单元和右长木单元之间且采用第一胶粘结固定;多个第一销钉均沿左右方向贯穿嵌入组合体中;带翼钢筋架与长木单元之间及第一竹胶板之间的连接界面采用第三胶粘结固定;第二竹胶板和第三竹胶板分别对应地固定在工形梁基件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多个套箍套设在工形梁结构的外周面上。本发明的组合工形梁能够有效地对小截面木材和竹资源进行回收利用,提高钢筋使用量,结构简单可靠、应用范围广且环保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463835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010244262.8
申请日:2020-03-31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nventor: 贾穗子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工形梁及其制作方法,其中组合工形梁包括轻钢、长木单元、多个第一销钉、竹胶板和多个套箍,轻钢包括腹板、上翼缘和下翼缘;长木单元中的左长木单元和右长木单元均由多个小短木交错叠层拼装而成,左长木单元和右长木单元分别嵌固在轻钢的左咬合腔和右咬合腔中;多个第一销钉的外周面上涂刷第二胶后均沿左右方向贯穿嵌入工形梁基件的左长木单元、腹板以及右长木单元中;竹胶板中的上竹胶板和下竹胶板分别对应地固定工形梁基件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从而形成工形梁结构;多个套箍套设在工形梁结构的外周面上。本发明的组合工形梁能够有效地对小截面木材和竹资源进行回收利用,结构简单可靠、应用范围广且环保性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