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505270B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011148417.4
申请日:2020-10-23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水库滞温层溶解氧的优化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构建水库的水动力‑水质模型,模拟水库溶解氧的变化特征,以调度量、水位和硝酸盐浓度作为影响因子,分析三种因子对溶解氧浓度的影响规律,给出优化滞温层溶解氧浓度的建议。水库应尽可能通过供水调度和抽水蓄能调度增大水体的垂向扰动、增加底部溶解氧的补给;热分层初期和中期水库保持水库高水位运行降低滞温层的耗氧率,在热分层末期水库应尽可能降低水库运行水位缩短热分层的持续时间;在沉积物污染较严重的水库应保持一定的硝酸盐浓度,有效缓解滞温层溶解氧的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12505270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148417.4
申请日:2020-10-23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水库滞温层溶解氧的优化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构建水库的水动力‑水质模型,模拟水库溶解氧的变化特征,以调度量、水位和硝酸盐浓度作为影响因子,分析三种因子对溶解氧浓度的影响规律,给出优化滞温层溶解氧浓度的建议。水库应尽可能通过供水调度和抽水蓄能调度增大水体的垂向扰动、增加底部溶解氧的补给;热分层初期和中期水库保持水库高水位运行降低滞温层的耗氧率,在热分层末期水库应尽可能降低水库运行水位缩短热分层的持续时间;在沉积物污染较严重的水库应保持一定的硝酸盐浓度,有效缓解滞温层溶解氧的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19880042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186567.0
申请日:2025-02-20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用于河湖水体多场扫描感知的无人船监测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上位机、无人船以及由无人船搭载的下位机与各功能模块;上位机通过下位机控制无人船巡航并进行数据和水样的采集;下位机用于与上位机进行数据交互,接受上位机下发的指令控制无人船及各功能模块,并将各功能模块感知的各类数据反馈至上位机;各功能模块包括定位模块、无线通讯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水样采集模块、环境监测模块、动力驱动模块、避障模块、预警指示模块以及电源模块。本发明所述系统及方法能够进行河湖水体多要素自动化感知,完成无人船对河湖水体的全场遍历高效准确监测,实现在多因素扰动下河湖水体点状数据向面状数据的科学插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985909B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120442.3
申请日:2024-01-29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C02F11/00 , C02F11/12 , A01G24/10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道底泥的处理及再利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对河道底泥进行采样,筛除杂物,获得底泥样品;步骤二、利用硝酸改性活性炭,再将其与聚乙二醇复合,成膜,制备聚乙二醇复合炭基过滤膜,并利用其对所述底泥样品进行多次过滤,吸附重金属离子,将过滤分离后的固体进行风干、过筛,获得风干底泥;步骤三、将所述风干底泥与风干后的正常土壤混合均匀,获得混合基质,用作植物培养基质。本发明将河道底泥进行处理再利用,制得了植物培养基质,保护环境,节约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919685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111171783.6
申请日:2021-10-0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优化生态流量分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研究流域的流域图,建立生态流量管理系统模型;S2、对生态流量管理系统模型进行优化,得到优化完成的生态流量管理系统模型;S3、采用优化完成的生态流量管理系统模型进行流量分配,完成流量分配;本发明解决了水资源短缺流域水资源分配不合理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354205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110664859.2
申请日:2021-06-16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改进型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外设置有过滤部,壳体内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絮凝部、增压部、搅拌部,过滤部与搅拌部连通,絮凝部通过增压部与搅拌部连通;壳体外设置有絮凝剂储存箱和杂质收集箱,絮凝剂储存箱与搅拌部连通,杂质收集箱与絮凝部连通;增压部包括与搅拌部连通的若干导水管,导水管下方对应设置有增压筒,增压筒内设置有增气垫,增压筒出水端连通有集水管。本发明能够实现提高絮凝剂的混合程度,进而提高絮凝剂的使用效果,同时降低微气泡产生和杂质收集过程中的能耗,从而达到低能耗,低成本处理污水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878772B
公开(公告)日:2023-02-21
申请号:CN202210632275.1
申请日:2022-06-07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污水处理的检测预警监测系统,包括:采集模块、处理模块、预测模块与报警模块;采集模块用于实时采集污水的原始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实时采集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与污染物计算;预测模块用于根据处理后的原始数据与污染物计算结果进行污水处理未来趋势预测;报警模块用于根据污水处理趋势预测结果进行预防报警。本发明通过实时监测需检测的污水中污染物的相关数据,以此来实时计算各污染物的排放量,并对各项数据的发展趋势以及污水处理的趋势进行智能化和实时的未来趋势预测,真正实现了对污水处理发展趋势的实时计算与智能预测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5669297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087109.4
申请日:2022-09-07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滨海盐沼湿地植被的修复方法。本发明提供的修复方法:在拟修复滨海盐沼湿地的表层填埋秸秆;且在所述拟修复滨海盐沼湿地表面塑造微地形;所述微地形包括垄坎与沟壑相间的地形形态。本发明提供的修复方法,采用植物秸秆添加和“垄‑沟‑垄”的伏垄塑沟的微地形改造形式相嵌套的修复技术模式,能够极大降低潮汐侵蚀强度,有效改善水文连通条件,水盐条件、种子库丰度和营养条件。本发明提供的修复方法适合于南北方滩涂湿地中有性繁殖方式的本地物种恢复实践,普适性强,机械操作简单,成本低廉,适合大面积退化区的修复工程开展。
-
公开(公告)号:CN115025540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968275.9
申请日:2022-08-12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处理塔,其内部中空,所述处理塔的顶部设有进水口,底部设有排液口,侧壁下部设有排泥口;多个驱动辊,其由上至下左右交替间隔设置在所述处理塔的左右两侧,任一驱动辊水平设置并由固设于所述处理塔外壁上的步进电机驱动转动,所述驱动辊的侧壁上沿其轴向开设有接口;过滤板,其为伸缩滤板,所述过滤板的两端分别与左右相邻的两个所述驱动辊上的接口可拆卸连接;其中,所述过滤板能在所述多个驱动辊的作用下在所述处理塔内上下移动,且当所述过滤板移动至所述处理塔的底部时,所述过滤板的低端与所述排泥口连通。本发明具有能自动清理过滤板上的淤泥,省时省力、过滤效率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675051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227748.X
申请日:2022-03-0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1P5/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压差测量的河流流速监测装置、系统和方法,包括:漂浮在水面的船体,船体长宽比大于一,船吃水以下的前端的迎水面和后端的背水面分别设置压力传感器,船体中设有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与两个压力传感器连接的采集模块,采集模块与带有存储器的数据处理模块连接,数据处理模块与卫星定位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连接。本发明利用漂流在水面的无动力测量船的船头和船尾的迎水面压力、背水面压力差测量出水流的流速,并通过无线通讯网将测量的数据传输至地面的数据处理中心。本发明可以在卫星定位信号和公共网络信号较差甚至没有的情况下,也能够测得水流数据,实现了不依赖卫星定位和公共通讯网络的数据传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