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9039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1275238.5
申请日:2024-09-12
Applicant: 中国海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艇的全自动收放装置及方法,属于无人艇收放技术领域,包括发射系统、接收系统;发射系统包括吊机臂,吊机臂上设置两轴自稳云台、储气系统、止荡桶,吊机钢缆向下穿过止荡桶后与锥形吊锤相连;两轴自稳云台上设置发射筒,发射筒内设置发射弹,发射筒顶部端口与储气系统相连;发射弹与锥形吊锤之间通过牵引绳相连;接收系统包括起吊机构、绞车;起吊机构包括起吊支架,起吊支架顶端设置接收器,起吊支架下端设置吊锤锁紧机构;接收器顶端口内侧设置自收紧绳套,自收紧绳套的自由端与绞车相连。本发明通过发射系统、接收系统的设置,不再需要工作人员手动将无人艇与起重机的吊钩进行连接的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16868966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640664.3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中国海洋大学
IPC: A01K79/0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水下捕捞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抓取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机构、第二连接机构和夹持机构;第一连接机构包括热缩硅胶管以及套设于热缩硅胶管外的支撑结构;第二连接机构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机构连接,第二连接机构为可形变设置;夹持机构设置于第二连接机构的另一端,夹持机构在第二连接机构的形变带动下改变抓取位置。本申请通过第一连接机构、第二连接机构与夹持机构的共同配合,能够实现多个自由度的运动,从而实现灵活性较高的柔性抓取操作。这样通过夹持机构的形变而实现的抓取控制,能够有效降低抓取操作过程中的震动和噪声,从而降低抓取操作对水流的影响,进而提升对于被抓取对象的抓取效果。本申请还公开一种捕捞机器人。
-
公开(公告)号:CN111486825A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2010308177.3
申请日:2020-04-18
Applicant: 中国海洋大学
IPC: G01C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海洋湍流观测系统,该系统从前至后依次包括湍流观测舱、能源舱、姿态调节舱和推进舱;所述湍流观测舱包括艏部导流罩,在艏部导流罩的前端中心处设置有湍流观测仪,湍流观测仪伸出艏部导流罩一段距离;所述能源舱包括第一耐压舱体,在第一耐压舱体的前端设置有前端球盖,艏部导流罩与前端球盖相连接,在第一耐压舱体的内部设置有固定电池组;所述姿态调节舱包括第二耐压舱体,在第二耐压舱体的内部设置有姿态调节装置和浮力补偿装置;所述推进舱包括尾部导流罩,尾部导流罩与后端球盖连接,在尾部导流罩内设置有转向装置和推进装置。本发明能够实现海洋湍流的高时空覆盖、高分辨率的长期连续、大范围、自主式立体观测。
-
公开(公告)号:CN109131803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1009302.X
申请日:2018-08-31
Applicant: 中国海洋大学
IPC: B63G8/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G8/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深海作业设备用耐高压浮力自标定装置,包括深海耐高压舱、深海耐高压柱囊、耐高压柱囊伸缩调节和支撑机构、动力往复式行程驱动机构等;所述深海耐高压柱囊设置在深海耐高压舱的一端,且与深海耐高压舱连通,耐高压柱囊伸缩调节和支撑机构设置在深海耐高压柱囊的内部,动力往复式行程驱动机构通过行程连杆与耐高压柱囊伸缩调节和支撑机构连接,控制耐高压柱囊伸缩调节和支撑机构进行伸展和收缩动作,进而带动深海耐高压柱囊舒展或紧缩,体积发生变化,所述动力往复式行程驱动机构设置在深海耐高压舱的内部。本发明通过设计结构紧凑轻巧的耐高压柱囊伸缩调节和支撑机构及动力往复式行程驱动机构,实现对浮力驱动系统的机械微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09018258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633639.1
申请日:2018-06-20
Applicant: 中国海洋大学
IPC: B63C11/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C11/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多级抛载装置,包括一级抛载支架、二级抛载段体和抛载电机,抛载电机的电机转轴与传动轴套连接,传动轴套的末端分别与一级抛载支架、二级抛载支架螺纹连接;所述抛载电机设置在观测系统主体段的底部,在观测系统主体段上设置有通讯耐压舱、存储控制舱、浮体、阻尼刷和天线。本发明采用一个电机实现两级抛载,当遇到水下有泥沙情况防止系统陷入泥沙设计二级抛载,正常情况下系统抛载重物(一级抛载支架)可以上浮,当系统陷入泥沙中时,控制二级抛载。有效解决了在复杂环境中设备抛载重物后不能上浮问题,提高了设备回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428740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473244.7
申请日:2023-11-08
Applicant: 中国海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曲面自适应模块及海上风机塔桩巡检机器人,其中,曲面自适应模块包括第一驱动单元和曲面自适应单元,曲面自适应单元包括第一传动机构,第一传动机构的两端分别传动连接第二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与副箱体固定连接,第一驱动单元设置在主箱体内且可将旋转运动依次传递至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以驱动副箱体相对主箱体转动。进而改变副箱体与主箱体之间的角度,以适应不同尺寸的塔桩。
-
公开(公告)号:CN109115187B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810633637.2
申请日:2018-06-20
Applicant: 中国海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水下子母系统矩阵式同步释放装置,包括控制舱、电机、螺纹连杆、支撑杆、多连杆组合机构和支架;电机的转轴通过联轴器与螺纹连杆的一端传动连接,螺纹连杆的另一端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固定在支撑杆的一端,在螺纹连杆上设置有牵引托盘;所述多连杆组合机构包括若干个连杆组,每一连杆组对应一个子系统的释放;通过电机带动螺纹连杆转动,螺纹连杆带动牵引托盘直线移动,进而带动连杆组撑开,进行释放子系统。本发明采用伞骨架模型原理组成平行四边形连杆,可保证子系统在释放过程中不产生左右摇晃;四组平行四边形固定在同一个牵引托盘上,牵引托盘的上下运动带动四组平行杆结构做相同的伸展和收缩运动保证释放的同一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828835B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710211900.4
申请日:2017-04-01
Applicant: 中国海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海水下机器人用自适应浮力微标定集散系统,由复数个自适应浮力微标定装置组成;单个自适应浮力微标定装置包括筒仓、弹性球囊、球囊涨缩机构、动力驱动机构和控制模块;筒仓为一段水密的空心圆筒;动力驱动机构设置在筒仓的内腔;弹性球囊为弹性材料制成的内腔空心半球体且与筒仓的前端以水密结构连接;球囊涨缩机构设置在弹性球囊的内腔;球囊涨缩机构通过伸缩连杆与动力驱动机构连接;设在筒仓内腔的控制模块驱动并控制动力驱动机构的运转。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紧凑,能够实现浮力的微标定和微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08279084A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810207439.X
申请日:2018-03-14
Applicant: 中国海洋大学
IPC: G01L5/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推进器测试装置,包括长条形水槽,在长条形水槽的内部套设长条形卡槽,长条形水槽与长条形卡槽之间形成左右直线段和前后弧形段,左右直线段以及前后弧形段相通构成环形水槽;在环形水槽的左侧或右侧直线段上设置有支撑架,在支撑架上安装有轨道,在轨道上安装有推进器支架,所述推进器支架的下端固定推进器,推进器支架通过滑块沿轨道滑动;所述推进器支架的上端还设置有压片,所述支撑架的一端设置有与压片相配合的压力传感器,压片与压力传感器处于同一直线上。本发明有效降低了紊流对推进器推力测试的影响,提高了测量的准确度,设计简单,操作便捷,满足了市场需求,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218838B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610573834.0
申请日:2016-07-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洋湍流观测技术,具体是一种基于MEMS技术的全海深湍流混合矩阵型剖面观测系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海洋湍流观测技术无法实现全海深同步多采样点立体观测的问题。基于MEMS技术的全海深湍流混合矩阵型剖面观测系统,包括母弹观测系统和子弹观测系统;所述母弹观测系统包括母弹壳体、母弹整流罩、提拉锁、姿态稳定束、通信模块、母弹传感模块、母弹运行监测模块、母弹数据存储模块、母弹微控单元、母弹电池、母弹电磁抛载机构、母弹配重、水深监测模块、机械臂;所述子弹观测系统包括子弹壳体、子弹整流罩、导航定位模块、子弹传感模块、子弹运行监测模块、子弹数据存储模块、子弹微控单元、子弹电池。本发明适用于海洋湍流观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