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545384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0505132.4
申请日:2022-05-1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元星 , 李斌 , 王俊 , 杨心刚 , 刘志宾 , 刁晓虹 , 李涛永 , 吴丹 , 雷珽 , 曹博源 , 张晶 , 蒋林洳 , 李康 , 赵轩 , 杜洋 , 唐啸 , 李德智 , 郭京超 , 覃剑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调度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聚合商与电网的协同调度方法及装置,包括:基于聚合商的响应贡献度和响应置信度确定聚合商参与需求响应的优先级;基于聚合商内部充电站的负荷贡献度确定聚合商内部充电站参与需求响应的优先级;利用聚合商参与需求响应的优先级和聚合商内部充电站参与需求响应的优先级制定需求响应调度方案,并调度聚合商及其内部充电站参与需求响应。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提出了充电聚合商聚合大规模电动汽车与电网的协同调度策略,从而保证电力负荷的相对平稳。
-
公开(公告)号:CN115564163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0505052.9
申请日:2022-05-10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元星 , 李斌 , 王俊 , 吴丹 , 刘志宾 , 刁晓虹 , 李涛永 , 杨心刚 , 曹博源 , 杜洋 , 张晶 , 蒋林洳 , 李康 , 赵轩 , 雷珽 , 唐啸 , 李德智 , 郭京超 , 覃剑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桩路网协同规划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车桩路网协同规划方法及装置,包括:求解预先构建的多目标车桩路网协同规划模型,得到规划区域内各网格节点与各充电站的距离;基于规划区域内各网格节点与各充电站的距离规划所述规划区域内的充电站。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采取多目标的优化规划技术,可以实现从交通网到充电服务网络乃至配电网的多环节高效利用,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改善清洁能源利用情况,进而促进电动汽车大规模、大范围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018126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506862.6
申请日:2022-05-11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综合响应系数的电动汽车负荷聚合调控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采集电动汽车充电信息;步骤2、根据步骤1所采集的电动汽车充电信息,计算用户参与聚合调控响应指标,并确定各聚合调控响应指标的权重;步骤3、基于步骤2获得的各用户参与聚合调控响应指标的计算结果,计算电动汽车的综合响应系数,并形成初始聚合调控方案;步骤4、以调度计划与实际考虑综合响应系数确定的负荷功率偏差最小为目标,以调度后的负荷率、峰谷差、负荷波动率约束,进行电动汽车负荷的聚合调控优化。本发明能够解决传统聚合调控复杂程度高,对用户的调度响应评估费时费力,易出现维数灾害且计算时间过长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018126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210506862.6
申请日:2022-05-11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F17/1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综合响应系数的电动汽车负荷聚合调控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采集电动汽车充电信息;步骤2、根据步骤1所采集的电动汽车充电信息,计算用户参与聚合调控响应指标,并确定各聚合调控响应指标的权重;步骤3、基于步骤2获得的各用户参与聚合调控响应指标的计算结果,计算电动汽车的综合响应系数,并形成初始聚合调控方案;步骤4、以调度计划与实际考虑综合响应系数确定的负荷功率偏差最小为目标,以调度后的负荷率、峰谷差、负荷波动率约束,进行电动汽车负荷的聚合调控优化。本发明能够解决传统聚合调控复杂程度高,对用户的调度响应评估费时费力,易出现维数灾害且计算时间过长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381016B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804563.X
申请日:2024-06-21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电站的负荷预测和电网负荷平衡方法与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各电动汽车用户对应的充电偏好权重系数;根据权重系数、用户以及充电站信息计算不同充电站对于用户的吸引力效用;根据吸引力效用筛选最符合用户偏好的充电站列表,确定各个充电站的目标用户,预测各个充电站的负荷;以各个充电站的负荷方差最小化为优化目标,以充电电价、充电排队等待时间和剩余里程为约束条件,建立单目标优化模型并求解,得到各个充电站的充电桩分时电价策略,进行电网负荷平衡。本发明能够有效提升充电站电力系统运行效率和稳定性,减轻热点区域负荷压力,实现电网负荷平衡。
-
公开(公告)号:CN118261402B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676262.3
申请日:2024-05-29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18/243 , G06F18/10 , G06F18/214 , G06N2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城市多源数据的充电站空间电量预测的方法与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涵盖目标区域交通、居住、企业、商业以及充电站运营数据的城市多源数据;对目标区域进行网格化处理,以网格为单位进行多维度特征计算,对计算得到的网格特征数据进行自适应异常值处理,形成以网格为单位的空间数据模型;采用空间数据模型中的特征数据,构建并优化日均充电量预测模型;采用优化后的预测模型对每个网格的日均充电量进行预测,预测结果形成充电需求的空间分布图,作为充电站空间电量预测结果。本发明考虑典型空间因素建立电量预测模型,可以更准确、更可靠地识别出不同地区的用电需求,为未来的充换电基础设施更新提供数据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7057523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0730517.5
申请日:2023-06-19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30/0283 , G06Q50/06 , G06F18/23213 , G06N3/0442 ,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负荷预测的配电网储能双层规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配电网的日负荷曲线;基于k‑means++聚类对日负荷曲线进行聚类分析,划分日负荷场景;针对不同的日负荷场景,分别提取输入特征的重要性值波动矩阵;建立BILSTM短期负荷预测模型,基于重要性值波动矩阵修正模型的输入特征,得到各个场景下的短期负荷预测结果;基于短期负荷预测结果,建立配电网储能规划双层模型,上层以储能年投资成本最小为目标,下层以配电网日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引入二阶锥松弛转化模型非凸约束,采用双层优化算法求解配电网储能规划双层模型,实现配电网在储能规划中的最优经济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预测精度高、改善了电压波动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830510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793396.8
申请日:2018-07-16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理统计的电力数据预处理方法,包括原始数据集输入步骤、抽取数据步骤、负值与空值筛查步骤、异常大值筛查步骤、数据初步预分类步骤和标签添加步骤。本发明的基于数理统计的电力数据预处理方法,将数理统计中的四分位数检测和标准分数检测方法结合在一起,可以帮助电网工作人员提高审查原始异常数据的效率,优化原始数据集的数据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6451308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1012637.8
申请日:2016-11-17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5kV/10kV合杆配电线路防雷装置,35kV/10kV合杆配电线路为直线杆塔上方一回路三相35kV线路、下方一回路三相10kV线路,在三相10kV线路中任意两相安装线路避雷器,在基杆塔塔顶安装避雷线支架与避雷线,在基杆塔上安装与避雷线支架、10kV线路横担上的线路避雷器连接的接地引下线与接地体。此装置具有降低改造成本与运行维修工作量,大幅降低35kV/10kV合杆配电线路的雷击跳闸率且提高经济效益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65939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670187.6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电站管理方法及系统,涉及电力管理和电动汽车充电领域,主要方案为:采集充电设备数据和车辆数据;分别计算多项量化值;根据多项量化值计算充电需求等级CDR,与阈值比较判断充电需求等级;计算电池可充电量上限QU,进一步得到最佳充电量QO,计算当前时刻的实际充电功率PC,进一步得到实际充电的有效功率PE,并得到最佳充电时长TH;计算充电位空闲率RF,与阈值比较对不同充电需求等级的车辆分配充电位;计算综合风险评估指标R,与阈值比较判断是否发出预警,预警时计算调整后的充电功率Pnew,通过阈值比较调整充电策略;基于采集的数据计算充电费用HK;此方法能够精准评估车辆充电需求、合理分配充电资源、保障充电安全高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