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118091B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510531935.7
申请日:2015-08-2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T17/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构建多精度非均匀地质网格曲面模型方法和系统,该方法能够实现构建多精度的非均匀地质网格曲面,以满足工程地质网格曲面模型对于不同研究区域的不同建模精度需求。该地质曲面网各模型建模方法,更符合工程地质三维建模的实际需求,提高了工程地质三维模型的建模效率和准确率。该方法,包括步骤:S1,建模参数定义,即定义建立地质网格曲面模型的基本参数;S2,确定网格节点,即计算曲面模型的网格节点平面坐标;S3,地质属性插值,即通过插值技术计算网格节点的地质属性值;S4,网格曲面建模,即利用步骤S3中得到的数据建立三维网格曲面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05160708B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510532049.6
申请日:2015-08-2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T17/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程地质内外业一体化的信息化系统,以工程地质专业作业流程为主线、以专业技术需求为基础,利用信息化新技术,结合移动终端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实现工程地质专业内外业一体化的信息化系统。该系统以工程地质数据库为数据核心,包括工程地质外业数据采集子系统、工程地质数据管理子系统、工程地质数据分析子系统、工程地质三维建模及可视化分析子系统、工程地质CAD绘图子系统、工程地质勘测数据可视化展示子系统,六个子系统。本发明极大地提高工程地质专业内外业的工作效率,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因技术手段产生的重复工作量,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4656134A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510106740.8
申请日:2015-03-1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震波初至读时与时距曲线动态关联的方法和系统,包括步骤:S1,拾取地震波初至读时,具体为,在地震波形数据中识别、拾取地震波初至读时,得到地震波初至读时数据;S2,建立参数文件,具体为,建立分析计算所需的解译参数文件;S3,绘制时距曲线,具体为,根据S2中所建立的解译参数文件绘制时距曲线;S4,数据动态关联分析,在S1得到的地震波初至读时数据和S3绘制的时距曲线之间建立动态联系;具体为:选择时距曲线上的数据点,打开该数据点所在的地震波数据文件,修改地震波初至读时后,及时更新时距曲线。应用于地震分析过程中,有效提高了数据分析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136040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361461.4
申请日:2019-04-3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河长制信息化管理方法及系统,通过整合现有各种基础数据、监测数据和监控视频,利用县、乡、村三级传输网络快速收敛至管理系统,面向各级领导、工作人员、社会公众提供不同层次、不同维度、不同载体的查询、上报和管理功能。通过系统的使用发挥加强水资源保护落实,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加强水污染防治,加强水环境治理,加强水生态修复,加强执法监管等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111538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360633.6
申请日:2019-04-3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洪灾害动态监测预警分析系统,以山洪灾害防治为主线、以监测信息为数据基础,利用信息化新技术,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物联网技术、统计分析技术、机器学习技术,实现山洪灾害动态预警的信息化系统。该系统以站点监测信息为基础数据,包括实时雨情子系统、实时水情子系统、洪水动态预警分析系统、分布式管理子系统四个子系统。本发明提高了山洪灾害预警精度、效率,提升了水利水电行业的科技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8761574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427354.2
申请日:2018-05-07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W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W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降雨量估算方法,包括:将研究区域内的地面站观测降雨数据和研究区域多源卫星降雨量数据体相结合,构成研究区域多源数据集;建立基于动态贝叶斯理论的研究区域的贝叶斯降雨预测模型;利用最大熵方法求取贝叶斯降雨预测模型的非线性最优解,进而确定各个卫星数据源的最佳权重和不确定性信息;基于卫星数据源的最佳权重和不确定性,生成研究区域内应用多源信息融合降雨量的估算结果。优点为:本发明多种数据源融合分析的结果减少了由于某单类降雨信息的不准确带来的区域降雨量估算不确定性;为加强区域高精度灾害预警、规避洪涝风险或小流域暴雨洪水估算提供更为可靠的数据输入以及更丰富更精细化的建模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04656135B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510107000.6
申请日:2015-03-1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震剪切波的准确判别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步骤:S1,数据格式转换,具体为将不同型号仪器记录的不同格式的波形数据转换为预定的专有数据格式;S2,数据预处理,具体为对S1中格式转换后得到的数据进行分量数据重排和编辑文件头;S3,建立参数文件,具体为建立分析计算所需的解译参数文件;S4,计算分析,具体为根据剪切波的特征对比分析并正确拾取地震剪切波初至走时,自动计算各分量的测试结果;S5,成果取值和输出,具体为对S4得出的测试结果进行取值并输出成果。本发明可根据情况选择任一分量、不同分量的平均值、分段选取不同分量进行组合解译最终成果,保证了成果的可靠性和合理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866834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080589.X
申请日:2016-02-04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V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V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动识别折射波起点的单支折射数据解译方法和系统,首先通过循环查找和条件判断在单支时距曲线中自动识别折射波起点,然后自动计算表层地震波有效速度和下卧目标层的界面速度,最后计算出各测点的表层厚度。能大大减少在单支或相遇折射时距曲线中工程技术人员根据经验判断折射波起点所花费的时间,可显著提高单支或相遇地震折射勘探数据分析的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160708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532049.6
申请日:2015-08-2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T17/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程地质内外业一体化的信息化系统,以工程地质专业作业流程为主线、以专业技术需求为基础,利用信息化新技术,结合移动终端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实现工程地质专业内外业一体化的信息化系统。该系统以工程地质数据库为数据核心,包括工程地质外业数据采集子系统、工程地质数据管理子系统、工程地质数据分析子系统、工程地质三维建模及可视化分析子系统、工程地质CAD绘图子系统、工程地质勘测数据可视化展示子系统,六个子系统。本发明极大地提高工程地质专业内外业的工作效率,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因技术手段产生的重复工作量,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6887041A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710099897.1
申请日:2017-02-23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T17/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T17/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地质现象空间发育趋势的地质三维建模方法和系统,包括步骤:S1、地质数据输入,具体为输入工程勘察成果数据并确定工程地质三维建模的有效数据;S2、定义模型参数,具体为定义建模地质对象、模型几何属性和模型地质属性参数;S3、构建地质曲面模型,具体为根据所述地质数据和所述模型参数建立单一地质对象的曲面模型;S4、构建综合地质模型,具体为通过对各地质对象的曲面模型进行耦合和相关几何运算构建地质综合模型。本发明提高了工程地质三维建模的准确率和效率,同时能够实现工程地质三维模型与勘察数据的动态关联,可实现地质三维模型的动态更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