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地光伏支架微型钢管桩的桩孔成型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86538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759119.0

    申请日:2024-06-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山地光伏支架微型钢管桩的桩孔成型装置及方法,涉及光伏施工技术领域,包括:安装单元和支撑稳定单元;所述支撑稳定单元共设有两组,且两组支撑稳定单元安装在安装单元的前后两侧;所述安装单元上安装有桩孔成型单元;所述安装单元上安装有土壤收集单元;所述携带把手共设有两个,且两个携带把手焊接在安装支撑框架的左右两侧;本发明,当工作人员安装支撑框架放置在其余位置时,两个稳定插杆带动土壤收集盒体向上移动,使得土壤收集盒体中的土壤在密封底座的斜面作用下自动排出;解决了桩孔成型过程中排出的土壤通常位于桩孔外部,导致排出的土壤容易掉落到桩孔中的问题。

    一种适用于填方边坡的桩板挡墙结构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92537A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210284376.4

    申请日:2022-03-22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属于岩土工程中的支挡结构设计技术领域,特别公开一种适用于填方边坡的桩板挡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地下抗滑桩、地上抗滑桩、连系梁和预制挡土板,所述地下抗滑桩设置于地面线以下,形状为圆柱体,所述地上抗滑桩设置于地面线以上,整体为柱体,挡土侧为弧形,临空侧为矩形,地下抗滑桩与地上抗滑桩与地面线的交界处设置有连系梁,所述预制挡土板设置于地上抗滑桩的矩形侧,并于地上抗滑桩的两侧固设有矩形限位块,地上抗滑桩通过锚筋缠绕后贯穿设置于预制挡土板上的预留锚孔与预制档土板进行固定连接,本发明通过在桩与地面交接处设置连系梁,实现了地面上下抗滑桩断桩浇筑的加强,增强了结构可靠性。

    用于岩溶发育场地的变截面桩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14768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007741.2

    申请日:2024-07-2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岩溶发育场地的变截面桩及其施工方法,该结构包括:上段灌注桩与下段预制桩;上段灌注桩与下段预制桩设置于钻孔内;钻孔包括:设置于岩层内的预制段、设置于土层内的灌注段;上段灌注桩浇筑设置于灌注段内;下段预制桩容纳设置于预制段内;灌注段的孔径大于预制段的孔径;下段预制桩伸入灌注段内并与上段灌注桩连接。该结构通过在岩层段内设置下段预制桩,下段预制桩穿过溶洞段设置并在溶洞段上、下方分别设置气囊实现对溶洞段的有效封闭防止灌浆从溶洞段渗出,同时利用上段灌注桩直径大于下段预制桩直径,获得可靠受力的同时,保证预制桩在下段预制桩内的正常使用。

    单锚多次张拉锚托板挡墙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84742A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11282796.5

    申请日:2022-10-1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单锚多次张拉锚托板挡墙及施工方法,其实施步骤S1:根据填方高度,计算土压力或剩余下滑力,确定竖直方向上所需锚托板层数、水平向上各托板数量及锚索长度,并根据锚托板层数确定施工填筑层数;步骤S2:施工面侧挡墙,并注意预留锚固通道;步骤S3:在托板所在填筑高度下方500mm范围内上铺设至少1层土工格栅,形成均匀沉降层;步骤S4:达到第一计算填筑高度,张拉最下一层最远端托板对应的锚索单元并锁定;重复S3步骤,在到达第n计算填筑高度处,依次张拉第1层倒数第n块托板对应的锚索单元并锁定。该方法在竖直方向依次递减设置锚固单元,使得该挡墙整体受力科学合理,采用流水节拍张拉施工,施工上简便可行。

    一洞双机主支洞交汇段结构优化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378337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563002.5

    申请日:2024-05-08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一洞双机主支洞交汇段结构优化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其中一洞双机主支洞交汇段结构优化方法包括:获取TBM或盾构的最大件控制尺寸及其重量;根据待运输最大件控制尺寸确定运输车辆,并得到运输车辆的车辆控制参数;建立车辆轨迹坐标系,完成交汇段环境建模;根据车辆控制参数,通过车辆运动学模型确定车辆轨迹坐标系中运输车辆在交汇段运输的运输轨迹;根据确定的运输车辆在交汇段的运输轨迹,确定交汇段结构限界的边界,以此作为交汇段的结构尺寸。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为满足多台重大件向上下游运输的要求,必然会导致主支洞交汇区空间结构复杂、隧道跨度陡增,在施工运维过程中极易发生塌方等工程事故的问题。

    狭小环境下施工场地布置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569095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762463.5

    申请日:2024-06-13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建筑工程信息化技术领域,实施例具体公开了一种狭小环境下施工场地布置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其中狭小环境下施工场地布置方法包括:获取工程项目中各工区的参数,所述参数包括工程建设所需要的工区名称和各工区占地面积;获取所述工程项目的施工场地范围;根据工程项目中各工区的参数和工程项目的施工场地范围,建立各工区的施工布置模型;根据各工区的所述施工布置模型,建立各工区之间的物流关系和非物流关系;根据系统布置设计模型,建立以各工区之间物流关系和非物流关系表征的目标函数;利用优化算法对所述目标函数进行迭代寻优,当满足优化算法设定的误差界限或者达到计算最大次数时算法结束,获得施工场地的最优布置。

    一种保护既有建筑物的地下帷幕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20132952U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21568460.5

    申请日:2023-06-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保护既有建筑物的地下帷幕结构,包括:既有的建筑物、以及既有建筑物附近的桩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基础和所述建筑物之间开设有抗振沉井,所述抗振沉井内装设有地下帷幕结构。在本申请中,由支护挡墙、协调变形挡墙、吸能组件、第一缓冲板、桁架、第二缓冲板、缓冲件和缓冲层组成的地下帷幕结构装设于抗振沉井内,在桩基础施工过程中振动荷载作用和挤土效应的作用下,利用协调变形挡墙、吸能组件和缓冲件的协调变形特点,第一缓冲板和第二缓冲板的轻微可变形特点,以及缓冲层的阻尼粘滞特点,各层之间相互挤压耗能,起到抗变形和削减振动效应的作用,保证建筑物的安全。

    一种预制挡土板和抗滑圆桩的连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6999657U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220628586.6

    申请日:2022-03-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岩土工程中的支挡结构设计技术领域,特别公开一种预制挡土板和抗滑圆桩的连接结构,包括挡土板和抗滑圆桩,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挡土板和第二挡土板,第一挡土板的挡土侧与第二挡板的面侧部分搭接,并于搭接位置设置纵向预留孔道分别贯穿第一挡土板和第二挡土板,所述预留孔道内设钢筋插销及灌水泥浆;所述第一挡土板挡土侧面设置有限位块和横向贯穿的预留锚孔,抗滑圆桩置于限位块之间,预留锚孔设置于限位块远离抗滑圆桩的一侧,所述抗滑圆桩通过锚筋缠绕后穿过预留锚孔与第一挡土板两侧进行张拉锁定连接;本发明使用的挡土板为预制,方便吊装,锚筋无锚固段,张拉无需等待,节约了施工工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