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86538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759119.0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山地光伏支架微型钢管桩的桩孔成型装置及方法,涉及光伏施工技术领域,包括:安装单元和支撑稳定单元;所述支撑稳定单元共设有两组,且两组支撑稳定单元安装在安装单元的前后两侧;所述安装单元上安装有桩孔成型单元;所述安装单元上安装有土壤收集单元;所述携带把手共设有两个,且两个携带把手焊接在安装支撑框架的左右两侧;本发明,当工作人员安装支撑框架放置在其余位置时,两个稳定插杆带动土壤收集盒体向上移动,使得土壤收集盒体中的土壤在密封底座的斜面作用下自动排出;解决了桩孔成型过程中排出的土壤通常位于桩孔外部,导致排出的土壤容易掉落到桩孔中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341470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627877.3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伏光热利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地道风耦合光伏光热一体化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光伏余热回收模块、热水模块及地道风模块;方法包括将太阳能转化为空气的热能和电能,空气的热能用于给流入的空气加热,电能在经过处理后供用电使用;并实时采集太阳能温度变化率,将采集到的温度变化率数据输出;接收加热后的空气,并利用加热后的空气对水槽中的水进行加热,并将加热后的水输出,以供生活用水使用或供地暖使用;接受采集到的太阳能温度变化率,根据接收到的数据控制进风量,将室外空气引入室内,并在引入的过程中对空气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空气输送到地道中,沿多个地道最终流向光伏板集热器进行加热。本发明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826280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860557.6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能源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速公路分布式光伏源网荷储一体化系统及控制方法,系统包括连接建立模块、策略控制模块、报告生成模块;方法包括确定布设光伏发电设备的位置和数量,建立光伏发电设备与电网、充电桩及电能存储器的连接;通过控制器,将光伏发电设备、电网、充电桩及电能存储器进行集成控制,按照控制策略实现电网、充电桩及电能存储器功能的协调与控制;控制器根据控制策略,实时监控光伏发电模块、能量储存模块和充电桩模块的运行状态,将实时监测的数据以图表形式展示,并生成报告。本发明实现高速公路分布式光伏源网荷储一体化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控制,提高系统的发电效率、储能效率和供电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704612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715906.7
申请日:2023-12-14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F24F12/00 , F24F11/62 , F24H4/02 , F24H15/375 , F24H15/335 , F28F27/00
Abstract: 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基于能耗监控的冷热回收循环方法和系统,通过读取、收集、存储空调机组系统和生活热水机组系统运行的相关数据,建立室外温度与空调机组耗电量的函数关系和室外温度与空调机组制冷量的函数关系,获取生活热水的用水量情况;控制空调冷却塔循环泵流量,通过调节进入冷却塔的水量,调节标准冷凝器的水温,对热回收水温进行调节;控制热水系统空气能热泵机组及热泵循环泵启停,控制空气能热泵机组及热泵循环泵需要运行的时间,确保将生活热水加热至使用所需温度。本发明能够获得空调冷凝热回收系统总的最佳能耗运行工况,并调节系统在最佳能耗的高效区运行,避免常规的冷凝热回收无法根据空调机组制冷量及生活热水用量进行自适应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16562093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536463.9
申请日:2023-05-1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17 , G06F30/28 , G06F17/13 , G06T17/0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低阻力高分流均匀性分集水器选型方法及其装置,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建立待选型分集水器及待改进分集水器的三维模型;步骤S2:采用流体模拟软件ANSYS对各分集水器的三维模型进行离散网格化处理,得到离散模型;步骤S3:采用基于Pressure based求解的(k‑o)SST湍流模型并结合simple算法,分别求解各分集水器的离散模型的连续性方程和N‑S动量方程偏微分方程组;步骤S4:按下式计算各分集水器的减阻率;步骤S5:按下式分别求解各分集水器的流量不均匀系数;步骤S6:根据各分集水器的减阻率、流量不均匀系数,选取其中减阻率最高且流量不均匀系数最低的分水器和集水器作为选型结构。该方法适用于分集水器的批量化研究,降低企业试验成本,提质增效。
-
公开(公告)号:CN118293288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379222.2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给排水管道支撑装置,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底座主体,所述底座主体上表面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顶端对接夹持有外接管,所述底座主体上表面中心处设有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主体中心处的气囊垫。本发明通过设计对接组件,当工作人员将阀门开启,管内通水后,管内水压挤压活塞筒内的活塞向活塞筒底部移动,从而将活塞筒内氮气挤压通过第二连接管以及连接软管进入气囊环,气囊环充气膨胀后与第一固定环与第二固定环内侧开设的环形槽完全卡合并紧紧抵住环形槽内壁,完成进一步的密封,从而提高装置的密封性,有效避免了管道连接处漏水导致的一些经济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7513518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369446.7
申请日:2023-10-2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消防蓄水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兼做消防水池的镜面水景装置;包括涌泉喷头,还包括镜面水景单元,包括能够装盛水景用水及消防用水水源的蓄水池;循环系统单元包括用于盛接蓄水池溢流水源的集水井,集水井内安装有循环泵和循环管;水处理单元包括设备用房及内部安装的净水设备;消防取水单元包括铸铁管取水井以及与铸铁管取水井导通连接的连通管;该镜面水景装置同时具备存储室外消火栓用水的消防水池的功能,有利于提高建筑功能集成化;水处理单元与循环系统单元能够将消防取水单元与镜面水景单元之间形成连续的通路结构,较好满足消防取水要求;溢流堰结构和液位信号装置便于后台控制程序及时监测和补充液位高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834563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124017.3
申请日:2023-09-0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有轨电车的通行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交通运输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获取有轨电车的实时位置和与信号灯的行程距离,根据信号灯的通行时间窗的当前窗口剩余时长以及有轨电车通过信号灯的最短行程时间获取有轨电车通过该信号灯的实际通行时间,最后基于实际通行时间获取有轨电车不减速通过信号灯的最优速度并输出最优速度至有轨电车。本申请根据能否不减速通过该信号来优化行进速度,如果能够赶上当前的通行时间窗,则有轨电车可维持原有速度继续行驶,若不能则放慢一定行驶速度以等待下一个通行时间窗。本申请有轨电车的速度波动较小,从而保证了有轨电车运行在最优状态,且燃料电池和动力电池频繁不需要充放电。
-
公开(公告)号:CN116657760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609237.9
申请日:2023-05-2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胶合木柱的木‑钢刚接柱脚节点及其施工方法,包括两组连接在一起的胶合木层板,还包括:抗剪预制单元,卡嵌于两组胶合木层板之间,包括用于对两组胶合木层板之间的剪力进行传递的抗剪组件以及位于所述抗剪组件下端用于将两组所述胶合木层板的刚度进行加强的加固组件;支撑单元,设于胶合木层板下端用于对抗剪预制单元和胶合木层板进行支撑的支撑单元。通过在两组胶合木层板的连接处且位于加固组件上端设置抗剪组件,并通过抗剪组件与胶合木层板之间的配合,提升了胶合木柱整体抗剪能力,从而达到了胶合木柱稳定性好、可靠度高、抗震能力强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168204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159934.X
申请日:2024-08-2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Q50/26 , G06Q30/018 , G06F17/1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源网荷储低碳运行方案制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通过获取目标监控时段内目标能源系统的运行参数,根据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及储能侧的运行参数确定目标能源系统的运行性能趋势,根据运行性能趋势和目标能源系统的碳排放参数确定系统运行稳定性,根据系统运行稳定性和碳排放影响指标制定对应的运行方案。即本技术方案,一方面,综合考虑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及储能侧的运行参数,实现了对能源系统运行性能的全面评估,另一方面,能够结合运行性能趋势和目标能源系统的碳排放参数确定系统运行稳定性,进而制定出既能保证系统运行稳定性又能减少碳排放的运行方案,从而避免能源系统在运行时出现异常运行和碳排放过高现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