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NPR钢筋的钢筋混凝土梁体外预应力加固结构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76880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857310.4

    申请日:2023-07-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NPR钢筋的钢筋混凝土梁体外预应力加固结构,包括NPR钢筋、锚固结构以及用于张拉所述NPR钢筋的预应力施加组件;所述预应力施加组件包括钢筋预应力施加锚具、穿心式张拉千斤顶、导杆、临固组件和锚板组件;所述临固组件包括可夹紧固定在所述钢筋混凝土梁结构两侧的夹板夹具和设置在所述夹板夹具下方的安装座,本发明的加固结构通过对预应力材料进行优化以保证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在实现加固的同时,可以克服动力荷载下的大变形问题,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本发明的方法使用前述的钢筋混凝土梁体外预应力加固结构,在临时固定张拉千斤顶时不在混凝土梁结构上打孔,能够减少体外预应力加固时对钢筋混凝土梁结构的二次损伤。

    一种光纤与NPR锚索结合的边坡阶梯式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63650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837150.7

    申请日:2023-0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滑坡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纤与NPR锚索结合的边坡阶梯式监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光纤传感器按照预设方式固定在NPR锚索上,形成锚索光纤传感器;将编号分组后的锚索光纤传感器固定在边坡内;获取每个锚索光纤传感器对应的牛顿力,基于牛顿力进行拟合获取每个锚索光纤传感器对应的牛顿力变化曲线;根据每个锚索光纤传感器对应的牛顿力变化曲线判断预警等级,并根据预警等级确定判断时长;在判断时长内获取每个时刻各锚索光纤传感器对应的应变值;根据每组锚索光纤传感器中各锚索光纤传感器每个时刻对应的应变值确定最可能发生滑坡的位置。本发明能够精确的对边坡滑坡进行预警,并确定边坡最可能发生滑坡的位置。

    研究综掘面巷道中粉尘运移规律的可视化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90687B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510424182.X

    申请日:2015-07-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研究综掘面巷道中粉尘运移规律的可视化试验装置及方法,该试验装置包括模型巷道、发尘系统、通风除尘系统、热湿气体供给系统和流场监测系统;模型巷道包括透明的巷道主体,发尘系统包括变频发尘器,通风除尘系统包括送风管、抽风管、变频吸尘器、变频鼓风机,热湿气体供给系统包括恒温水浴和备用风机,流场监测系统包括接触式测量装置和非接触测量装置。该试验方法采用上述试验装置模拟、观测并分析粉尘在巷道中复杂环境下的运移过程。本发明可实现冷态巷道中无通风作用情况下粉尘运移过程,又能模拟热湿条件下巷道中粉尘扩散、运移及沉积现象,还能模拟多通风条件下风场对巷道中粉尘分布的影响情况。

    模拟综掘面巷道热湿环境中粉尘运移的可视化试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47640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610034016.3

    申请日:2016-01-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综掘面巷道热湿环境中粉尘运移的可视化试验装置及方法,包括模型巷道、发尘系统、热湿气体供给系统、通风系统、流场监测系统和除尘系统。通过模拟巷道热湿环境中粉尘在通风系统作用下的运移过程,可视化研究不同产尘量、抽压比和通风方式条件下粉尘的运移特征。通过粉尘分布的定量与定性信息,分析通风系统作用下粉尘扩散、运移、沉降及分布等特征信息,并分析各信息的内在联系,揭示复杂风流作用下综掘面巷道的粉尘运移及分布的时空变化规律,确定合理的通风控尘参数,对目标工作面控尘工艺进行优化,为综掘面的风场达到最优排尘情况提供有效依据。

    一种跨断层隧道围岩抗震变形与监测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788590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310046660.2

    申请日:2023-01-3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隧道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跨断层隧道围岩抗震变形与监测的控制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基于各风险评估因子以及各风险评估因子对应的评估权重,构建风险评估矩阵,以建立风险值与破坏程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风险评估因子至少包括:围岩相对变形量、强度应力比和震中距;获取目标隧道的风险评估因子的取值,并基于风险评估矩阵,计算目标隧道的风险值,以根据风险值与破坏程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隧道所属的破坏程度;基于不同破坏程度采用隔震减震措施、吸能支护措施联合防治,当隧道严重破坏时,在施加减震措施的基础上运用高应力NPR锚网索强化支护效果,通过模型相似试验对地震破坏的控制效果进行评价,反馈并优化支护方案。

    一种基于全剪切-渗流耦合的动态冲击剪切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309942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874377.X

    申请日:2024-12-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石冲击剪切模拟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全剪切‑渗流耦合的动态冲击剪切装置,静态加载框架内部设有用于放置岩石模拟件的试验腔,静态加载框架的一侧连接节理渗流模块,远离节理渗流模块的一侧对应连接渗流盒;静态加载模块包括四个加载件,入射杆平行于其中一个水平分布的加载件,入射杆的一端伸入静态加载框架后抵触在第一试块的外壁,另一端对应连接有气缸通过气缸向入射杆供气,子弹通过入射杆提高动能后冲击第一试块。同时具备渗流和冲击剪切的功能,更加贴合复杂地质环境,揭示深部岩石赋水条件下的动态剪切特性。

    一种基于全剪切-渗流耦合的动态冲击剪切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309942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874377.X

    申请日:2024-12-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石冲击剪切模拟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全剪切‑渗流耦合的动态冲击剪切装置,静态加载框架内部设有用于放置岩石模拟件的试验腔,静态加载框架的一侧连接节理渗流模块,远离节理渗流模块的一侧对应连接渗流盒;静态加载模块包括四个加载件,入射杆平行于其中一个水平分布的加载件,入射杆的一端伸入静态加载框架后抵触在第一试块的外壁,另一端对应连接有气缸通过气缸向入射杆供气,子弹通过入射杆提高动能后冲击第一试块。同时具备渗流和冲击剪切的功能,更加贴合复杂地质环境,揭示深部岩石赋水条件下的动态剪切特性。

    一种深部矿井多级减压恒压供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569114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610126126.2

    申请日:2016-03-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3B1/02 E03B7/07

    Abstract: 一种深部矿井多级减压恒压供水系统,其系统中的水源通过一级降压主管路与浅层采掘工作面相连接;一级降压主管路另一个出水端与降压水池相连接;降压水池的出水端与二级降压分支管路相连接;二级降压分支管路在不同深度的用水层设有出水端,每个二级降压分支管路出水端的上方都设置有机械减压阀;二级降压分支管路14的每个出水端分别与各用水层的低压供水管路相对应连接,低压供水管路15上均匀顺序安装有自动减压阀电接触点压力表以及电动球阀;低压供水管路的出水端与各个深层采掘工作面的进水端相连接;该一种深部矿井多级减压恒压供水系统能够减少井下水资源和电能的浪费,有效改善井下工作环境,保证煤矿井下安全生产、维护职工的职业健康。

    研究综掘面巷道中粉尘运移规律的可视化试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90687A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510424182.X

    申请日:2015-07-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研究综掘面巷道中粉尘运移规律的可视化试验装置及方法,该试验装置包括模型巷道、发尘系统、通风除尘系统、热湿气体供给系统和流场监测系统;模型巷道包括透明的巷道主体,发尘系统包括变频发尘器,通风除尘系统包括送风管、抽风管、变频吸尘器、变频鼓风机,热湿气体供给系统包括恒温水浴和备用风机,流场监测系统包括接触式测量装置和非接触测量装置。该试验方法采用上述试验装置模拟、观测并分析粉尘在巷道中复杂环境下的运移过程。本发明可实现冷态巷道中无通风作用情况下粉尘运移过程,又能模拟热湿条件下巷道中粉尘扩散、运移及沉积现象,还能模拟多通风条件下风场对巷道中粉尘分布的影响情况。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