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灾害监测预测及预警系统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821065A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510042319.5

    申请日:2015-01-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8B2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地灾害监测预测及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系统、数据传输系统、数据处理中心、预警系统;数据采集系统用于采集相关数据信息并通过数据传输系统传输至数据处理中心,数据处理中心将传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及入库,预警系统根据数据处理中心的处理结果判断是否进行预警操作。本发明属于基于灾害形成机理及成灾过程的预警和预警方法,精度高,误报率低,整套系统搭建费用较低,易于实现;通过实验推广至水电、交通以及城镇的监测预警实践,取得了显著减灾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

    泥石流起动临界清水流量测算方法及起动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53944A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310403573.4

    申请日:2013-0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沟道侵蚀型泥石流起动的临界清水流量测算方法及起动监测方法。针对现有技术只适用于坡面侵蚀型泥石流起动临界流量测算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沟道侵蚀型泥石流起动的临界清水流量测算方法。本方法基于沟道侵蚀型泥石流起动时刻沟道粗化层中值粒径的起动概率与沟道地形特征数据的对应关系的原理,通过统计分析泥石流起动时固体物质中值粒径的起动概率,结合起动概率计算方法测算泥石流起动清水流量。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沟道侵蚀型泥石流起动降雨量阈值测算方法,以及利用雨量阈值测算监测实现的泥石流起动监测系统。本发明方法原理可靠,计算过程科学简便,能够应用于缺资料地区沟道侵蚀性泥石流起动临界降雨量的确定。

    基于地震和干旱监测的泥石流发育区灾害早期动态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93102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310024317.4

    申请日:2013-01-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地震和干旱监测的泥石流发育区灾害早期动态预测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泥石流灾害早期预警技术不够成熟,不利于人们对泥石流进行防治的问题。该基于地震和干旱监测的泥石流发育区灾害早期动态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搜集泥石流预测区域及该区域附近的历史地震活动情况、长序列降雨资料和地形资料;确定泥石流预测区域所属的典型泥石流发育区,结合典型泥石流发育区的泥石流发育与地震活动和干旱的耦合关系分析得出泥石流发育与地震活动和干旱的相关性;根据计算得出的地震活动和干旱对泥石流发育的影响判定泥石流的易发程度。通过上述方案,本发明达到了对泥石流进行准确预测的目的,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泥石流起动临界清水流量测算方法及起动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53944B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310403573.4

    申请日:2013-0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沟道侵蚀型泥石流起动的临界清水流量测算方法及起动监测方法。针对现有技术只适用于坡面侵蚀型泥石流起动临界流量测算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沟道侵蚀型泥石流起动的临界清水流量测算方法。本方法基于沟道侵蚀型泥石流起动时刻沟道粗化层中值粒径的起动概率与沟道地形特征数据的对应关系的原理,通过统计分析泥石流起动时固体物质中值粒径的起动概率,结合起动概率计算方法测算泥石流起动清水流量。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沟道侵蚀型泥石流起动降雨量阈值测算方法,以及利用雨量阈值测算监测实现的泥石流起动监测系统。本发明方法原理可靠,计算过程科学简便,能够应用于缺资料地区沟道侵蚀性泥石流起动临界降雨量的确定。

    基于地震和干旱监测的泥石流发育区灾害早期动态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93102B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310024317.4

    申请日:2013-01-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地震和干旱监测的泥石流发育区灾害早期动态预测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泥石流灾害早期预警技术不够成熟,不利于人们对泥石流进行防治的问题。该基于地震和干旱监测的泥石流发育区灾害早期动态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搜集泥石流预测区域及该区域附近的历史地震活动情况、长序列降雨资料和地形资料;确定泥石流预测区域所属的典型泥石流发育区,结合典型泥石流发育区的泥石流发育与地震活动和干旱的耦合关系分析得出泥石流发育与地震活动和干旱的相关性;根据计算得出的地震活动和干旱对泥石流发育的影响判定泥石流的易发程度。通过上述方案,本发明达到了对泥石流进行准确预测的目的,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阵性泥石流平均峰值流量与泥石流一次总量计算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598582B

    公开(公告)日:2011-06-29

    申请号:CN200910059915.9

    申请日:2009-0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阵性泥石流平均峰值流量值和泥石流一次总量计算方法及其应用。针对现有技术中对泥石流一次总量计算准确度和实用性较低,以及缺乏阵性泥石流平均峰值流量计算方法的不足,本发明提供利用现场测量数据计算阵性泥石流平均峰值流量值和泥石流一次总量的计算方法。该计算方法以对1987-2004年间全国现有的所有可靠观测数据分析结果为基础,建立起的阵性泥石流平均峰值流量值计算模型。并以阵性泥石流平均峰值流量值计算为关键步骤,建立阵性泥石流一次总量计算模型和混合性泥石流一次总量计算模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通过泥石流现场的测量调访,较准确地计算出泥石流相关流量和总量指标,填补了研究领域空白,特别适合于工程应用需要。

    阵性泥石流平均峰值流量与泥石流一次总量计算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598582A

    公开(公告)日:2009-12-09

    申请号:CN200910059915.9

    申请日:2009-0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阵性泥石流平均峰值流量值和泥石流一次总量计算方法及其应用。针对现有技术中对泥石流一次总量计算准确度和实用性较低,以及缺乏阵性泥石流平均峰值流量计算方法的不足,本发明提供利用现场测量数据计算阵性泥石流平均峰值流量值和泥石流一次总量的计算方法。该计算方法以对1987-2004年间全国现有的所有可靠观测数据分析结果为基础,建立起的阵性泥石流平均峰值流量值计算模型。并以阵性泥石流平均峰值流量值计算为关键步骤,建立阵性泥石流一次总量计算模型和混合性泥石流一次总量计算模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通过泥石流现场的测量调访,较准确地计算出泥石流相关流量和总量指标,填补了研究领域空白,特别适合于工程应用需要。

    基于红外和振动的雪崩监测报警仪器

    公开(公告)号:CN204256899U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20544835.9

    申请日:2014-09-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红外和振动的雪崩监测报警仪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振动传感器、红外测距位移计、数据自动记录仪、数据采集终端、无线网络终端、智能红绿灯系统;振动传感器和红外测距位移计与数据采集终端连接,数据采集终端与数据自动记录仪连接,数据采集终端与无线网络终端连接,无线网络终端通过无线网络与智能红绿灯系统通信。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基于红外和振动的雪崩监测报警仪器;通过对雪崩区域采用红外及振动的监测方式,确定雪崩发生的时间,并通过无线传感网组网与传输技术将信息发送到公路沿线设置的专用红绿灯系统,实现雪崩区域预警功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