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区泥石流流量的计算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972087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248100.4

    申请日:2025-0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泥石流流量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高寒区泥石流流量的计算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其方法包括:获取高寒区监测站点的包含地表气温和逐小时降水量的气象数据,并基于所述气象数据得到降雪量和降雨量;基于所述气象数据、所述降雪量和所述降雨量,分别计算所述高寒区监测站点的积雪径流数据、冰川融化产生的径流数据、降雨驱动的泥石流沟口流量数据及地下水流量数据;根据所述高寒区监测站点的积雪径流数据、冰川融化产生的径流数据、降雨驱动的泥石流沟口流量数据及地下水流量数据,计算所述高寒区监测站点的泥石流流量总径流数据。

    一种大规模滑坡地质灾害快速数值仿真模拟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446587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166665.4

    申请日:2018-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规模滑坡地质灾害快速数值仿真模拟方法及系统,包括如下步骤:获取滑坡地质灾害地形数据、物源区范围、高程以及物理力学参数;划分大规模滑坡地质灾害计算区域;对粗细化网格条件进行判断,并对计算区域网格粗化、网格细化和网格结构化;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对地表灾害动力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输出n个计算区域的计算结果,并将n个计算区域的计算结果合并成一个计算区域输出。该方法通过对计算区域进行区域划分、网格粗细化和结构化网格,将有物源、需要计算的区域进行精细化计算,没有物源、不需要计算的区域网格粗化,不仅实现对大规模的计算网格进行计算,而且提高了计算速率,实现了对大规模滑坡地质灾害的快速模拟计算。

    模拟节理岩质边坡渐进破坏的改进三角形网格数值流形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34555B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0761567.4

    申请日:2024-06-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模拟节理岩质边坡渐进破坏的改进三角形网格数值流形法包括以下分步骤:建立节理岩质边坡的初始几何模型;建立初始几何模型的三角形网格离散计算模型;根据三角形网格离散计算模型构造奇异流形单元的全局位移场,通过增强型广义Duffy变换公式计算奇异函数积分;根据同时考虑摩擦与粘结的锥互补接触力计算模型计算接触力;根据奇异函数积分和接触力计算纹尖端附近应力场并结合临界长度开裂准则确定节理岩质边坡所含裂纹的开裂情况。本发明提出的改进型方法能得到更准确的裂纹扩展路径和渐进破坏过程,主要体现在:能合理描述裂纹尖附近端位移间断和应力奇异;奇异函数的数值积分精度更高;提高了接触力计算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能同时考虑岩体的拉剪和压剪破裂。

    模拟节理岩质边坡渐进破坏的改进三角形网格数值流形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34555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761567.4

    申请日:2024-06-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模拟节理岩质边坡渐进破坏的改进三角形网格数值流形法包括以下分步骤:建立节理岩质边坡的初始几何模型;建立初始几何模型的三角形网格离散计算模型;根据三角形网格离散计算模型构造奇异流形单元的全局位移场,通过增强型广义Duffy变换公式计算奇异函数积分;根据同时考虑摩擦与粘结的锥互补接触力计算模型计算接触力;根据奇异函数积分和接触力计算纹尖端附近应力场并结合临界长度开裂准则确定节理岩质边坡所含裂纹的开裂情况。本发明提出的改进型方法能得到更准确的裂纹扩展路径和渐进破坏过程,主要体现在:能合理描述裂纹尖附近端位移间断和应力奇异;奇异函数的数值积分精度更高;提高了接触力计算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能同时考虑岩体的拉剪和压剪破裂。

    基于方位角的将岩块间角角接触转换为角边接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11000B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0799236.5

    申请日:2023-06-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方位角的将岩块间角角接触转换为角边接触的方法,包括S1、构建离散岩块的初始几何模型和设置计算参数;S2、确定两个岩块之间的角角接触;S3、将角角接触划分为候选接触边同体的角角接触和候选接触边异体的角角接触;S4、对角角接触进行平面空间划分;S5、采用离散介质数值方法计算角角接触中两岩块接触角点的瞬时速度;S6、计算角角接触中两岩块接触角点瞬时速度的方位角;S7、基于瞬时速度的方位角,将角角接触向角边接触转换。本发明实现了接触边的合理选择,适应更广泛的应用场景,能更准确预测离散岩块的运动(56)对比文件Huo Fan等.Cone-complementary manifoldmethod for stability and failure analysisof jointed/fractured rockmasses.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2021,全文.苏振超;薛艳霞.基于瞬时角速度矢和角加速度矢的合成运动定理的证明.莆田学院学报.2017,(05),全文.鲁军,张楚汉,王光纶,金峰.岩体动静力稳定分析的三维离散元数值模型.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10),全文.

    一种柔性防护棚洞及其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93328A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110372820.X

    申请日:2011-1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耗能减震器的柔性防护棚洞及其设计方法。针对现有技术中耗能减震棚洞仅适用于直柱式棚洞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有耗能减震的柔性防护棚洞及其设计方法。防护棚洞包括棚体、支座,以及连接棚体与支座的耗能减震器,棚体是拱式结构,棚体包括多根平行并排的钢结构主拱圈,主拱圈通过网状排列的支撑圆管连接成一体;主拱圈外侧安装双层柔性防护网,所述柔性防护网是环形钢丝网,该棚洞特别适用于安装在桥面路段上方。本发明还提供上述防护棚洞的设计方法,解决耗能减震器壁厚设计参数的确定。本发明产品结构简单、建设容易、防护效果好,特别适用于桥面路段上方;棚洞设计方法原理可靠、过程简便,适用于工程领域需要。

    一种椭球形颗粒之间接触相互作用的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0012535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145930.4

    申请日:2025-02-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椭球形颗粒之间接触相互作用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一般椭球形颗粒模型,根据一般椭球形颗粒模型生成椭球形颗粒,并确定椭球形颗粒的质量和初始运动状态;确定相互接触的椭球形颗粒;获取椭球形颗粒的初始半解析几何迭代点,并确定椭球形颗粒之间的最近点;基于椭球形颗粒之间的最近点确定椭球形颗粒之间的接触力,并根据椭球形颗粒的质量、初始运动状态以及椭球形颗粒之间的接触力,获取椭球形颗粒之间接触相互作用后的空间位置和运动状态。本发明能够更精确、更高效、更稳定地分析椭球形颗粒之间接触的相互作用。

    基于方位角的将岩块间角角接触转换为角边接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11000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799236.5

    申请日:2023-06-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方位角的将岩块间角角接触转换为角边接触的方法,包括S1、构建离散岩块的初始几何模型和设置计算参数;S2、确定两个岩块之间的角角接触;S3、将角角接触划分为候选接触边同体的角角接触和候选接触边异体的角角接触;S4、对角角接触进行平面空间划分;S5、采用离散介质数值方法计算角角接触中两岩块接触角点的瞬时速度;S6、计算角角接触中两岩块接触角点瞬时速度的方位角;S7、基于瞬时速度的方位角,将角角接触向角边接触转换。本发明实现了接触边的合理选择,适应更广泛的应用场景,能更准确预测离散岩块的运动演化过程,可供相关科研、商业计算机代码和程序采纳。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