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012520B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210585737.5
申请日:2012-12-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IPC: C07H17/04 , C07H19/04 , C07H1/00 , A61K31/7048 , A61K31/7056 , A61P3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菲糖苷类衍生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酯或溶剂合物,该菲糖苷类衍生物具有如下的结构式:所述的glycosyl groups表示糖基。可以用于制备抗乙肝病毒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3012520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585737.5
申请日:2012-12-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IPC: C07H17/04 , C07H19/04 , C07H1/00 , A61K31/7048 , A61K31/7056 , A61P3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菲糖苷类衍生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酯或溶剂合物,该菲糖苷类衍生物具有如下的结构式:,所述的glycosyl groups表示糖基。可以用于制备抗乙肝病毒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1531579B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0910049511.1
申请日:2009-04-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IPC: C07C47/575 , C07C69/16 , C07D317/64 , C07C205/44 , C07C45/72 , C07C67/343 , C07C201/12 , A61K31/11 , A61K31/222 , A61K31/36 , A61P3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联芳香类化合物,具有如下的结构式:式(1) 式(2) 式(3)通过对细胞模型——乙型肝炎病毒(HBV)转染HepG2细胞(即HepG2 2.2.15细胞)分泌的HBVs抗原和e抗原的抑制试验,对其进行了筛选,发现大部分的化合物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的几个特定化合物表现出了比较好的活性,抑制率最高可达58.5%,并且在多轮实验中均能表现出稳定的治疗作用。基于此,本发明的3-取代苯酞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抗乙肝病毒生物活性的分子,可用于制备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1844970A
公开(公告)日:2010-09-29
申请号:CN201010182446.2
申请日:2010-05-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IPC: C07C43/23 , C07D493/04 , C07C43/21 , C07C69/16 , C07D317/64 , C07C311/07 , C07C205/37 , A61K31/09 , A61K31/36 , A61K31/222 , A61K31/18 , A61P31/20 , A61P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493/04 , A61K31/18 , A61K31/222 , A61K31/36 , C07C43/23 , C07C69/16 , C07C69/78 , C07C205/37 , C07C211/42 , C07C313/06 , C07C2603/26 , C07C2603/52
Abstract: 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类新型联苯环辛烯类木脂素衍生物,具有如下的结构式:通过对细胞模型——乙型肝炎病毒(HBV)转染HepG2细胞(即HepG22.2.15细胞)分泌的HBVs抗原和e抗原的抑制试验,对其进行了筛选,发现大部分的化合物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的几个特定化合物表现出了比较好的活性,并且在多轮实验中均能表现出稳定的治疗作用。基于此,本发明的新型联苯环辛烯类木脂素衍生物是一类具有抗乙肝病毒生物活性的分子,有望用于制备抗乙肝病毒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1531579A
公开(公告)日:2009-09-16
申请号:CN200910049511.1
申请日:2009-04-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IPC: C07C47/575 , C07C69/16 , C07D317/64 , C07C205/44 , C07C45/72 , C07C67/343 , C07C201/12 , A61K31/11 , A61K31/222 , A61K31/36 , A61P3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联芳香类化合物,具有如右的结构式,通过对细胞模型——乙型肝炎病毒(HBV)转染HepG2细胞(即HepG22.2.15细胞)分泌的HBVs抗原和e抗原的抑制试验,对其进行了筛选,发现大部分的化合物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的几个特定化合物表现出了比较好的活性,抑制率最高可达58.5%,并且在多轮实验中均能表现出稳定的治疗作用。基于此,本发明的3-取代苯酞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抗乙肝病毒生物活性的分子,可用于制备药物。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