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73652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343222.3
申请日:2024-09-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T7/00 , G06V10/764 , G06V10/80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时空融合的弧光检测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与终端,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待识别弧光图像,获取所述待识别弧光图像中所有预设关键点的坐标数据作为预设节点数据集;基于所述预设节点数据集获取所述待识别弧光图像对应的图数据,所述图数据以节点坐标数据作为图的节点,所述图数据以节点之间的欧式距离作为图的边;检测所述图数据中的边是否存在非0数值,若存在,则利用CNN提取所述待识别弧光图像的空间特征,并基于所述图数据获取图时序特征;将所述图时序特征与所述空间特征融合之后输入预设分类器进行分类,以获取所述待识别弧光图像对应的识别结果。本发明可以提升高压弧光检测的准确率,同时减少弧光检测的计算资源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18191276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382852.5
申请日:2024-04-01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河南中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石嘴山供电公司
Inventor: 周秀 , 田天 , 张建国 , 白金 , 王博 , 史磊 , 朱林 , 陈青松 , 杨定乾 , 赵跃 , 王健一 , 罗艳 , 高婷玉 , 李秀广 , 杨慧 , 蒋芮 , 倪辉 , 何丹东 , 祁炯 , 王璇 , 马云龙 , 张明 , 吴波 , 张伟 , 孔红伟 , 尹思源
IPC: G01N33/28 , G06F18/214 , G06N3/0499 , G06N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压器油的油品监测方法、介质及系统,属于变压器油技术领域,包括:连续获取变压器历史的运行数据,以及运行数据对应采集时刻的毛细管装置内的油柱高度数组以及定期实验方法检测的变压器油品质数据;建立基于物理变化的变压器油物理老化模型以及基于化学变化的变压器油化学老化模型;得到物理老化预测模型和化学老化预测模型;计算每个采集时刻的变压器油的物理老化指数和化学老化指数;训练一个神经网络,得到变压器油品老化预测模型;输入到变压器油品老化预测模型,得到待测变压器的物理老化指数和化学老化指数;采用初始油品以及待测变压器的物理老化指数和化学老化指数,计算待测变压器的油的当前油品,并输出给运维人员。
-
公开(公告)号:CN118191276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382852.5
申请日:2024-04-01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河南中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石嘴山供电公司
Inventor: 周秀 , 田天 , 张建国 , 白金 , 王博 , 史磊 , 朱林 , 陈青松 , 杨定乾 , 赵跃 , 王健一 , 罗艳 , 高婷玉 , 李秀广 , 杨慧 , 蒋芮 , 倪辉 , 何丹东 , 祁炯 , 王璇 , 马云龙 , 张明 , 吴波 , 张伟 , 孔红伟 , 尹思源
IPC: G01N33/28 , G06F18/214 , G06N3/0499 , G06N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压器油的油品监测方法、介质及系统,属于变压器油技术领域,包括:连续获取变压器历史的运行数据,以及运行数据对应采集时刻的毛细管装置内的油柱高度数组以及定期实验方法检测的变压器油品质数据;建立基于物理变化的变压器油物理老化模型以及基于化学变化的变压器油化学老化模型;得到物理老化预测模型和化学老化预测模型;计算每个采集时刻的变压器油的物理老化指数和化学老化指数;训练一个神经网络,得到变压器油品老化预测模型;输入到变压器油品老化预测模型,得到待测变压器的物理老化指数和化学老化指数;采用初始油品以及待测变压器的物理老化指数和化学老化指数,计算待测变压器的油的当前油品,并输出给运维人员。
-
公开(公告)号:CN119131623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121933.6
申请日:2024-08-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IPC: G06V20/17 , G06V20/10 , G06V10/82 , G06V10/764 , G06V10/766 , G06N3/0464 , G06N3/0495 , G06N3/082 , G06V10/44 , G06V10/2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电力线路巡检的小尺度目标检测方法、装置、介质及终端,该方法包括:获取输电线路数据集并进行小尺度目标标注;对基准Faster‑RCNN算法模型进行改进,得到改进后的Faster‑RCNN算法模型;利用标注后的数据集,训练并评估改进后的Faster‑RCNN算法模型,以供对利用无人机端实时采集巡检区域的输电线路图像进行小尺度目标检测。本申请的改进后的Faster‑RCNN算法模型所采用的结合了特征金字塔结构的AdvResNet网络提升了特征提取的效率,引导特征细化模块提高了小尺度目标的检测能力,ROI对齐网络提高了边界框的定位精度,进而提高了输电线路巡检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172073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341522.1
申请日:2024-03-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IPC: G06Q30/018 , G06Q10/063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弃混凝土再生处置主体信用评估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终端,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目标主体和所有业务往来主体的初始信用值;分别获取预设时间段内每个业务往来主体的目标行为动态数据,并对所有目标行为动态数据进行行为特征分析获取每个业务往来主体的所有特征评估指标;基于每个业务往来主体的所有特征评估指标获取每个业务往来主体的置信参数,基于所有业务往来主体的初始信用值和置信参数获取目标主体的信用值修正参数,基于目标主体的初始信用值和信用值修正参数获取目标主体的当前信用值。提高了废弃混凝土再生处置行业参与主体的信用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及时性、适用性和可靠性,更好地满足行业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的信用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6820451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210275271.2
申请日:2022-03-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IPC: G06F8/38 , G06F9/451 , G06F3/0488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化人机互交界面跟随方法和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对所有人机交互界面进行编码,并对所有人机交互界面中的所有数据组件进行编码;将所有显示设备中的所有人机交互界面均转化为人机交互实体界面,所有人机交互实体界面形成界面实体数据库并将其存储到边缘显示服务器中;在桌面显示设备和机柜显示设备上设置近场标签,并在移动显示设备内设置近场采集节点;移动显示设备内的近场采样节点实时判断是否识别到近场标签,若识别到移动显示设备与目标显示设备建立通讯连接,并通过预设界面转移方式进行界面转移。本发明方法可有效的降低工作人员在多个显示设备中的重复作业,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工作负荷。
-
公开(公告)号:CN112769822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110016313.6
申请日:2021-01-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数据采集装置、系统及方法,接口组件与第一协议转换器连接;数据存储组件与边缘处理器和边缘应用组件连接;边缘处理器与第二协议转换器连接,边缘处理器用于基于边缘服务模型处理第二数据得到第一处理结果数据,转发所述第一处理结果数据至第二协议转换器,第二协议转换器用于基于第二协议将第一结果数据转换为第二结果数据,并转发第二结果数据至所述通信组件;通信组件与第二协议转换器连接,用于转发第二结果数据至云端服务器。本发明用于在边缘侧直接接入传感器实现对传感器数据的融合计算、存储,并将边缘计算的结果发送到云端服务器,进一步与云端服务器实现边云协同,能够有效降低数据传输的时延及带宽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12702431A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2011551745.9
申请日:2020-12-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分布式边缘计算的工业移动设备定位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厂区管理中心和至少一子定位模块;每一子定位模块分别对应设置于一子分区内,子定位模块包括边缘计算服务器和至少一工业移动设备;工业移动设备与边缘计算服务器连接,用于获取对应工业移动设备的实时状态信息,并将实时状态信息发送至边缘计算服务器;边缘计算服务器与厂区管理中心连接;本发明将工业移动设备上位机运行的部分复杂计算能力需求的模块上移到现场的边缘计算服务器,以满足工业移动设备日益增长的计算需求;除工业移动设备原有的复杂计算以外,各种各样的AI能力扩展成为可能,实现云化工业移动设备大规模密集部署、大范围无缝切换以及应用拓展。
-
公开(公告)号:CN105678436B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410674404.9
申请日:2014-11-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云服务平台的物联网协同管理方法和系统,通过封装模块封装物联网的物理设备并作为可调用的虚拟节点接入云服务平台;通过调用分类模块按照事件调用虚拟节点,并分类为事件虚拟节点、协同虚拟节点和管理虚拟节点;事件虚拟节点汇聚对应的物理设备的采集数据;通过判断模块比较事件虚拟节点汇聚的采集数据和门限:当大于等于门限时,向云服务平台发送事件触发请求;通过管理模块,首先云服务平台由协同虚拟节点向对应的物理设备发送数据请求,然后对应的物理设备再通过管理虚拟节点向云服务平台上传采集数据,最后云服务平台根据上传采集数据对事件进行处理。本发明使海端物理设备能灵活为云服务平台提供有效实时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09277129A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810047622.8
申请日:2018-01-18
Applicant: 上海云统创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远程监控功能的智能双齿辊破碎机,包括云服务平台、智能传感器、智能传感器信息处理和控制节点和双齿辊破碎机本体,双齿辊破碎机本体包括机架、齿辊、液力耦合器、减速器和电机,双齿辊破碎机主体内部设置有智能传感器,智能传感器通过信号收发装置与智能传感器信息处理和控制节点连接,智能传感器信息处理和控制节点通过网络与云服务平台连接,通过上传信息到云服务平台,采集双齿辊破碎机周边相关设备的信息并分析产生双齿辊破碎机的智能控制参数提供给控制系统、并可以作为一个完整的节点插入整个产线的控制系统中,解决了现有的双齿辊破碎机数据采集、处理、传输方式和可集成度差等不足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