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73652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343222.3
申请日:2024-09-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T7/00 , G06V10/764 , G06V10/80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时空融合的弧光检测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与终端,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待识别弧光图像,获取所述待识别弧光图像中所有预设关键点的坐标数据作为预设节点数据集;基于所述预设节点数据集获取所述待识别弧光图像对应的图数据,所述图数据以节点坐标数据作为图的节点,所述图数据以节点之间的欧式距离作为图的边;检测所述图数据中的边是否存在非0数值,若存在,则利用CNN提取所述待识别弧光图像的空间特征,并基于所述图数据获取图时序特征;将所述图时序特征与所述空间特征融合之后输入预设分类器进行分类,以获取所述待识别弧光图像对应的识别结果。本发明可以提升高压弧光检测的准确率,同时减少弧光检测的计算资源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1970876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31286.8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阻燃型绝缘粉末,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双酚A型环氧树脂100‑120份;阻燃剂10‑15份;邻苯二甲酸酐100‑120份;环氧氯丙烷20‑30份;氮化硼0.1‑0.8份;所述阻燃剂为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其中双酚A型环氧树脂与邻苯二甲酸酐重量份比为1:1。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阻燃型绝缘粉末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的阻燃型绝缘粉末阻燃性达到V0级,并兼具良好的击穿强度、耐电弧的绝缘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193297A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910507764.2
申请日:2019-06-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 上海博物馆
IPC: B01F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纳米气泡水的方法、装置及其应用。所述方法为:水以一定流速通过储罐内由纳米多孔木炭材料组成的纳米气泡生成单元,所述纳米多孔木炭材料以一定厚度烧结于纳米气泡生成单元的多孔外壁上,纳米多孔木炭材料表面通过曝气产生微气泡,水流剪切曝气生成的微气泡,微气泡破碎产生悬浮于水中的纳米级气泡,制得纳米气泡水。本发明制备的纳米气泡水可用于清洗文物,对文物无损伤,处理过程不产生环境污染物,效率高,可以大规模地应用于文物的清洗。
-
公开(公告)号:CN110193297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1910507764.2
申请日:2019-06-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 上海博物馆
IPC: B01F23/2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纳米气泡水的方法、装置及其应用。所述方法为:水以一定流速通过储罐内由纳米多孔木炭材料组成的纳米气泡生成单元,所述纳米多孔木炭材料以一定厚度烧结于纳米气泡生成单元的多孔外壁上,纳米多孔木炭材料表面通过曝气产生微气泡,水流剪切曝气生成的微气泡,微气泡破碎产生悬浮于水中的纳米级气泡,制得纳米气泡水。本发明制备的纳米气泡水可用于清洗文物,对文物无损伤,处理过程不产生环境污染物,效率高,可以大规模地应用于文物的清洗。
-
公开(公告)号:CN116165525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211148530.1
申请日:2022-09-2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1R31/327 , G01R27/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断路器的弧触头性能评价方法,该方法包括:选取两组弧触头,每组弧触头均包括:两个弧触头;对两组弧触头均进行动态接触电阻测量,每组弧触头均确定出一个特征值;对两组弧触头中其中一组弧触头进行磨合处理,对另一组弧触头进行烧蚀处理;对两组处理后的弧触头均进行动态接触电阻测量,每组处理后的弧触头均确定出一个特征值;根据两组弧触头处理前后的特征值评价两组弧触头所对应类别的弧触头的性能。本发明能够清晰地表征弧触头处理前后的差异性,真实反映弧触头的性能动态特征,实现了对弧触头的性能动态评价,更好地反映不同材料及工艺生产的弧触头的性能差异。
-
公开(公告)号:CN115753043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310016.3
申请日:2022-10-25
Applicant: 山东泰开隔离开关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触头寿命测试装置,包括用于对触头和触指的镀银涂层测试的测试箱,测试箱内顶部固定安装有装置盒,装置盒下部两端均安装有伸缩机构,装置盒内部安装有用于驱动伸缩机构纵向往复伸缩的执行装置,测试箱内部背面位于触头位置安装有伸缩式镀银层检测装置,测试箱一内侧壁固定安装有加热盒,测试箱外侧表面位于加热盒位置固定安装有蒸汽发生器。本发明伸缩机构和夹持底座能够适应不同类型和不同尺寸触指触头的安装,通过伸缩式镀银层检测装置对触头的石墨烯镀银涂层的磨损程度进行检测,测试箱产生不同温度和湿度,能够模拟不同环境中关合闸动作对触头的石墨烯镀银层磨损造成影响的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15659795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293627.1
申请日:2022-10-21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N3/084 , G01R27/02 , G06F111/10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断口断路器的寿命评估方法、介质及系统,包括:建立双断口断路器模拟模型;获取每次烧蚀试验导致的电弧累计转移的电荷量和能量;根据每次烧蚀试验对应的动态电阻‑行程测量试验,绘制动态电阻‑行程曲线,并从中获取特征参数;以不同次数烧蚀试验的电弧累计转移的电荷量和能量,特征参数作为第一特征变量,组成训练样本;将训练样本输入训练后的神经网络,得到每类第一特征变量的贡献度;选择贡献度最大的预设数量的第一特征变量作为第二特征变量;采集实际双断口断路器的第二特征变量,并输入训练后的神经网络,输出实际双断口断路器的寿命分数,并确定寿命等级。本发明可准确评估双断口断路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5308581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111562824.4
申请日:2021-12-2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武汉大学
Inventor: 黄河 , 刘北阳 , 黎炜 , 相中华 , 李志兵 , 王羽 , 马飞越 , 吴强 , 王雯 , 颜湘莲 , 崔博源 , 徐晓东 , 田宇 , 张然 , 王浩 , 刘博 , 倪辉 , 孙尚鹏
IPC: G01R31/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评估滤波器组断路器电寿命的方法及系统,属于断路器电寿命评估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针对新出厂的滤波器组断路器进行动态接触电阻曲线测试,以获取测试结果,并获取新出厂的滤波器组断路器的设计参数;根据所述测试结果以及所述设计参数,确定故障诊断基准参量;针对已投运的滤波器组断路器或新组装的断路器,在确定所述已投运的滤波器组断路器或新组装的断路器的故障类型后,进行动态接触电阻曲线测量,获取测量结果,针对同型号滤波器组断路器的测量结果和基准参量确定所述已投运的滤波器组断路器或新组装的断路器的电寿命。本发明解决当前滤波器组断路器电寿命评估缺乏针对性及准确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108991B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1910393883.X
申请日:2019-05-1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机械开关斥力线圈盘的绝缘薄弱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变压器、电源模块、储能电容、电压监测单元、双路切换开关、放电电阻、极性转换开关、斥力线圈盘、弧光监测单元、阻尼电抗,以及直流接触器;变压器与电源模块并联;电源模块和电解电容并联;放电电阻和斥力线圈盘及阻尼电抗并联;直流接触器串联在回路中;极性转换开关用于将斥力线圈盘的正负极进行反转;双路切换开关用于检测装置在能量注入回路和能量耗散之路间进行切换;储能电容两端并联电压监测单元;弧光监测单元合成分布在斥力线圈盘的各点。解决了现有检测方法或装置检测效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108991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393883.X
申请日:2019-05-1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机械开关斥力线圈盘的绝缘薄弱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变压器、电源模块、储能电容、电压监测单元、双路切换开关、放电电阻、极性转换开关、斥力线圈盘、弧光监测单元、阻尼电抗,以及直流接触器;变压器与电源模块并联;电源模块和电解电容并联;放电电阻和斥力线圈盘及阻尼电抗并联;直流接触器串联在回路中;极性转换开关用于将斥力线圈盘的正负极进行反转;双路切换开关用于检测装置在能量注入回路和能量耗散之路间进行切换;储能电容两端并联电压监测单元;弧光监测单元合成分布在斥力线圈盘的各点。解决了现有检测方法或装置检测效率低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