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87396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588871.0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珠海光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4B10/50 , H04B10/516 , H04Q11/00 , G02B6/43 , G02B6/42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基于光子引线键合的可编程集成光芯片,包括:基板;多功能器件单元,包括多种功能器件,所述多种功能器件集成于所述基板上并可通过可擦除的光子引线键合连接;电控模块,通过金丝引线能够与任意的功能器件进行连接,以实现光芯片的不同功能。所述多功能器件单元包括:激光器模块、调制器模块、放大器模块、探测器模块、光路由模块、光滤波模块、矩阵算法模块、波导模块,共同集成于所述基板上并通过可擦除的光子引线键合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5685517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423428.8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珠海光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用于光电子器件封装的微型芯片显微转移装置及方法,包括观察组件,其包括物镜组件和目镜组件;其中物镜组件包括双筒件以及设置在双筒件内两组独立的连续变焦透镜组;目镜组件包括双目头目镜;双目头目镜设置在物镜组件的上方,且与透镜组一一对应,并将透镜组放大所得的样品实像再分别放大;载物组件,其设置在物镜组件的下方,用于放置样品;和支撑组件,观察组件设置在支撑组件上并调节物镜组件的焦距通过在物镜内设两组独立的连续变焦透镜组,使用左右眼交替观察的方式,克服了使用传统显微镜不能聚焦至两个平面高度的问题,使得转移芯片的过程更加简便,快捷,并且可以减少芯片夹取次数,减少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215218343U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21368485.1
申请日:2021-06-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珠海光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引线键合拉力测试机,由拉力测试模块,测试钩针,芯片夹具,移动平台,工作台,固定架,固定臂,照明灯,第一显微镜,第一显微镜固定座,第一显微镜旋转组件,第二显微镜,第二显微镜固定座,第二显微镜旋转组件,夹具底座,夹具旋钮,测试钩针固定杆组成。为解决金丝空间位置错综复杂,显微镜成像细节缺失造成的测试钩针对准问题,采用两个显微镜组相互配合,移动平台和测试钩针固定杆控制引线和测试钩针的相对位置,实现测试钩针的精准定位。与现有技术方案相比,本实用新型对准操作更容易,对准精度高,可以避免钩针压坏金线、钩针对准错位、钩针触底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951508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1264491.1
申请日:2022-10-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IPC: G02F1/01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光电子器件阵列封装结构,包括:电光调制器阵列芯片,多组行波电极在电光调制器阵列芯片上平行设置,行波电极的微波信号输入端和微波信号终端均为直线结构;多组传输线,与行波电极一一对应,为直线结构,沿行波电极的延伸方向设置于行波电极的微波信号输入端侧上方,与行波电极的微波信号输入端连接;多组匹配负载,与行波电极一一对应,为直线结构,沿行波电极的延伸方向设置于行波电极的微波信号终端上表面,与行波电极的微波信号终端连接。该光电子器件阵列封装结构避免了传输线弯曲造成的反射与损耗,且易于实现多通道阵列化集成,可满足高带宽和阵列化的小型电光调制器应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636166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513855.6
申请日:2020-12-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可调谐单纵模半导体激光器,包括:多层半导体层,其用于产生不同频率间隔的多纵模激光;包层,其设置在多层半导体层之上,用于限制光场和载流子扩散;欧姆接触层,其设置在包层之上;其中,在包层及欧姆接触层上光刻及刻蚀形成有第一脊型波导及第二脊型波导,第一脊型波导中心位置及第二脊型波导中心位置十字正交弯曲连接,第一脊型波导及第二脊型波导用于将不同频率间隔的多纵模激光实现特定频率的单纵模激光发射;多层半导体层与第一脊型波导构成第一法布里珀罗腔半导体激光器,多层半导体层与第二脊型波导构成第二法布里珀罗腔半导体激光器。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可调谐单纵模激光器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1175574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2010004076.7
申请日:2020-01-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IPC: G01R23/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量系统,包括:光滤波器(3)用于对第一光信号选频,得到选频后的第一光信号;光移频器(4)用于将选频后的第一光信号通过单边带调制,得到调制后的第一光信号;梳妆滤波器(5)用于将第二光信号的光频梳光谱的梳齿幅度进行编码,得到功率失谐的光频梳光谱,功率失谐的光梳频光谱为整形后的第二光信号;还包括:光频梳产生装置(1)、光分束器(2)、合束器(6)、光电探测器(7)以及低频频谱仪(8)。通过光移频器(4)单边调制第一光源、通过梳妆滤波器(5)编码得到的第二光源可以得到待检测的光频率以及高精度测量高频率的微波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106549299B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610924314.X
申请日:2016-10-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IPC: H01S5/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直接调制激光器芯片的子载体封装,包括一信号电极,一地电极,一匹配电阻,一电感焊接区和一芯片贴装区。在应用时,偏置电流通过高频电感经电感焊接区注入芯片电极。相比于将电感焊接在匹配电阻与芯片贴装区之间的传统方法,本发明提出的封装结构使得匹配电阻更接近于芯片,有利于改善器件的反射性能;并且有效的减小了电感和传输线之间的寄生电容对器件高频性能的影响,提高了焊接的冗余度,降低了对封装设备的精度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539260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310193385.7
申请日:2023-02-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IPC: H01S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波信号产生装置,包括:激光器,包括两个波导结构,所述两个波导结构包括:N面电极;有源区,设置在所述N面电极上;第一P型电极,设置在所述有源区上,所述第一P型电极适用于通入电流使激光器形成工作状态;第二P型电极,设置在所述有源区上,所述第二P型电极与所述第一P型电极电隔离设置,所述第二P型电极适用于通入电流使激光器形成工作状态;其中,所述第二P型电极与所述第一P型电极耦合产生频率失谐的超模对激光信号,所述N面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一P型电极、所述第二P型电极形成导通电回路;光探测器,适用于接收所述超模对激光信号,所述光探测器用于将所述超模对激光信号拍频成为微波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113295272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010107741.5
申请日:2020-02-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光电监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光波导芯片以及键合到所述光波导芯片上的探测器芯片;所述光波导芯片的合波处开设有窗口,所述窗口的尺寸与所述探测器芯片的有源区尺寸相匹配,所述有源区用于接收从所述窗口射出的光信号,以对所述光波导芯片的光功率进行监测。本公开提供的光电监测系统无需对波导进行分光操作,从而在不衰减波导传输光功率的基础上,实现实时在线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5939934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560226.8
申请日:2022-12-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半导体激光器,所述半导体激光器包括在同一衬底上并排配置的有源区、增益调控区、相位区、光栅区和隔离区,其中,所述增益调控区采用与所述有源区相同的结构和材料,用于与所述有源区产生光电相互耦合作用,以改变所述半导体激光器的增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