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161404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692896.9
申请日:2022-06-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IPC: C12Q1/6888 , C12Q1/686 , C12Q1/6869 , C12N15/11 , G16B20/00 , G16B50/00 , G16B4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快速检测底栖生物组成初步探测深海活动冷泉的方法,属于海洋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含如下步骤:S1:采集待测环境样本;S2:环境样本过滤与eDNA提取;S3:对eDNA进行PCR扩增与高通量测序;S4:根据测定序列进行OTU聚类;S5:对比NCBInt数据库,对OTU序列进行物种注释;S6:依据所统计的底栖生物物种信息,初步评估待测位点是否为活动冷泉,活动冷泉评估的标准为:注释信息中存在深海贻贝的注释序列,且该序列的read数量占所测样本总reads数的4%以上。与其他现有方法相比,本发明方法检测经济、简单,无需频繁使用ROV或MOV进行深海原位观测就能够对目标区域进行高通量、一次性检测鉴定大量的深海底栖生物物种,并根据物种组成信息,初步判定目标区域是否为活动冷泉。
-
公开(公告)号:CN114342847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210066738.2
申请日:2022-01-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IPC: A01K61/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良金黄壳色马氏珠母贝生长的制种方法。(1)从具有快速生长特性的马氏珠母贝群体挑选雌性个体作为母本,以长耳珠母贝雄性个体作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然后通过群体内自繁,扩大群体数量;(2)从步骤(1)中获得的扩繁群体中挑选性腺成熟的雌性个体作为母本,从马氏珠母贝金黄壳色品系中挑选雄性、且外壳颜色为黄色的个体作为父本,进行人工受精、培育和养殖,获得改良金黄壳色马氏珠母贝。该方法可改良黄壳个体的大小又能保障其壳色纯度,便于其生产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985229A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910286615.8
申请日:2019-04-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化合物ilamycin C及其同系物在制备治疗三阴乳腺癌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对化合物ilamycin C影响三阴乳腺癌MDA‑MB‑231,BT‑549细胞的实验发现,化合物ilamycin C具有通过抑制IL‑6/STAT3通路的激活从而显著抑制三阴乳腺癌增殖、侵袭转移,促进凋亡的能力,因此,化合物ilamycin C能应用于制备三阴乳腺癌IL‑6/STAT3通路抑制剂的药物中。本发明为研究与开发新的抗三阴乳腺癌药物提供了候选药物,为开发利用深海微生物来源的天然活性物质提供了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344417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435805.2
申请日:2024-04-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从海洋放线菌Streptomycespratensis SCSIO LCY05ΔA的发酵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到8个细胞毒活性化合物,经结构解析,确定8个化合物为角环素类化合物warkmycins。角环素化合物化合物1‑8具体结构如式(I)所示,其中化合物1‑6为新化合物,1‑8对多种人癌细胞系均具有抗肿瘤活性,能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因此本发明为研制新的抗肿瘤药物提供了新的或新功能的先导化合物,对开发和利用中国海洋药物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5786528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0981037.1
申请日:2022-08-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IPC: C12Q1/688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马氏珠母贝生长性状关联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所述的分子标记位于SEQ ID NO.1所示核苷酸序列的第768位所示,为T/C型。本发明通过简化基因组筛选基因组SNP,对生长性状进行GWAS分析。依据获得top位点的位置信息在其上下游设计引物,对另一群体壳尺大小极端值个体进行测序,进一步从基因组序列中发掘与生长表型性状显著关联的SNP标记并鉴定其优异基因型,所述的分子标记位于SEQ ID NO.1所示核苷酸序列的第768位所示,为T/C型,TC基因型与大型个体相关,TT基因型与小型个体相关。本发明使得所鉴定的标记有较广泛的适用性;群体采用了其中的壳尺大小极端值个体,可减少验证所需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607652A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2010474684.4
申请日:2020-05-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IPC: C12Q1/6888 , C12Q1/6858 , C12Q1/6809 , C12N15/11 , G16B20/20 , G16B25/20 , G16B25/10 , G16B3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马氏珠母贝生长性状关联的InDel标记、检测引物组及开发方法。所述的InDel标记位于如SEQ ID NO.1所示序列自5’端起第103与104位碱基间插入或缺失序列TNNN,其中,NNN表示为未知碱基和碱基数量。利用本发明的开发方法创造性地从差异表达基因中来筛选InDel,并与性状进行关联,开发了一个与性状关联的分子标记SNP441。利用该分子标记SNP441设计的检测引物组,能够对待测马氏珠母贝的分子标记SNP441进行基因型分型,筛选出生长优势个体用作后备亲本进行育种,实现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
公开(公告)号:CN11899595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422458.6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IPC: C12Q1/688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鉴别两种马蹄螺的扩增子变异标记。本发明发现,在马蹄螺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I基因如SEQ ID NO.1所示核苷酸序列的第214位的位置存在扩增子变异标记,能区分Rochia nilotica,Rochia maxima。该位点碱基为A,则该马蹄螺物种为Rochia maxima,该位点碱基为G,则该马蹄螺物种为Rochia nilotica,适用于无实物样本时从eDNA序列鉴别这2个物种,或实物形态无法区分它们时。
-
公开(公告)号:CN109810919B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1910081520.2
申请日:2019-01-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IPC: C12N1/20 , C12P17/18 , C07D493/08 , C07D495/18 , A61P31/04 , A61P35/00 , C12R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安莎全碳环聚酮类抗生素及其在制备抗菌药物或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海洋疣孢菌(Verrucosispora sp.)SCSIO 07399于2018年10月22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GDMCC),地址: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编号为:GDMCC No.60466。本发明的海洋疣孢菌(Verrucosispora sp.)SCSIO 07399的发酵培养物能够制备新化合物kendomycin B‑D,如式(I)‑(III)所示,这三种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菌和抗肿瘤活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607652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010474684.4
申请日:2020-05-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IPC: C12Q1/6888 , C12Q1/6858 , C12Q1/6809 , C12N15/11 , G16B20/20 , G16B25/20 , G16B25/10 , G16B3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马氏珠母贝生长性状关联的InDel标记、检测引物组及开发方法。所述的InDel标记位于如SEQ ID NO.1所示序列自5’端起第103与104位碱基间插入或缺失序列TNNN,其中,NNN表示为未知碱基和碱基数量。利用本发明的开发方法创造性地从差异表达基因中来筛选InDel,并与性状进行关联,开发了一个与性状关联的分子标记SNP441。利用该分子标记SNP441设计的检测引物组,能够对待测马氏珠母贝的分子标记SNP441进行基因型分型,筛选出生长优势个体用作后备亲本进行育种,实现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
公开(公告)号:CN109985229B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1910286615.8
申请日:2019-04-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化合物ilamycin C及其同系物在制备治疗三阴乳腺癌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对化合物ilamycin C影响三阴乳腺癌MDA‑MB‑231,BT‑549细胞的实验发现,化合物ilamycin C具有通过抑制IL‑6/STAT3通路的激活从而显著抑制三阴乳腺癌增殖、侵袭转移,促进凋亡的能力,因此,化合物ilamycin C能应用于制备三阴乳腺癌IL‑6/STAT3通路抑制剂的药物中。本发明为研究与开发新的抗三阴乳腺癌药物提供了候选药物,为开发利用深海微生物来源的天然活性物质提供了科学依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