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531263B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611245847.1
申请日:2016-12-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IPC: G21C2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铅基堆零功率物理实验装置,包括堆容器、燃料元件、固态铅增殖剂、反射层、反应性控制系统、中子源系统、屏蔽系统等部件。本发明通过固态铅增殖剂和燃料元件短棒的灵活拼接,实现实验装置各种堆芯结构的模块化布置;通过在堆容器内插入或抽出含钨金属的中子吸收组件,实现实验装置的次临界和临界双模式运行;通过在燃料元件内易裂变材料中添加稀土元素,解决了中子源驱动环境下堆芯功率和中子通量分布的均匀性问题;通过采用新型颗粒状中子吸收材料,实现屏蔽系统的灵活结构和方便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05261401B
公开(公告)日:2017-07-11
申请号:CN201510559216.6
申请日:2015-08-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IPC: G21C15/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池内液态重金属冷却反应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该池内液态重金属冷却反应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位于液态重金属冷却反应堆池内,主要由热空气上升管道、冷空气下降管道、圆柱形隔热层、烟囱、阀门组成,安装在液态重金属冷却反应堆冷池内侧、热池和堆芯外侧间的热隔板空隙内。本发明完全依靠空气的自然循环,采用重力驱动的非能动方式,不借助任何外部电源将堆芯余热排出,所述的池内液态重金属冷却反应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能在事故工况下瞬时启动,无需人为干涉,该系统设备简单,换热面积大,排出堆芯热量效率高,能够较好的维持反应堆安全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6531263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1245847.1
申请日:2016-12-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IPC: G21C2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C2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铅基堆零功率物理实验装置,包括堆容器、燃料元件、固态铅增殖剂、反射层、反应性控制系统、中子源系统、屏蔽系统等部件。本发明通过固态铅增殖剂和燃料元件短棒的灵活拼接,实现实验装置各种堆芯结构的模块化布置;通过在堆容器内插入或抽出含钨金属的中子吸收组件,实现实验装置的次临界和临界双模式运行;通过在燃料元件内易裂变材料中添加稀土元素,解决了中子源驱动环境下堆芯功率和中子通量分布的均匀性问题;通过采用新型颗粒状中子吸收材料,实现屏蔽系统的灵活结构和方便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03399820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310367668.5
申请日:2013-08-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1/36
Abstract: 一种基于事件树的序列和后果分析的故障判断系统及方法,包括:数据输入模块,获取给定系统可靠性数据和结构数据,并以故障树模型和事件树模型的方式存储;事件树解析模块,对给定的事件树模型和故障树模型进行处理,采用分别替代法处理事件树的成功分支,构造成传统的序列故障树模型和后果故障树模型;故障树预处理模块对给定的故障树模型进行预处理;故障树分析模块对给定的故障树模型进行故障模式分析及概率计算、重要度计算、敏感性计算、不确定性分析;图表显示模块以图表形式显示给定系统的故障分析结果。本发明能准确的构建序列和后果故障树,对事件树的每个功能事件的成功分支分别进行各种近似计算和精确计算,提高了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244064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586318.7
申请日:2015-09-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IPC: G21C19/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液态重金属冷却反应堆冷却剂排空系统及排空方法,属于液态重金属冷却反应堆辅助系统;冷却剂排空系统包括下降管道、上升管道、阀口、钨球塞和气体控制系统。本发明利用管道的连接设计,通过钨球塞与阀口配合的密封作用,使得液态重金属反应堆在无须通过液态重金属泵的情况下,通过管道内的气体压力,将冷却剂排出堆池内。本发明不依赖与液态金属接触的机械能动部件,可以实现液态重金属反应堆冷却剂的排出,确保反应堆内部构件维修或退役时合适的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03646095A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申请号:CN201310699648.8
申请日:2013-12-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7/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9
Abstract: 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共因失效的可靠性判断系统及方法,可对大型复杂系统进行包含共因失效的可靠性分析。该系统主要包括4个模块:数据收集器,获取共因失效数据和给定系统信息并提供给其它模块;共因失效分析器,根据共因失效数据确定基本事件分组,并对其进行共因失效分析;故障树模型解析器,根据基本事件分组结果修改给定系统的故障树模型;故障树分析器,对给定故障树模型进行分析。本发明可对任意类型的非匀称共因失效进行分析,能够更加准确的对大型复杂系统进行可靠性分析和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03425845A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310376857.9
申请日:2013-08-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核动力装置的安全可靠性评价系统及方法,包括,用户建立目标系统的可靠性模型;根据所建立的可靠性模型和输入的设备可靠性参数,计算出系统的可靠性,评价系统所处的可靠性状态;将计算结果发送给用户;用户可以利用本发明方便的对核动力装置进行可靠性评价,从而辅助用户进行PSA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03400193A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310368248.9
申请日:2013-08-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用于核电站的三日风险滚动监测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包括:数据库模块、维修计划模块、风险评估模块、三日风险滚动显示模块;数据库模块,存储核电站所有设备的可靠性模型,核电站的实时风险模型;维修计划模块,实现管理核电站维修计划的功能,从数据库模块导入需要维修的设备以及设备对应的维修时间数据,进行调整优化;风险评估模块,实现评估维修计划风险的功能,从数据库模块导入核电站的当前配置状态数据和维修计划数据,进行风险评估和风险预测;三日风险滚动显示模块,实现当前时间之前的风险滚动显示及当前时间之后三天的风险滚动预测的功能。本发明可以方便地调整维修计划,评估其风险情况,还可提供过去三天风险情况和未来三天风险水平趋势的展示。
-
公开(公告)号:CN103646095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310699648.8
申请日:2013-12-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7/30
Abstract: 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共因失效的可靠性判断系统及方法,可对大型复杂系统进行包含共因失效的可靠性分析。该系统主要包括4个模块:数据收集器,获取共因失效数据和给定系统信息并提供给其它模块;共因失效分析器,根据共因失效数据确定基本事件分组,并对其进行共因失效分析;故障树模型解析器,根据基本事件分组结果修改给定系统的故障树模型;故障树分析器,对给定故障树模型进行分析。本发明可对任意类型的非匀称共因失效进行分析,能够更加准确的对大型复杂系统进行可靠性分析和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03235881B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310139327.2
申请日:2013-04-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基于最小割集的核反应堆故障监测系统,为核反应堆系统的故障诊断提供决策支持,该系统也能够应用于航空、航海、化工等相关领域。该系统主要由以下6个模块组成:模型解析器、任务分发器、并行机、结果收集器、割集解析器、故障诊断器。该系统具有存储效率高、计算速度快、容易部署与维护等特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并行机对故障树每层节点并行计算,较大程度的提高了计算速度和准确性,能够有效地对核反应堆故障进行诊断和监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