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避免乙醇干扰的甲醛浓度预测方法、终端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030944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003962.8

    申请日:2023-08-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避免乙醇干扰的甲醛浓度预测方法、终端设备及介质,该方法中包括:采集不同浓度下甲醛和乙醇的传感器测量值和对应的真实浓度值组成训练集;构建支持向量回归模型,设定模型的输入为甲醛和乙醇传感器输出的电压测量值,模型的输出为预测的甲醛浓度值和乙醇浓度值,通过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模型的超参数进行优化后,通过训练集对模型进行训练;通过训练后的模型将待测区域甲醛和乙醇传感器输出的电压测量值转换为甲醛浓度预测值和乙醇浓度预测值。本发明提高了甲醛检测的准确性,削弱了乙醛对甲醇检测的干扰。

    一种城市扩张模拟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757060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483509.5

    申请日:2023-04-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扩张模拟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中包括:训练各自然分区的城市用地开发潜力模型;将预测基期时点上目标区域的空间变量因子栅格数据输入城市用地开发潜力模型内,预测得到城市用地开发潜力空间数据;将城市用地开发潜力空间数据与规划约束空间数据、随机因素空间数据和空间邻域因素数据进行空间叠加计算,得到城市用地综合转换概率数据;分别在每个行政分区内开展迭代模拟,将大于综合转换概率阈值的用地设定为新增用地;判断行政分区新增用地总面积是否大于扩张目标总量,如果是,迭代完成;否则,调整综合转换概率阈值后,重新迭代。本发明能更好的反映城市自下而上扩张和自上而下管控的单元差异性。

    一种温度传感器校准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412937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310412464.2

    申请日:2023-04-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温度传感器校准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中包括:采集温度传感器的测量值和对应的真实温度值,通过湿度补偿方式对温度传感器的测量值进行补偿后,将补偿后的测量值和对应的真实温度值组成训练集;构建神经网络模型,设定模型的输入为补偿后的测量值,输出为修正后的温度值,通过训练集对模型进行训练,使得修正后的温度值与真实温度值的差异最小,将训练后的模型作为温度校准模型;对待校准温度传感器的测量值进行补偿后,输入温度校准模型,得到待校准温度传感器校准后的温度值。本发明可以减小现有的线性回归模型中不能考虑的非线性误差问题,且增加湿度补偿,提高了校准的准确性。

    一种基于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的城市建成区提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97949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010395106.1

    申请日:2020-05-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的城市建成区提取方法,其可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城市的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和Landsat影像光谱数据,并对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进行重采样得到RNTL,同时从Landsat影像光谱数据提取NDVI、NDWI和NDBI,其中RNTL为重采样的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NDVI为归一化植被指数,NDWI为归一化水体指数,NDBI为归一化建筑指数;S2.采用ENUI(改进夜间灯光城市指数)法提取城市建成区。本发明通过引入NDVI、NDWI及NDBI这三个指数可减少夜光数据在城市核心区的饱和现象,并能够去除夜间灯光亮度在水体、城市核心区的植被区域的灯光溢出现象,提高了城市建成区提取的准确性。

    基于景感生态学的生态环境物联网监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854847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808455.1

    申请日:2020-08-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景感生态学的生态环境物联网监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生态环境监测要素数据采集,基于景感生态学理论的内容,确定自然要素和物理感知方面的生态环境监测要素,采用非规则网格最优法进行监测点位的布设,最后在监测点位上布设相应传感器;数据传输,通过数据传输网络将传感器采集的生态环境监测要素数据传送到野外基地监控站的数据储存服务器;数据处理,按照统一布局将各类数据的信息完整地进行分类储存与分类处理;数据控制,通过设计全方位传感器接口布置、智能管理接口系统、智能监测控制终端系统和野外基地监控站共四个部分进行数据控制;以及在远程监测平台上对生态环境进行实时监测、预报预警和综合分析。

    一种基于环境物联网的盐田苫盖智能控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01925B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1910774649.1

    申请日:2019-08-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盐田塑苫控制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环境物联网的盐田苫盖智能控制系统及方法。其中,基于环境物联网的盐田苫盖智能控制系统包括苫盖设备、智能控制模块以及盐田微气候监测站;智能控制模块与苫盖设备以及盐田微气候监测站通讯连接;苫盖设备根据智能控制模块发出的控制指令进行塑苫布的展开或者收起。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环境物联网的盐田苫盖智能控制系统,通过在盐田设置盐田微气候监测站,实时监测盐田所在区域的气候变化信息,以获得盐田所在区域的气象变化预测信息,智能控制模块根据盐田所在区域的气象变化预测信息,自动判断收放苫盖的时机并控制苫盖设备展开或者收起苫盖布,从而实现盐田苫盖的自动收放。

    一种基于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的城市建成区提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97949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2010395106.1

    申请日:2020-05-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的城市建成区提取方法,其可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城市的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和Landsat影像光谱数据,并对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进行重采样得到RNTL,同时从Landsat影像光谱数据提取NDVI、NDWI和NDBI,其中RNTL为重采样的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NDVI为归一化植被指数,NDWI为归一化水体指数,NDBI为归一化建筑指数;S2.采用ENUI(改进夜间灯光城市指数)法提取城市建成区。本发明通过引入NDVI、NDWI及NDBI这三个指数可减少夜光数据在城市核心区的饱和现象,并能够去除夜间灯光亮度在水体、城市核心区的植被区域的灯光溢出现象,提高了城市建成区提取的准确性。

    一种三维生态承载力评价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0633884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10235260.X

    申请日:2019-03-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维生态承载力评价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中,包括:设定用于衡量不同土地类型的生产力的差异的均衡因子,根据每种土地类型的均衡因子计算待测区域的生态足迹;设定用于衡量不同地区之间的生产力的差异的产量因子,根据每种土地类型的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计算待测区域的生态承载力;根据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计算三维生态足迹;设定评价生态承载力强度的多个科技因子,根据生态承载力和科技因子,计算待三维生态承载力;根据三维生态足迹和三维生态承载力判定该待测区域的三维生态承载力的情况。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模型中存在的问题,可以更真实地计算分析生态承载力与生态赤字。

    一种基于环境物联网的盐田苫盖智能控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01925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10774649.1

    申请日:2019-08-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盐田塑苫控制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环境物联网的盐田苫盖智能控制系统及方法。其中,基于环境物联网的盐田苫盖智能控制系统包括苫盖设备、智能控制模块以及盐田微气候监测站;智能控制模块与苫盖设备以及盐田微气候监测站通讯连接;苫盖设备根据智能控制模块发出的控制指令进行塑苫布的展开或者收起。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环境物联网的盐田苫盖智能控制系统,通过在盐田设置盐田微气候监测站,实时监测盐田所在区域的气候变化信息,以获得盐田所在区域的气象变化预测信息,智能控制模块根据盐田所在区域的气象变化预测信息,自动判断收放苫盖的时机并控制苫盖设备展开或者收起苫盖布,从而实现盐田苫盖的自动收放。

    一种城市尺度生态红线的划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51755A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710700065.0

    申请日:2017-08-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 G06Q10/06313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态保护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城市尺度生态红线的划定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尺度生态红线的划定方法,从城市中心出发,以半径递增的圆环形区域为研究对象,找出生态系统服务极为重要区域面积占比值大于城市整体研究区其占比平均值的区域,划定此区域为生态保护红线区。本发明能够计算出一条具体可行的、操作简便快速的、可视化程度高的、能够粗略表征城市发展的生态红线,能够大致评价城市现阶段的发展和扩张对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高的区域的侵占程度,从宏观的视角来掌握一个城市发展的生态保护底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