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47517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210823004.4
申请日:2022-07-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新型三齿钳形配体、钌络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在醇脱氢制备酯反应中的应用。所述新型三齿钳形配体具有如下所示的结构: 所述三齿钳形钌络合物具有如下所示的结构:其中,R1、R2分别选自含有C1‑C20的烷基、芳基和氢等,R3、R4分别选自氢、含有C1‑C20的烷基、芳基等。所述三齿钳形配体和钌络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使用8‑胺基喹哪啶为原料合成三齿钳形配体,三齿钳型配体与金属钌催化剂前体反应,从而高效制备一类新型的三齿钳形钌络合物。本发明制得的三齿钳形配体和钌络合物具有全新的骨架结构,且制备方法条件温和、操作简单,易于工业化,所得的钳形钌催化剂在未来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如醇类化合物的脱氢反应。
-
公开(公告)号:CN117019228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006939.4
申请日:2023-08-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B01J31/24 , C07C29/149 , C07C33/26 , C07C3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钳形锰络合物在聚酯氢化降解中的应用,所述钳形锰络合物具有如下式所示的结构:#imgabs0#其中,R选自含有C1‑C20的烷基或芳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钳形锰络合物催化聚酯氢化降解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聚酯氢化降解方法具有催化剂活性高、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高、对环境污染小、操作简单、易于工业化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850337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609091.X
申请日:2022-12-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上海科技大学
IPC: C07F9/6547 , B01J31/24 , C07C1/32 , C07C15/52 , C07C41/30 , C07C43/215 , C07C17/263 , C07C25/24 , C07C319/20 , C07C321/28 , C07C209/68 , C07C211/45 , C07C43/285 , C07B3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三齿钳形锰配合物、其制备方法与在醇脱氢烯基化反应中的应用。所述三齿钳形锰配合物具有如下所示的结构:其中,R选自含有C1‑C20的烷基或芳基。所述三齿钳形锰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使用8‑胺基喹哪啶为原料经过多步合成三齿钳形配体,三齿钳型配体与五羰基溴化锰配位制备得到一类新型的三齿钳形锰配合物。本发明制备的三齿钳形锰配合物具有全新的骨架结构,制备方法简单高效,实用性高,所制得的锰配合物作为催化剂在醇类的脱氢烯基化反应中具有较高的活性,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588893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683812.X
申请日:2023-06-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C01B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储氢材料、氢气存储及脱附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储氢材料包括式I所示化合物:其中,R包括氢或甲基,其储氢容量可达7.2wt%,满足氢能存储领域对储氢材料的储氢容量需求,同时其热稳定性良好,在‑40~250℃范围内均为液态,可以在加氢和脱氢过程中保持液体状态,以维持良好的加氢、脱氢反应效率,具有实用性及良好应用前景。本发明提供的氢气存储及脱附方法可在较低温度下实现氢气的存储和脱附,解决加氢、脱氢温度过高而导致的材料分解、耗能高、催化剂失活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708037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97843.6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C07F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炔烃马氏硼氢化和多硼化制备α‑烯基硼酸酯和多硼酸酯类化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含有炔烃化合物、硼化试剂、添加剂和溶剂的混合反应体系发生马氏硼氢化反应或者多硼化反应,选择性制得α‑烯基硼酸酯,1,2,2‑烷基三硼酸酯、1,2‑烷基双硼酸酯或2,2‑烷基双硼酸酯等多硼酸酯类化合物;其中,所述炔烃化合物至少含有一个位于端位的碳碳三键,所述硼化试剂包括联硼酸酯,所述添加剂包括质子源,所述溶剂包括有机溶剂。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不需要采用金属催化剂和复杂配体,操作简单,成本低,选择性好,容易放大;且底物适用范围广,具有普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8054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854432.9
申请日:2024-12-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B01J23/75 , B01J23/755 , C07B35/02 , C07C67/303 , C07C69/75 , C07C29/19 , C07C31/27 , C07C35/08 , C07C5/10 , C07C13/18 , C07C13/28 , C07C31/135 , C07C209/72 , C07C211/35 , C07C211/17 , C07D215/06 , C07D215/04 , C07D211/06 , C07D307/7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使至少包含金属盐、助催化剂、有机溶剂的混合反应体系进行第一反应,之后加入碱性物质进行第二反应,制得金属催化剂。本发明中采用的催化剂前体为非贵金属盐,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制备的金属催化剂具有广泛的底物适用范围和良好的官能团耐受性,对设备要求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18719060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721709.4
申请日:2024-06-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B01J23/745 , B01J23/75 , B01J23/755 , B01J23/72 , B01J37/16 , C07C209/26 , C07C211/07 , C07C211/27 , C07C211/29 , C07C213/02 , C07C217/58 , C07D307/52 , C07C231/02 , C07C233/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催化剂及其催化羰基化合物还原胺化制备伯胺的方法。所述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使助催化剂和金属源在有机溶剂中进行第一反应,获得金属催化剂。所述催化羰基化合物还原胺化制备伯胺的方法是以所述金属催化剂作为催化剂,氢气作为还原剂,在有机溶剂中,催化氨源与羰基化合物发生加氢还原胺化反应,制得伯胺。本发明通过原位制备金属催化剂,不需要复杂的配体或者特定的载体,催化剂合成步骤简单,制备成本低,操作方便,容易放大,且催化剂易回收;并且制备伯胺的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具有广泛的底物适用范围,对设备要求较低,具有工业化的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430484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210824079.4
申请日:2022-07-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C07C29/149 , C07C31/20 , C07C33/26 , C07F15/00 , B01J3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酯氢化降解方法。所述聚酯氢化降解方法包括在氢气氛围中,将聚酯、添加剂、钳形钌催化剂、碱性物质在选定溶剂中加热反应,实现聚酯的降解。所述钳形钌催化剂包括三齿钳形钌络合物,其具有如下所示的结构:其中,R1、R2分别选自含有C1‑C20的烷基、芳基和氢等,R3、R4分别选自氢、含有C1‑C20的烷基、芳基等。与传统方法相比,本发明提供的聚酯氢化降解方法具有催化活性高、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高、对环境污染小、操作简单、易于工业化等优点,在未来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126058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210546631.8
申请日:2022-05-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C07C209/50 , C07C211/27 , C07C211/29 , C07C211/07 , C07C211/21 , C07C211/52 , B01J23/50 , C07C33/26 , C07D307/88 , C07C29/14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催化还原酰亚胺的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提供银催化剂以及酰亚胺;使所述酰亚胺与碱性物质分散于溶剂中形成反应液,并使所述反应液与银催化剂接触,在还原性气氛中发生还原反应,获得伯胺以及副产物;其中,所述银催化剂至少包括银团簇,酰亚胺的N取代基团为烷基或芳香基。本发明所提供的催化还原酰亚胺的方法高效清洁,不需要使用剧毒试剂,催化剂、产物和副产物易于分离且副产物也具有应用价值;本发明的收率高,最高可达95%,可制备烷基伯胺、芳基伯胺、氟取代芳基伯胺、烯基取代伯胺等。
-
公开(公告)号:CN116375638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415378.7
申请日:2023-04-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C07D215/18 , C07D215/06 , B01J35/02 , B01J23/75 , C07D215/26 , C07D215/38 , C07D215/48 , C07D209/08 , C07D241/42 , C07B35/02 , C01B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性含钴纳米颗粒在含氮杂环化合物选择性加氢中的应用及加氢还原方法。所述磁性含钴纳米颗粒是经由二价钴盐、配体、选择性添加或不添加的表面活性剂进行反应,并煅烧制得的。所述加氢还原方法包括:使含氮杂环化合物、作为催化剂的磁性含钴纳米颗粒、溶剂于高温高压反应釜内反应,实现对含氮杂环化合物的还原。本发明提供的利用磁性含钴纳米颗粒催化含氮杂环化合物选择性加氢还原的方法具有催化活性高、反应效率高、产物的选择性高、反应条件温和(氢气压力低和反应温度低),性质稳定且回收利用高等优点,该纳米颗粒在选择性催化含氮杂环化合物的方法适合规模化工业生产,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储氢领域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