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69769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111444391.2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高强高韧贝氏体时效钢及其热处理工艺。贝氏体时效钢基体组织为贝氏体,贝氏体时效钢的化学成分如下:Ni:15~20,Co:10~14,Mo:4~7,Ti:0.5~1.5,余量为Fe。热处理工艺如下:(1)等温淬火处理,以5~1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800~900℃保温0.5~2小时后,在220℃~330℃盐浴中保温5~8小时,保温结束空冷至室温;(2)时效处理,在450~550℃下保温2~4小时,以获得目标强度和韧性。时效处理后,贝氏体时效钢室温性能指标如下:屈服强度≥2.1GPa,抗拉强度≥2.2GPa,冲击功≥13J。
-
公开(公告)号:CN114369769A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111444391.2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高强高韧贝氏体时效钢及其热处理工艺。贝氏体时效钢基体组织为贝氏体,贝氏体时效钢的化学成分如下:Ni:15~20,Co:10~14,Mo:4~7,Ti:0.5~1.5,余量为Fe。热处理工艺如下:(1)等温淬火处理,以5~1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800~900℃保温0.5~2小时后,在220℃~330℃盐浴中保温5~8小时,保温结束空冷至室温;(2)时效处理,在450~550℃下保温2~4小时,以获得目标强度和韧性。时效处理后,贝氏体时效钢室温性能指标如下:屈服强度≥2.1GPa,抗拉强度≥2.2GPa,冲击功≥13J。
-
公开(公告)号:CN117983691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311809031.7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白铜毛细管的制备方法,属于材料加工技术领域。首先采用冶炼和热加工工艺制备Φ50~70mm棒材,然后采用穿孔和热轧工艺制备出外径Φ35~50mm、壁厚4.0~6.0mm管材,然后采用冷轧和中间退火工艺制备出外径Φ4~6mm、壁厚0.11mm的管材,最后采用拉拔工艺制备出尺寸为外径Φ0.15~0.20mm、壁厚0.05mm的毛细管。本发明解决了铁白铜毛细管长度和尺寸不可兼得的技术难题,获得了相关关键制备技术,实现了超长长度铁白铜毛细管的稳定性制备。该发明铁白铜毛细管的质量稳定,具有优异的强韧性,适用于小型冷凝器和热交换器,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7758161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731267.3
申请日:2023-12-1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C22C38/08 , C22C38/12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14 , C22C33/02 , B22F9/04 , B22F9/08 , B22F1/17 , B22F3/15 , B22F3/17 , B22F3/18 , B22F3/24 , C21D6/02 , C21D6/00 , B82Y30/00 , B82Y40/00 , B22F5/00 , C21D8/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结构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峰异质结构的马氏体时效钢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百分比计,其合金成分如下:Ni:18.0~21.0%,Mo:2.5~3.5%,Ti:1.0~1.8%,0.01≤Y≤0.2,C≤0.01%,Si≤0.10%,Mn≤0.10%,S≤0.008%,P≤0.008%,Fe余量。所述制备方法的工艺路线为:雾化喷粉‑低能球磨‑封装抽气‑热等静压固化成型‑锻造及轧制‑固溶+时效热处理。在低能球磨过程中加入纯Y粉,通过控制球磨的转速和球磨时间,使粉末颗粒形成表面为细晶,心部为粗晶的双峰晶粒尺寸核壳结构。利用Y元素形成的氧化物对晶界进行钉扎,确保晶界稳定性,即使在后期经过热等静压固化成型、热加工和热处理仍能保证双峰晶粒尺寸的结构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10983144B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1911189540.8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氮化物强化高熵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材料技术领域。以原子百分比计,该氮化物强化高熵合金的化学成分为:V/Nb:0.03~1.2%,N:0.40~1.2%;余量为等原子比Co、Cr、Fe、Ni。该氮化物强化高熵合金的制备方法为:配料→熔炼→浇注成型→均匀化退火→锻造→热处理。本发明通过控制材料中的V/Nb与N的含量,利用锻造及时效工艺控制第二相氮化物的含量,以固溶强化和第二相强化机制获得材料强度和韧性的最佳搭配。
-
公开(公告)号:CN113061802A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110182515.8
申请日:2021-02-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58 , C22C38/44 , C22C38/50 , C22C38/06 , C21D1/18 , C21D1/78 , C21D6/00 , C21D8/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含氧化性离子浓硝酸腐蚀的高强度奥氏体时效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材料技术领域。以重量百分比计,该高强度奥氏体时效不锈钢的化学成分为:Cr:16.0~20.0%,Ni:23.0~27.0%,Si:0.5~6.0%,Mn:1.2~1.6%,Mo:1.2~1.4%,Ti:0.8~1.4%,Al:0.10~0.15%,C
-
公开(公告)号:CN111760908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1910259904.9
申请日:2019-04-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元力学性能差异极大的超薄极薄多层金属复合带材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方法为:母材板材的预处理:将母材板材表面进行机械打磨、清洗;将处理好的板材按照一定顺序堆叠,并将其放入真空热压炉进行热压;将真空热压后的板材进行热轧;将热轧后的复合板直接进行多道次冷轧或者进行中间退火,获得表面质量良好、厚度小于或等于0.5mm的多层金属复合带材;最终将带材进行热处理。所述方法特别适用于制造蜂鸣器振动片用的带材。
-
公开(公告)号:CN108690938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710220641.1
申请日:2017-04-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高强高韧马氏体时效钢及其应用,其化学成分为(wt.%):C:≤0.005%,Ni:17.5‑18.5%,Co:15.5‑16.5%,Mo:6.8‑7.2%,Ti:1.3‑1.7%,O+N≤0.004%,P≤0.005%,S≤0.005%,Fe:余量。采用本发明所述马氏体时效钢制备的梯度强化马氏体时效钢撞针,其使用寿命是传统材料撞针的10倍,具有优异的使用性能,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636958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510419067.3
申请日:2015-07-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保证高强韧性的同时具有优异的耐硫化氢腐蚀性能的新型含Cu管线钢,以使材料满足不断发展的综合性能指标的更高要求。合金成分及重量百分比为:C:0.015~0.035%;Si:0.10~0.20%;Mn:0.8~1.1%;Cu:1.0~2.0%;Ni:0.30~0.40%;Mo:0.30~0.40%;Cr:0.30~0.40%;Nb:0.04~0.06%;余量为Fe和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
-
公开(公告)号:CN104483179A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410706269.1
申请日:2014-11-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马氏体时效不锈钢原奥氏体晶界的显示方法,通过试样制备、浓硝酸钝化处理以及浓硝酸电解浸蚀,三步即可完成原奥氏体晶界显示:首先制备试样,将试样中一个面磨光、抛光,其余面磨光;然后将抛光试样置于体积分数为55%~65%的硝酸水溶液中钝化处理3~5min;再将试样进行常温电解浸蚀,以不锈钢片为阴极,钝化试样为阳极。电解电压5~8V,时间3~5min。电解后用自来水将试样冲洗干净,再用酒精将试样表面冲洗后吹干,即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清晰完整且无组织干扰的原奥氏体晶界。该方法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钝化处理后,晶界比组织优先显示;无浸蚀产物的残留;电压较低,浸蚀终点易于控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