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82508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201582.3
申请日:2024-02-23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洞试验用直升机尾桨机构及尾桨变桨距控制方法,尾桨天平的浮动端连接到尾桨支杆,机身模型外设置有用于驱动尾桨的第一电机和用于改变尾桨桨距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能够通过不同的安装倾角设置在尾桨支杆的末端,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尾桨支杆的下方且与尾桨支杆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尾桨之间设置有变桨距组件,所述变桨距组件自动改变尾桨总距角。本方案通过改变尾桨旋转驱动电机与安装座的安装角度来改变尾桨的安装倾角,以满足特定试验要求,通过电机自动改变尾桨总距角,提高了试验效率,能够满足机身、主旋翼和尾桨的直升机气动特性、气动弹性和噪声等方面研究而开展相关风洞试验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7782508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410201582.3
申请日:2024-02-23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洞试验用直升机尾桨机构及尾桨变桨距控制方法,尾桨天平的浮动端连接到尾桨支杆,机身模型外设置有用于驱动尾桨的第一电机和用于改变尾桨桨距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能够通过不同的安装倾角设置在尾桨支杆的末端,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尾桨支杆的下方且与尾桨支杆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尾桨之间设置有变桨距组件,所述变桨距组件自动改变尾桨总距角。本方案通过改变尾桨旋转驱动电机与安装座的安装角度来改变尾桨的安装倾角,以满足特定试验要求,通过电机自动改变尾桨总距角,提高了试验效率,能够满足机身、主旋翼和尾桨的直升机气动特性、气动弹性和噪声等方面研究而开展相关风洞试验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08267293B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1810365630.7
申请日:2018-04-23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1M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嵌式平尾气动力测量装置,包括固定端和平尾安装端,所述固定端包括连接杆和固定平板,连接杆与固定平板之间设置有剪切凹槽,所述固定端和平尾安装端为一个整体钢结构,固定平板与平尾安装端之间通过加工形成弹形梁,所述弹形梁上和剪切凹槽内设置有若干应变片。本发明电桥测量全部采用剪切应变敏感型电阻应变片,减小了气动力作用下测量装置的变形幅度,保证了测量装置与模型的连接间隙;采用剪切凹槽测量滚转力矩,克服了片式测量装置滚转力矩分量灵敏度输出不足,提高了该分量测量的准确度。同时,该测量装置可根据需要,快速、方便、准确更换调整平尾安装角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561488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841406.1
申请日:2023-07-11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翼配平参数匹配方法,包括步骤:S1:根据全尺寸直升机的设计起飞重量G确定试验模型的抗重力系数CG;S2:根据全尺寸直升机的当量阻力面积S确定试验模型平飞状态的抗风阻系数CD;S3:根据试验模型的抗重力系数CG、平飞状态的抗风阻系数CD以及斜飞角度γ,确定其斜飞状态的抗风阻系数CDo。本发明合理地确定旋翼风洞试验所需配平参数的目标值,能够较为精准地使旋翼缩尺模型的风洞试验结果转换成为全尺寸旋翼在实际飞行状态的气动特性,为优化和确定直升机旋翼气动方案提供可靠的试验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3665838B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11225352.3
申请日:2021-10-21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拓宽直升机重心包线的全动平尾布局优化方法及装置,包括以下步骤:改变平尾相对于机身的纵向位置,改变平尾的展弦比,改变平尾面积;基于最优平尾布局,改变平尾安装角,开展旋翼机身组合模型配平前飞试验,获得第四机身气动特性;根据所述重心位置和所述第四机身气动特性,获得直升机飞行操纵量;本发明通过给定一组重心位置,并根据重心位置确定平尾安装位置、平尾展弦比和平尾面积,然后在获取平尾安装角,最终输出直升机操纵量,在满足直升机纵向稳定性的前提下,进一步拓宽全动平尾直升机重心包线,在提升运输类直升机装载能力的同时增加任务执行的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289707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873081.5
申请日:2016-09-30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洞试验平台传动机构,包括主电机(4)、动力分解器(2)和旋翼驱动机构,旋翼驱动机构包括角减速器(7)、旋翼减速器(9)和旋翼传动轴(10);主电机(4)驱动动力分解器(6)驱动角减速器(7)同步动作,角减速器(7)通过第二传动轴(8)驱动旋翼减速器(9)同步动作,旋翼减速器(9)驱动旋翼传动轴(10)同步动作。本发明通过角减速器、旋翼减速器形成了两级减速,并使主电机输出的动力通过动力分解器、角减速器、旋翼减速器的同步动作而被传递到旋翼传动轴上,并使旋翼传动轴也同步动作,具有结构简单、传动性能可靠等突出优点。(2)同步动作,动力分解器(2)通过第一传动轴
-
公开(公告)号:CN106226024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10871006.5
申请日:2016-09-30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旋翼风洞试验平台,包括动力分解器(2)、旋翼安装框(12)和两副旋翼驱动机构,所述两副旋翼驱动机构均安装在旋翼安装框(12)上,且分别位于动力分解器(2)相对两侧,每一副旋翼驱动机构包括角减速器(7)、旋翼减速器(9)和旋翼传动轴(10);动力分解器(2)通过两根第一传动轴(6)分别驱动角减速器(7)同步动作,角减速器(7)通过第二传动轴(8)驱动旋翼减速器(9)同步动作,旋翼减速器(9)驱动旋翼传动轴(10)相对于旋翼安装框(12)同步动作。本发明应用于双旋翼风洞试验,不仅能实现双旋翼的同步动作,还能保持较低的风洞阻塞度,对流场干扰小,提高了风洞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74030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410179419.1
申请日:2024-02-18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测全尺寸旋翼性能的方法,属于直升机风洞试验技术领域;该方法主要为开展直升机模型旋翼试验,采用不同直径的直升机模型旋翼,获取不同尺度缩比模型的试验结果;从而建立全尺寸旋翼性能计算,以获取全尺寸旋翼性能预测方法;本发明为准确预测直升机全尺寸旋翼性能获提供了技术手段。通过开展不同直径的直升机模型旋翼试验,建立并丰富模型旋翼悬停及前飞试验数据库,为获取不同尺度缩比旋翼模型性能的雷诺数修正量提供可靠的数据,同时为研究模型旋翼风洞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的相关性提供数据基础,能够提高用地面试验数据预测直升机旋翼性能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593243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1810365489.0
申请日:2018-04-23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升机组合模型试验装置,包括旋翼试验台和尾桨试验台,所述旋翼试验台底部设置有可以转动的转台,所述旋翼试验台上设置有俯仰角驱动机构,所述旋翼试验台的顶部用于连接直升机的旋翼,所述尾桨试验台的顶部用于连接直升机的尾桨,尾桨试验台的底部连接到四维移测架上。本发明可真实模拟直升机旋翼、机身、尾桨三者间的运动,进而研究三者之间的气动干扰;同时,在机身模型上增加平尾、垂尾、短翼、挂载物等,并配套相应的测量装置,可进一步研究平尾、垂尾、短翼、挂载物等其他部件的气动干扰,进而弥补国内直升机各部件间气动干扰研究能力的不足,并完善我国直升机风洞试验研究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12197001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010864616.9
申请日:2020-08-25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缸在低温低压高湿度环境下的防护方法,包括:(1)根据使用环境及注意事项对电动缸各部件进行选型;(2)对电动缸的可伸缩部位采用可伸缩防水防冰罩进行防护;(3)对电动缸的不同部件连接处采用密封件进行密封;(4)对电动缸的驱动部分增加防水防冰罩进行防护。采用本发明的电动缸在低温低压高湿度环境下的防护方法的电动缸,经过实验验证,能够在低温(低至‑40℃)、低气压(95Kpa‑39Kpa)、高湿度(喷雾,达到100%)环境中长时间运行,其各种运行参数均正常,与常温环境下运行数据一致,不存在电动缸在运行过程中卡死,电机电流增大、重复性精度降低、润滑滋冻结或外流、缸体生锈等现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