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558766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833902.2
申请日:2023-07-10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动干扰环境下尾桨气动特性试验地面模拟方法,包括步骤:S1:设计不同安装扭角的尾桨毂,试验时尾桨叶配装不同的尾桨毂实现尾桨总距的变化;S2:由于尾桨叶绕变距轴线性扭转,设计尾桨毂根部的扭角和尾桨叶特征剖面(距转动中心0.7R剖面)处的扭角相等,使其真实反映尾桨总距;S3:优化悬停试验方法及步骤,提高定尾桨总距工况下的悬停试验效率;S4:优化风洞试验方法及步骤,提高定尾桨总距工况下的风洞试验效率;S5:分析研究在旋翼尾迹干扰下的尾桨气动特性。本发明可以较为准确地获取不同工况下尾桨的气动性能,为优化直升机整体气动布局研究提供可靠的试验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6086756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370328.1
申请日:2023-04-10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前飞状态下直升机全机配平的地面模拟试验方法,包括步骤:S1,启动旋翼和尾桨,调整至各自的额定转速;S2,调整风洞风速、机身攻角至试验指定值;S3,基于旋翼天平实时载荷数据反馈,调整直升机旋翼的姿态,逐步逼近直至最后达到指定配平参数,即使旋翼垂向力配平到指定值,同时使桨毂力矩愈近零;S4,基于旋翼扭矩天平以及机身天平实时载荷数据反馈,调整尾桨总距,使尾桨拉力(或推力)产生的扭矩愈近于旋翼扭矩与机身偏航力矩的差值;S5,测量获取配平状态下的旋翼、机身、尾桨等气动载荷特性。本发明能够为获取单旋翼带尾桨布局直升机配平状态下的全机气动性能提供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1721493B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10584908.7
申请日:2020-06-24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独立尾桨装置的直升机组合模型风洞试验装置,包括机身模型、机身模型天平、主旋翼、主旋翼驱动系统、变桨距机构、主旋翼天平、扭矩天平、尾桨和支撑系统,机身模型内设置尾桨天平、尾桨电机、尾桨传动机构;机身模型内设置第一刚性底板和基座,尾桨电机和尾桨传动机构通过基座与尾桨天平的浮动端连接,尾桨固定安装在尾桨传动机构的输出轴上,与机身模型的空间位置始终保持不变;尾桨电机和尾桨传动机构不与其它部件接触;支撑系统带动机身模型、主旋翼和尾桨的位置和姿态同时变化。采用本发明的一种具有独立尾桨装置的直升机组合模型风洞试验装置,实现了试验过程中机身模型、主旋翼和尾桨的位置和姿态同时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1726115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410853.8
申请日:2020-05-15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H03K2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转脉冲编码器的脉冲信号的分频与计数系统和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依次连接的旋转脉冲编码器、脉冲信号传输模块、FPGA分频计数器和PIV流场测试相机,以及与FPGA分频计数器连接的数采控制计算机和PXI数字信号板;所述PXI数字信号板连接有数采板卡,同时还与数采控制计算机连接。本发明进行分频和计数提升了旋转信号方位触发采集的相位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721493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584908.7
申请日:2020-06-24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独立尾桨装置的直升机组合模型风洞试验装置,包括机身模型、机身模型天平、主旋翼、主旋翼驱动系统、变桨距机构、主旋翼天平、扭矩天平、尾桨和支撑系统,机身模型内设置尾桨天平、尾桨电机、尾桨传动机构;机身模型内设置第一刚性底板和基座,尾桨电机和尾桨传动机构通过基座与尾桨天平的浮动端连接,尾桨固定安装在尾桨传动机构的输出轴上,与机身模型的空间位置始终保持不变;尾桨电机和尾桨传动机构不与其它部件接触;支撑系统带动机身模型、主旋翼和尾桨的位置和姿态同时变化。采用本发明的一种具有独立尾桨装置的直升机组合模型风洞试验装置,实现了试验过程中机身模型、主旋翼和尾桨的位置和姿态同时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0261057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594533.X
申请日:2019-07-03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升机旋翼、机身和尾桨组合模型风洞试验系统,包括机身模型,机身模型天平,主旋翼,主旋翼驱动系统,变桨距机构,主旋翼天平,扭矩天平,尾桨,尾桨驱动系统,尾桨天平,支撑系统,控制系统和测量系统;通过所述支撑系统控制试验过程中组合模型的姿态;所述控制系统通过控制主旋翼驱动系统、变桨距机构以及尾桨驱动系统的运动来实现风洞试验需要的主旋翼转速、主旋翼桨距和尾桨转速;所述测量系统通过主旋翼天平和扭矩天平获得主旋翼的气动载荷、通过尾桨天平获得尾桨的气动载荷、通过机身模型天平获得机身模型的气动载荷。本发明适于开展旋翼/尾桨干扰特性研究,并提高了试验的精准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588702B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610125235.2
申请日:2016-03-04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1M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低速风洞模型带动力飞行实验动力系统,包括风洞试验段、飞机模型和动力系统,所述动力系统包括针阀、高压软管、回转接头、驻室和喷管;所述针阀设置于风洞试验段外部,所述高压软管的一端连接针阀且高压软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回转接头的转动端,所述回转接头的固定端固定在飞机模型的顶部,所述驻室置于飞机模型的内部且连通所述回转接头,所述喷管置于飞机模型的尾部,且所述喷管的入口端通过管路连通驻室。本发明能够满足风洞模型带动力飞行实验的需求,且本动力系统提供的动力功率密度大、响应快、占用空间小能够安装在飞机模型中、使用寿命长且对飞机模型运动干扰小。
-
公开(公告)号:CN106168531A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610870862.9
申请日:2016-09-30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1M9/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洞试验旋翼操纵机构,包括若干线性驱动器(1)、不旋转环(3)、球形铰链(5)和旋转环(8),线性驱动器(1)与不旋转环(3)之间活动铰接,不旋转环(3)与球形铰链(5)连接且绕球形铰链(5)中心绕动,旋转环(8)与不旋转环(3)活动连接且相对于不旋转环(3)转动,旋转环(8)与拉杆(4)一端活动铰接,拉杆(4)另一端与旋翼传动轴(7)上的旋翼安装部(6)活动铰接,旋翼传动轴(7)贯穿球形铰链(5)。利用本发明可操纵旋翼总距、旋翼周期变距,不仅操纵简单、安全可靠,而且动态特性较好,操纵精度高;尤其是结构紧凑,体积较小,在应用于风洞试验时,可使风洞试验数据更为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4949816A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510422352.0
申请日:2015-07-17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1M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低速风洞TPS试验的流量控制装置,包括上位机、流量控制系统、流量测量系统和用于连接两者的连接钢管,流量控制系统与测量系统一体化设置,流量控制系统包括针阀和电作动筒;针阀顶针在电作动筒的作用下做水平运动;流量测量系统由文丘里喷管、测量耙、流量计内套和流量计外套组成;流量控制装置中的高压气流依次经过进气管道、驻室、针阀孔板、针阀喷管、连接钢管、文丘里喷管后由排气管排出;气流经过的路径为高压密封空间;本发明通过将流量控制和测量系统一体化设计,系统集成度高;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高;体积小,重量轻,安装方便;推力大,承载范围广;可实现四轴同步控制;系统安全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197001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010864616.9
申请日:2020-08-25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缸在低温低压高湿度环境下的防护方法,包括:(1)根据使用环境及注意事项对电动缸各部件进行选型;(2)对电动缸的可伸缩部位采用可伸缩防水防冰罩进行防护;(3)对电动缸的不同部件连接处采用密封件进行密封;(4)对电动缸的驱动部分增加防水防冰罩进行防护。采用本发明的电动缸在低温低压高湿度环境下的防护方法的电动缸,经过实验验证,能够在低温(低至‑40℃)、低气压(95Kpa‑39Kpa)、高湿度(喷雾,达到100%)环境中长时间运行,其各种运行参数均正常,与常温环境下运行数据一致,不存在电动缸在运行过程中卡死,电机电流增大、重复性精度降低、润滑滋冻结或外流、缸体生锈等现象。
-
-
-
-
-
-
-
-
-